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年32卷第10期 疫病防控 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朱小宁 (湖南省湘乡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湘乡411400)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养羊业大力发展,市场交易频繁,该病在我国呈上升趋 势,不仅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本文论述了布鲁氏茵的理化特性以及布鲁氏菌病对羊和人所带来的危害,提出 了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茵病的发生,这对于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促进养羊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 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羊布鲁氏菌病 危害 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 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 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主要包括羊种、牛 种、猪种、犬种、绵羊附睾种和沙林鼠种等6个种。牛种、羊种 和猪种布鲁氏菌对人均有很强的致病性,其中尤以羊种的致病力 最强,且大约80%的感染由羊种布鲁菌引起。近年来,养羊业大 力发展,由于引种和牲畜调运频繁、检疫不严格等原因导致该病 在我国有蔓延趋势,对我国的养羊业发展和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 大的危害。 1 病原体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球状、球杆状或短杆状细菌。该菌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水及病畜的分泌物、 排泄物,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1~4个月,皮毛上2~4个月,鲜乳 中8d,肉食品中2个月,粪便中l20d,流产胎儿中至少75d,子宫 渗出物中200d。对干热、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冷冻状态下可存 活数月。 布鲁氏菌对光、热、紫外线、常用的各种消毒剂、抗生素等 比较敏感。日光直射数分钟,最长4h,紫外线直射5~10min,湿 热100℃1~4 min,0.2%~2.5%的漂白粉2 min以内均可将其杀 死。 2危害 2.1 羊 羊布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生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感染 的,一些吸血昆虫也可传播该病。羊感染布鲁氏菌后会严重影响 其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进而制约畜牧业、乳业、肉业和皮毛 加工业的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般母羊比公羊易感 染,成年羊比羔羊易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为妊娠母羊流产,一般 流产母羊常发生在妊娠后的3~4个月,母羊在流产前表现食欲 减退、精神委顿、起卧不安、生殖道内流出黄色和灰黄色黏液, 且流产母羊多并发有生殖器官和子宫内膜炎,并排出污秽恶露。 而呈布鲁氏杆菌病慢性经过的病羊则常常表现为妊娠母羊发生早 产、产死胎、乳腺炎、胎衣不下、关节炎和跛行,公羊则主要表 现为睾丸炎、附睾炎、不育和多发性关节炎等。少部分病羊继发 有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2.2人 布鲁氏菌病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和蚊虫叮咬等途径感 染人,人对羊布氏杆菌最易感。主要通过接触病羊,如饲养、助 产、屠宰等,或者是直接食用未煮熟的羊肉所致。据报道,人间 病例与动物病例呈正相关。养殖户、屠宰加工人员和兽医工作人 员等特定人群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遭受感染的风险最大。人感染 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生殖系统疾病、关节痛、肝脾肿大, 以及肌肉一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等,病情严重 者甚至会丧失劳动力。临床上与感冒和风湿病的症状相似,是城 市中少见的一种病,一般综合医院的医生很难想到或认识到这种 病,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布病在急性期是可以治愈的,一 旦转为慢性,治愈难度较大,也可能终生不愈。 3防控措施 3.1加强养殖管理 3.1.1科学选址 养羊场的场址选择应远离人口密集的村庄、学校、医院和主 要交通干线等,尽可能地将羊舍与人居房屋分离,且处于人居主 导风向的下风和饮水源的下方,并严禁在人口密集地附近放养羊 群,便于防疫隔离,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如布鲁氏杆菌病)的 发生。 3.1.2慎重引种 对从未发生过布鲁氏杆菌病的羊群,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 则,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羊,严防疫病的传人。如养羊场确需进行 羊群的品种调配、和补充种源引种时,应到具有县级以上畜牧部 门认定,并核发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场家引种, 调种时应通过引种地严格检疫,并证明该种羊健康后方可调人, 调出方应向调人方出具《种畜禽合格证》、《兽医卫生合格证》 等相关证件。种羊引入后应严格复查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半 月,经确诊健康无疑后,方可转入栏舍内正常饲养,以防范引种 带入疫病而引起羊群感染疫病流行。此外,养羊场在引种过程中 如发现有不明原因死亡的羊只,则需严格消毒后再进行焚烧、掩 埋等无害化处理,严禁出售和随处乱扔,以防范病源扩散。 3.1.3加强饲养管理 规模养羊场应注意及时调整羊群,尤其在母羊发情配种期、 母羊妊娠期、母羊产羔期,严禁不同生长时期的羊群混牧混养, 防范布鲁氏杆菌病在羊群中横向传染。建立母羊产羔舍,母羊 在产羔前15d应及时转入消毒后的产羔舍内待产,坚决杜绝母羊 在大群羊舍内产羔。经常注意清扫羊舍和产羔舍,保持羊舍内清 洁卫生,并加强对羊舍、饲喂用具等的消毒,特别是在母羊产羔 期间更应注意清扫和消毒。对母羊正常分娩或母羊发生意外流产 的胎儿、胎衣、羊水以及产道分泌物等用来苏儿溶液、石灰乳 10%一20%、氢氧化钠2%溶液等进行彻底消毒,再深埋无害化 处理。防范布鲁氏杆菌病在母羊产羔排菌最盛时期传染给健康羊 和与羊群接触密切的一些特定人群。 3.2加强布病监测 建立布病防控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卫生、兽医技术队伍建设 和培训,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卫生和兽医技术队伍,充实必要的监 测化验仪器,开展布病防控技术研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定期 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抽样检测,扩大监测覆盖面,对 布病疫情形势和流行趋势进行评估,形成预测预警评估报告,为 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对确诊有羊感染布鲁氏菌的规模养羊 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布鲁氏菌 病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强制扑杀感染羊, 深埋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彻底消毒,净化病原。 3.3加强检疫监管 加强检疫监管,杜绝病羊及其产品流通或上市交易。异地 调运羊,必须来自于非疫区,凭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 疫合格证明调运。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对调运(下转第101页) 

・123・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年32卷第10期 饲养管理 苏姜猪后备猪选择及饲养管理要点 杨元青黄继荣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种猪场,江苏泰州 225500) 

苏姜猪是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扬州大学、姜堰区种 猪场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培育的新品种猪,自1996年开始,历经 16年,达到了预定的育种目标,于2013年通过了国家畜禽种质资 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获得了新品种证书。苏姜猪以姜曲海猪、 枫泾猪、杜洛克猪为培育素材,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优 良、产仔数高等特点,国家农业部2016年将其列为主推猪品种。 本文介绍了苏姜猪后备猪的选择内容及饲养管理方面的注意事 项,以期为苏姜猪的扩繁推广、产业化推进提供参考。 1后备猪的选择 1.1选择标准 母猪必须拥有高产仔数,同窝仔猪数至少13头以上,仔猪初 生重1.0~1.2kg;乳头数6对以上,发育充分良好,分布匀称,其 中3对以上在脐部以前;体型发育良好、匀称,背线平直,肢蹄 健壮整齐;身体健康,无遗传缺陷(如脐疝、锁肛、瞎乳头、隐 睾、单睾等),氟烷基因检测阴性;外生殖器发育良好,母性 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 1.2选择方法 苏姜猪育种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每一世代后备种猪分3 个阶段进行选择,即28日龄断奶、120日龄、180日龄。 第1阶段选择在仔猪28日龄断奶时进行,尽可能多留个体数, 保留公猪血统。首先淘汰出现遗传缺陷的全窝仔猪,淘汰毛色、 头型、乳头数不符合品种要求的个体。这阶段以窝选为主,主要 选择窝产仔数,结合仔猪生长发育。每窝仔猪中至少选择1头公 猪,2~3头母猪。公猪约选40%,母猪约选75%。 第2阶段选择在120日龄,酌情淘汰少数公猪个体和较多母猪 个体。采用个体表型选择法,淘汰体形外貌差、平均日增重低于 群体平均数1.5个标准差以下者和患病者。后备猪的颈、肩部紧 凑,背腰长,腿臀丰满,符合瘦肉型猪外貌标准。 第3阶段选择在180日龄,在提高选择准确性的目标下,采用 外形鉴定和综合指数选择法,加强选择强度,多淘汰。公猪选择 为断奶阶段选留数的20%~30%,母猪选择为断奶阶段选留数的 30%左右。 2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1)营养与饲养:日粮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5%一16%,消 化能12.76~13.18MJ/kg。4月龄前,自由采食;4月龄后到配种前 15d,减少饲料供给量(1.8—2.2kg/d);配种前lSd ̄H大营养供 给,催情补饲,增加饲喂量(3~3.5k ),促进发情排卵,确保 配种受胎。 (2)母猪发情配种做好发情记录。发情母猪以周为单位, 分批次归类管理,并根据膘情做好合理的限饲、优饲计划。对不 发情母进行公猪诱情、补饲催情、应激催情、合群催情等特殊处 理。苏姜猪后备母猪配种月龄在8 9月龄、体重1lOkg以上,在第 2个或第3个情期配种。 (3)公猪调教利用后备公猪在6月龄时开始调教,母猪要求 发情稳定、体型与公猪相近。刚开始使用的后备公猪,每周使用 1次,开始使用前和刚使用时,检查精液质量2~3次,以后每月检 查1—2次,精液质量差的公猪不能用于配种。 (4)后备猪应每月称重1次,6月龄加测体形,要经常进行大 小、强弱分群,以免残弱猪的发生。 (5)按苏姜猪后备猪的日龄和疾病情况,分批次做好免疫计 划、驱虫健胃计划和药物净化计划。 (6)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以防应激状态下各种疾病的发生。 (7)注意圈舍通风,定期消毒地面、用具、食槽等,创造良 好的生活环境。 (8)有条件的在猪舍外设运动场,让后备猪自由活动。运动 场上设饮水器,供足清洁饮水。 

作者简介:杨元青(1 97 3一),男,江苏姜堰人,硕士,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地方猪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上接第123页) 的种羊、奶羊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具检疫合格 证明。调入后应隔离饲养30d,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 格后,方可解除隔离。养羊场调入调出羊时不申报检疫和隔离观 察、有非正常死亡牲畜乱扔乱弃甚至非法出售等行为,要严格按 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或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并不得享 受一切畜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3.4加强宣传培训 加大对各级卫生、兽医技术人员的布鲁氏分枝杆菌病防控知 识更新培训。建立卫生、畜牧兽医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并通过广 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让广大养殖户及 易感人群了解布病的危害性,提高兽医、养殖户、屠宰人员、动 物产品加工人员等特定人群对布病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常规消毒,使其保持健康正确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减少布鲁 氏分枝杆菌病感染。 参考文献 [1]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5-271. [2]任丽萍,斯张国.羊布鲁氏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J].中国畜禽 种业,2016,(5):121—122. 【3]李莉芬.羊布病对羊产业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的推广[J].当代畜牧, 2016,(5):84. 【4】周莉,候权书.布鲁氏菌病的危害与个人防护[J1.中国动物检疫, 2016,(6):52—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