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四月猜想卷-全国卷I(二)1、《现代汉语词典》有:“纤维”是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或结构。
下列关于“纤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所用到的原料木材纤维属于糖类B.丝绸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其中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光纤高速信息公路快速发展,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我国正在大力研究碳纤维材料,碳纤维属于天然纤维2、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太阳能储能材料。
降冰片二烯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 )A.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降冰片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苯的同系物C.四环烷的一氯代物超过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不超过4个3、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Q 、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简 单阴离子与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Q 的单质与稀硫酸剧烈 反应生成X 的单质。
向100 mL 2X R 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2RZ 气体,溶液pH 与2RZ 体积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X R 溶液的浓度为0.03 1mol L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RC.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Q 的单质D. 2RZ 通入322BaCl Ba(NO )、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4、处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含有2LiCoO 、Al 等)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碱浸时有可燃性气体生成B.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222LiCoO H O 6H 2Co 2O Li 4H O ++++=+++↑C.已知若用盐酸代替硫酸,可不使用22H O ,则使用盐酸还原时有2Cl 生成D.若上述过程在实验室中进行,则需要过滤两次 5、NH 4NO 3溶液受热可发生分解反应:NH 4NO 3 N 2↑+HNO 3+H 2O(未配平)。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时每生成N 2 2.24 L(标准状况下),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B.2.8 g N 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3N AC.56 g Fe 与足量热浓硝酸反应生成NO 2分子的数目为3N AD.0.1 mol/L NH 4NO 3溶液中,4NH +的数目小于0.1N A6、元素周期表中钌(Ru )与铁相邻,位于铁的下一周期,某钌光敏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Ru Ⅱ*表示激发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理论上,n (被还原的3I -):n (被氧化的Ru Ⅱ*)=1:2C.在周期表中,钌位于第五周期第Ⅷ B族D.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Ru3++e-=Ru2+7、25℃时,向10 mL 0.01 mol•L-1的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溶液中CN-、HCN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图甲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c(CN-)>c(Cl-)>c(HCN)>c(OH-)>c(H+)B.图甲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H+)=0.01mol•L-1+c(OH-)+c(CN-)C.图乙中c点对应的溶液中:c(CN-)<c(Cl-)D.图乙中pH=7的溶液中:c(Cl-)=c(HCN)8、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为288,易溶于水,是一种很好的补铁剂,可由乳酸[CH3CH(OH)COOH]与FeCO3反应制得。
Ⅰ.碳酸亚铁的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如下:打开K1、K2,加入适量稀硫酸,关闭K1,使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要使仪器C中的制备反应发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仪器C中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得到FeCO3沉淀,检验其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Ⅱ.乳酸亚铁的制备及铁元素含量的测定(4)向纯净FeCO 3固体中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滤,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经低温蒸发等操作后,获得乳酸亚铁晶体。
(5)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案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①甲同学通过KMnO 4溶液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 2+的含量计算样品纯度。
在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所得纯度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改用碘量法测定铁元素的含量并计算样品纯度。
称取3.000g 样品,灼烧至完全灰化,加足量盐酸溶解,取所有可溶物配成100 ml,溶液。
吸取25.00 mL 该溶液加入过量KI 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 mol •L -1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已知:I 2+2223S O -=246S O - +2I -),当溶液______________,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3次,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9、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一种由含碘废水制取单质碘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 2 ,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2)X 是一种常见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X 气体的主要目的是将I 2还原为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分离滤渣1各成分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滤渣2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被氧化为红褐色物质,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操作Y 包括_________。
(5)常温下,在得到含K +和I -的溶液时,Fe 2+会水解形成胶状物吸附I -,造成I -的损失。
若含Fe 2+和I -的溶液中c (Fe 2+) =0.48 mol • L -1,为减少I -的损失,则必须保持该溶液的pH 小于_________ 。
(已知常温下K sp [Fe(OH)2] =4.8 ⨯l0-17)10、有效除去大气中的2SO 和氮氧化物,是打贏蓝天 保卫战的重中之重。
(1)用NaOH 溶液吸收热电企业产生的废气时,涉及如下转化:由上图关系可得:4H ∆=。
(2)某温度下,25N O 气体在一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如下 反应:25222N g =4NO g +O O ()()(g)(慢反应) H ∆<0,2242NO ))N (O g (g (快反应)H ∆<0,体系 的总压强p 总和2(O )p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上图中表示2O 压强变化的曲线是(填“甲”或“乙”)②已知25N O 分解的反应速率-1250.12(N O )(kPa h )v p =,t=10h 时,25(N O )p =kPa,v=-1kPa h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③该温度下反应2242NO ))N (O g (g 的平衡常数p K =1kPa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3)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和腌制品中,可用电吸附装置去除。
去除虽跟电压、初始浓度、共存阴离子 等因素有关。
某科研机构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①据上图可知,待处理液中-2NO 与-3NO 的0c =1mg L 时,装置对-3NO 的吸附量高于-2NO 。
②据上图分析,为提高离子去除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
(4)电解法也可以对亚硝酸盐污水进行处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通电后,左极区产生浅绿色溶液,随后生成 无色气体。
当Fe 电极消耗11.2 g 时,理论上可处理2NaNO 含量为4.6%的污水g 。
11、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开发高效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1)H 3BNH 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其中N 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制备H 3BNH 3的化学原料为(HB=NH)3,为六元环状物质,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有机物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CH 4、H 2O 、CO 2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B 、C 、N 、O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3)C 16S 8是新型环烯类储氢材料,研究证明其分子呈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
①C16S8分子中C原子和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______________。
②测得C16S8中碳硫键的键长介于C—S键和C=S键之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某种铜银合金晶体具有储氢功能,它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Cu原子位于面心,Ag 原子位于顶点,H原子可进入由Cu原子和Ag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
若将Cu、Ag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如图2)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5)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如图3所示,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cm3(用含ρ、N A的代数式表示)。
12、有机物M主要用于医药、有机合成等方面。
M的一条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试剂已省略)如下:已知:(R1、R2是烃基或H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
(2)N是A的二氯代物,与B的分子式相同。
A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的种数是___________ 。
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均相同的N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为检验E是否已经完全转化为M,所用试剂和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
(5)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结合题干信息,请设计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路线__________ 。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答案:D解析:木材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A 正确;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 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C 正确,碳纤维是一种人工合成纤维,不属于天然纤维,D 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C解析: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分子式均为C 7H 8,且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 正确;甲苯的分子式为C 7H 8,降冰片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苯的同系物——甲苯,B 正确;根据四环烷的分子结构与分子组成可知,四环烷分子中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如图:,图中①、②、③、④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等效氢),⑤、⑥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故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一氯代物仅有三种,C 错误;从降冰片二烯分子结构(碳碳双键)出发,如图:,和碳碳双键相连的两个碳原子与碳碳双键中的两个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①、②、⑤、⑥共面,③、④、⑤、⑥共面,⑤、⑥碳原子位于四面体内部,故共面的碳原子不超过4个,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