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经验交流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郝铖杰(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城市化愈演愈烈,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障碍,城市化发展快速阶段交通发展出现 

一些普遍性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协调、质量和公平。如何将这一理念运用 

到城市交通规划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交通规划 

Abstract:As China、S urbanization is accelerating more than ever before,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nevitable obstacle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In stage of urbanization rapid development,some of the universal 

problems appe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From the 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writ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out urban transportation,which includes development,coordination,quality and fair.And for 

build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raffic system,how tO use this concept in the urban traffic planning. 

Keywords:sustainable;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transporta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U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965(2013)03-0134—02 

1引言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时期, 城市人口规模明显扩大,随之而来暴露出的城市 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交通出 

行已成为困扰问题之一,城市健康发展的持久动 

力来源于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的需要的可持续性为 核心的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实现人、 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它强调发展性、协 

调性和质量性、公平性四方面内容,注重发展的 和谐性…。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应是一个以 

人为核心、高效运转的城市生命有机体,强调城 市系统的整体协调与发展性。而在实现城市可持 

续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多阻碍问 题,若不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就无法实现城市 

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 34 2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及特点 

2.1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需求急剧上 升,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 达2.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年增长2647万人, 

首次突破2亿人。道路交通拥挤严重。未来1 0年, 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仍将持续、大幅增长,城市 

交通问题将更加凸出。虽然各城市建设部门投入 大量物力、财力进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 

形成一定规模的道路网以及相应的交通配套设施, 但zEt.n大多数城市所呈现的,道路交通拥挤不仅 

没有缓解,而且还在加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主要来源于城市化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居 民人均出行次数上升、交通结构不合理以及日益 

显著的出行机动化。 2.2城市交通系统资源消耗严重 

城市交通系统所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有 两大类:城市用地及能源。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 

发展,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现在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形势十分 严峻。交通系统对土地、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 

过度依赖,会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机动车为核心的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成为现 

代交通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交通系统的资 经验交流 

源消耗比重随之增加 J。由于机动车交通的便利, 

居民会在郊区选择面积大的住宅,使城市无序蔓 

延占用土地资源,由此产生的土地资源消耗远大 于交通用地量。 

2.3交通污染严重 机动车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和交通拥挤的加剧 

对环境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如空气污染、温室气 体排放、噪声污染、对城市空间的破坏等B 。城 

市交通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的主 

要污染源之一。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近期发 布《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环境分析》中文版报告称,世界上污染最严 

重的1 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PM2.5“元凶”是 汽车尾气。道路交通产生的噪声污染在城市噪声 

污染中所占比例也是相当高的。我国城市交通噪 声一般占总噪声强度的50%,多数大城市的主要 

道路噪声均超过了65分贝,有些城市的道路噪声 超标率达90%以上,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 超标环境中。尽管我国的人均车辆拥有量远比发 

达国家小,但道路交通对环境影响的相对程度己 经接近(有些指标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道路交通 

对环境影响的相对程度。 

3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 

对照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协调、质量、公平” 

四大基本原则,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需遵循 以下原则: 

3.1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它强调发展 的必要性,认为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必须 

通过发展以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第二,追求 经济发展时必须具有长远观点,既要考虑当前发 

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3.2协调原则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受 能力。适当投资于自然资本,投资于自然资源的 

保护和改善,以扩大资源和环境的支撑能力,在 现实的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承载力之间合理配置 资源 。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关系、 

综合交通体系、交通系统供需平衡关系。 3.3质量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的质,而不仅仅是 经济增长的量。要以尽可能低的资源代价达到提 

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单位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能源 和原材料就应当更少,产生的废弃物更少,从而 

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有限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提高交通系统运输效率,以尽可能低的资源代价 

达到提高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目的。 3.4公平原则 

这里所说的公平包括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 际公平、资源利用方面和发展机会的公平等方面。 

城市交通应体现出对不同交通参与者的公平度, 改变以往以机动车为核心的规划理念,促进交通 

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公平分配。 

4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 

为符合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交 通规划过程中应综合资源效率、环境保护等因素 

合埋规划,改变以往以满足交通供需为单一目标 的规划方法,建立以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 

用、改善环境质量目标,以交通负荷、环境容量、 资源消耗为控制指标 】。 城市交通规划要从被动地适应交通需求转变 

为主动地引导城市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可持 

续发展规划实质是通过规划优化利用有限的时空 和环境资源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应: 

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车服务;重视城市交通发展政 策研究;与土地利用紧密结合,寻求高可达性、 

低交通需求的土地利用一交通系统发展模式;重 视合理交通结构和交通容量的分析研究;积极开 

展环境评价,在尽可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 前提下,降低交通环境成本和负面社会影响:重 

视各种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i重视低成本交 通方式,如行人交通、自行车交通:重视现代化 

交通管理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起的作用;重视对 

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研究。 (下转第138页) 

1 

35 经验交流 

躜爨黼疆豳豳 骚 

1 2_7 36.6 0 98(0 63+0.34) O.O2 

2 2 7 123_2 0.98(0.39+0.59 O.O2 

3 2.5 70 1 0.90(0 1 1+O.79) 0.10 

2)楼层最小剪重比及有效质量系数均满足要 

求: 3)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1/557:Y方向最大 

层间位移角:1/650: 4)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 

大位移比如表4所示: 

表4方案2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扭转位移比 

扭转位移比 偶然偏心 最大位移/层平均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平均层间位移 

X+5% 1.o7(1塔第4层) 1.17(1塔第9层) 

×一5% 1.10(1塔第8层) 1.18(1塔第8层) 

Y+5% 1.18(1塔第11层) 1.25(1塔第1O层) 

Y一5% 1.10(1塔第5层) 1.27(2塔第12层)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周期、最大层间位移 

角及楼层最大位移比均不满足规范要求,且两栋 塔楼及裙房之间不设缝连成整体成为多塔结构, 

使结构形式更加复杂。 

4结语 

通过方案一与方案二计算结果的比较可以看 出,方案一通过设置抗震缝分成三个独立的结构 

单元,各个结构单元形式更加明确,受力更加合理 方案二不设缝连成整体形成多塔结构,总体计算 

参数指标更加难以满足,使结构形式复杂。所以 最终确定为方案一,其超限问题通过调整计算参 

数使位移比小于1.2,即为两项超限,不需要进行 超限审查,使得结构设计工作更加简单明确。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U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f3]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陈岱林,赵兵,刘民易。PKPM结构CAD软件 问题解惑7 ̄_T-程应用实例解析f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上接第135页) 

参考文献 

[1]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田.世界 地理研究,2006,12(4):48—53. [2]李松志,董观志.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规 划实践的指导Ⅱ】.城市问题,2006,(7):14—20. 

【3】沈龙利.面对能源短缺与环保需求的可持续交通 

1 38 策略 城市交通,2008,(4):12—15.: 『41石宝林,欧阳斌.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交通发展模式及政策取向卟公路交通科技,2010,(6): 

154-158. [5】黄卫.中国城市发展的优先计划一一可持续交通 

卟城市交通,2005,(1):1_3. [6】陆化普等.城市可持续交通:问题、挑战和研究 

方向卟城市发展研究,2006,(5):91—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