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国内输气管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遍及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基本形成,相应的天然气网络的供气安全也面临着极大挑战。
2009年末,受特殊天气影响,全国多个地区出现“气荒”,中石油等上游供气企业制定了一些应急规划,各下游燃气企业也着手准备小型液化天然气(LNG)储备站等储备调峰措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规划在2020年前建成有效工作气量达450×108m3的地下储气库,其中2011年~2015年,要先期在六个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辽河油田、西南油气田、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建设10座总工作气量达240×108m3的地下储气库。根据目前初步完成的构造筛选工作,第一批地下储气库库容指标预测如表1.2-1。
表1.2-1 中石油规划第一批地下储气库汇总表
序号 油气田名称 地下储气库名称 有效工作气量 备注
1 大港油田 唐家河 5.04×108m3
板南 5.01×108m3
2 华北油田 苏桥 20.6×108m3
文23 8.232×108m3
3 辽河油田 双6 15.99×108m3
4 西南油气田 相国寺 22.8×108m3
5 新疆油田 呼图壁 45.1×108m3
6 长庆油田 陕45 60×108m3 榆林南 55×108m3
根据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审查,唐家河地下储气库不具备建库条件,大港油田板南地区共有三个断块符合建库条件,分别是:板G1断块、白6断块和白8断块,有效工作气量合计4.27×108m3。
本报告主要对板南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我国已建地下储气库建设现状
地下储气库是输气管道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大港油区大张坨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正式揭开了我国大型城市调峰型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序幕,随后几年,股份公司相继将大港油区的板876气藏、板中北高点气藏、板中南高点气藏和板808、828油气藏改建成与陕京线、陕京二线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并将华北油田的京58气藏、永22气藏改建成与陕京二线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将金坛盐穴改建成与西气东输管道配套的地下储气库,且计划将江苏刘庄气藏改建成与西气东输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同时对金坛储气库进行扩建,建设金坛二期工程。已建及在建地下储气库概况如表1.2-2和表1.2-3。
表1.2-2 我国已建地下储气库汇总表
储气库
名称 储气库类型 设计
工作气量 注气
能力 采气
能力 建成
时间 地理
位置 备注
大张坨 凝析气藏型 6×108m3 320×m3/d 1000×m3/d 2000大港
油田 与陕京配套 板876 凝析气藏型 2.17×m3 100×m3/d 300×m3/d 2001板中北
高点 凝析气藏型
10.97×m3 150×m3/d 300×m3/d 2003板中北
高点配完善 凝析气藏型 150×m3/d 600×m3/d 2004与陕京线配套 板中南
高点 凝析气藏型 4.7×108m3 225×m3/d 600×m3/d 2005板、828 凝析气藏、油藏型 6.74×m3 360×m3/d 600×m3/d 2006京58凝析气藏、油藏型 7.535×m3 400×m3/d 700×m3/d 2010华北
油田
小计 38.115×m3 1705×m3/d 4100×m3/d
金坛
(一) 盐穴型 5.4×108m3 640×m3/d 1500×m3/d 2006江苏
金坛 与西气输配
套
表1.2-3 我国在建地下储气库汇总表
储气库
名称 储气库
类型 设计
工作气量 注气
能力 采气
能力 建成
时间 地理
位置 备注
刘庄 凝析
气藏型 2.45×108m3 150×104m3/d 200×104m3/d 2012年 江苏油田 与西气东输配套 金坛
(二期) 盐穴型 11.74×108m3 400×104m3/d 1500×104m3/d 2012年 江苏金坛
由以上量表可以看出,经过10年的建设,我国地下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已达到55.255×108m3,当刘庄和金坛(二期)两座地下储气库建成后,有效工作气总量将达到57.705×108m3。从总的库容指标上看,我国地下储气库已具备了一定调峰能力,但是由于地下储气库的库容形成需要一定的周期,目前已建地下储气库实际形成的有效工作气量还远小于其设计指标,已建八座地下储气库的实际有效工作气量还不到20×108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