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廖新玲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东南亚华文教育历史悠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东南亚华文教育比之过去,都有相当大的进步。东南亚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华文教育发展的措施,华文教育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74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25(2009)01-0054-06
[收稿日期]2008-11-10;[修回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廖新玲,女,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华侨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
06HSK012009年3月第1期八桂侨刊OverseasChineseJournalofBaguiMar.2009No.1
东南亚各国由于地缘、血缘、业缘和文缘的原因,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中国保持着
密切而友好的关系。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之
一[1]。从1690年印尼华侨创办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学校———明诚书院起,经过萌芽、发展、繁荣、受挫、复兴等
数百年的发展,东南亚地区已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随着中国
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华文作为一门相当实用的外语,得到了东南亚各国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它
正在或逐渐融入华侨华人居住国的国民教育体系。
一、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
文化融合、经济发展、区域合作是当前东南亚地区社会变革的主题,也是发展华文教育和华语教学的
契机[2]。进入21世纪以来,东南亚各国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华文教育发展的措施,“汉语热”在全社会
范围内日益高涨。
(一)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
印尼华文教育过去有过一段黄金时期。二战结束后10年,华文学校迅速复办,华人学生激增,华文教!!!!!!"!
"!!!!!!"!"华文教育-54-育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加诺政府实行国民教育政策,限制华文教育发展。1998年5月,
统治了印尼32年的苏哈托政权垮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瓦希德、梅加瓦蒂和苏西洛政府均主张多元
文化社会和加强民族团结,调整了华文教育政策,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控制,华文教育正朝着公开化、合
法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印尼政府加强了与中国在华文教育方面的合作。1999年印尼教育部成立
华文教育协调处,积极展开推动华文工作,开展汉语水平考试、规划华文课程、编制华文教材等。其次,印尼
政府提升了华文教育在印尼社会的地位。将学习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初高中的选修外语课程。第
三,印尼积极利用国际性的华文学术交流来提高本国的华文教学水平与质量。重视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培
养华文人才,批准了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等中国高校在印尼举办学历函授教育。目前,印尼各地
约有300多间华文补习学校,个体式的家庭教师数以千计;至少已有上百间正规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了汉
语教学,有近30所大学开展了汉语教学或汉语补习活动[3]。在印尼,华文报刊有《印度尼西亚日报》、《商报》
和《新生日报》等10余家。2000年11月,用印尼语、英语和华语进行播音的资讯电视台“地铁电视台”开播;
2001年3月,万隆一家华语广播电台开播。
(二)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政策较为宽松,未曾间断,是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发展最好
的国家。马来西亚的中小学华文教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教学设施良好,师资力量较强,90%华人子女就读
于华文学校。华文学校的数量也最多。目前,全国有华文小学1280多所,学生约60多万人,教师为公务员,
全部接受政府津贴,已被纳入政府教育体系,华文独立中学60多所,学生六万多人;华文大专院校三所,学
生一万多人。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中文系。现有华文报纸共18家,是海外拥有华文日报最多的国家,
其中南洋报业集团属下的《南洋商报》和朝日报业集团的《星洲日报》、《光华日报》是主要的华文报纸。马来
西亚的华语广播电视也逐渐得到扩展,六套广播节目,三个电视频道则在每天下午6~7点的时段播放华语
节目。
(三)泰国
目前,泰国教育部决定将中文列为第一外语,并在2008年前将汉语课程全面纳入泰国2000所中小
学,使中文与英文平起平坐。泰国全国大约有华文民校150所,分布在首都曼谷及各府,其中曼谷占1/5。全
国华文民校就读人数约二万人,曼谷有7000人。截至80年代末,开设中文专业的国立大学只有朱拉隆功
大学、法政大学和艺术大学等六所,此后不到10年时间已增加了一倍多。泰国有30多所中等专业技校,虽
然开设的都是中文选修课,但选修的人数很多。泰国的东方文化书院还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合作办学,从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聘请高级管理人才,采用的教材也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编写的。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泰国
华文教育,从2006年开始每年向泰国派遣500名汉语教学志愿者,每年资助千名泰国汉语教师赴华培训,
此后五年向百名泰国汉语教师提供赴华留学奖学金,在汉语教学大纲、教材等方面全面合作。泰国共有《暹
逻日报》等六家中文日报和一家中文周报《曼谷时报》。
(四)菲律宾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菲律宾政府“菲化”的教育制度、多元化的语言环境、模糊的教育理念,极大地限
制了华文教育的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与菲律宾的交往日益密切,汉语专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华校汉语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供不应求。2001年6月,阿罗约总统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菲中友谊、鼓励华
人作为本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的新构想,其中包括要求高等教育委员会将华语、特别是普
通话列入菲国各大学外语教学的选修科目。现在全菲的华校已增至205所,仅大马尼拉地区便有91所。目
前,菲律宾已有25所大学开设了汉语选修课,学习汉语的学生超过2000人。菲律宾有《世界日报》等四家
影响较大的华文报纸,有线电视可以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台湾等电视台的节目。
(五)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占其总人口约76.9%。由于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偏重英
语,致使英文在新加坡占据主导地位,华文并不普及。为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基,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
提高华文的地位。李显龙总理表示,“新加坡华人学习和说华语有其文化原因,也有其经济理由”。加强师资-55-方面,新加坡不仅引进高水准的华文教师,而且对本国的华文教师进行多渠道的培训。新加坡首先把华文
学校推向了产业化与国际化,华文教育的信息化方面也走在了东南亚国家的前列。2005年,选修A水准华
文和高级华文的人数合计多达588人;中学部分有30%的特选或快捷班(资优班)。新加坡的华文报纸除
《联合早报》、《联合晚报》这两家大报外,还有《新明日报》等40家华文报刊。
(六)柬埔寨
全柬华侨华人约有50万。自1990年柬埔寨恢复和平以来,新政府推行经济开放和多元文化政策,先
在1990年允许使用华文,后又于1992年正式同意恢复和新办华文学校。同时,柬埔寨还加强了与中国在
华文教育方面的合作,如引进师资、共同编定教材以及选送当地华文教师接受中国高校的汉语函授教育
等。目前,柬国中文教育已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包括统一学制、统一教材和统一师资调配
等。目前,全柬已办了80多所华校,在校学生五万多人。柬埔寨自1999年开始复华文报纸,目前已有《华商
日报》、《柬华日报》和《柬埔寨星洲日报》等几家华文报纸,马来西亚华人所办的《金边时报》、泰国的《世界
日报》和《亚洲日报》也在柬发行。
(七)越南
越南现有华人100多万,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南方的胡志明市占最多。1989年,越南部长会议
256号指示规定:在华人集中的地区,华人子弟可以学习华文。2005年,中越签订《中越2005至2009年教
育交流协议》,增进了高校合作、教师互换和留学生交流。在汉语教学方面,中方将每年向越方提高一定
的暑期汉语教师进修奖学金名额,并在教材编写和在越培训汉语教师方面与越方合作。截至2004年底,
仅胡志明市就有25家华文中心,教师200余人,学生约2.5万人。汉语已成为越南第二大外语,20多所
大学开办了中文系,许多中学也把汉语选作外语走进课堂。《西贡解放报》是越南目前仅存的一份华文报
纸。
(八)老挝
老挝的华文教育因1975年以来华侨华人迁徙他国而发生巨大变化,现在老挝的华人约有四万人。老
挝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对华文教育虽然采取开放态度,但在资金方面对华文学校没有支持,所需经费靠华侨
理事会出面筹集,学校也由华侨社团管理。老挝华文教育资金、师资和教材等多方面存困难。目前,该国有
位于首都万象的国家大学等六所华文教育学校。万象的寮都公学规模最大,现有学生1000多人,老师70
多人,其它华人学校,每所教师数量都是20多人,学生数量少的有200多人,多的有近千人不等[4]。
(九)缅甸
缅甸现有华侨华人约250万,其中祖籍闽籍人士最多、滇籍次之、粤籍居第三。20世纪80年代,缅甸政
府调整内外政策,华文教育的环境相对宽松,一些家庭补习班进行了合并、扩充,华人社团以实习班名义开
办华文学校,有的规模达到了数百人甚至上千人。1998年,该国政府首次对华文报纸解禁,《缅甸华报》在仰
光发刊,发行量5000份,目前每周出刊一次,以后将逐渐增加发行次数,并计划对缅甸以外的东南亚国家
发行。
(十)文莱
文莱人口35万,华人约占五万,该国华侨入籍控制比较严格,实力相对其他东南亚国家较弱。目前文
莱共有八所华校,其中五所小学,三所中小学,共有5000多名学生就读。
二、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主要特点
近20多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东南亚各国华文教
育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华文学校的规模日益扩大
经过数百年发展,目前东南亚地区已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
系,目前大约有华文学校2700所,师生近1000万人,华文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如在马来西亚,有华文学-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