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通常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无论哪种合同,其目的都是将整个业务过程通过合同形式约定下来,并共同遵守。因此,合同决定了业务过程,业务过程又决定了税收。所以,合同是产生税收的经济根源,经济合同一旦履行,必将产生纳税义务。
合同与税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往往只关注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法律风险,却很少关注涉税条款的描述。
负责起草合同的律师或企业有关部门往往并不知晓税法是如何规定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许多纳税争议均源于经济合同中涉税条款的不明确。税收政策多如牛毛,一旦税务机关认定,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护。如果不对经济合同的涉税条款事前审核将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合同的原因垫付或多缴税款的问题却时有发生,因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对经济合同涉税条款的规范还有利于事前税务筹划,例如,某企业将闲置的厂房对外出租,如果租赁合同中没有将房租、设备租金和场地使用费合理划分,将会导致多缴房产税;许多促销合同中的“赠送”行为,常被税务机关视同销售征税;甚至地方政府与企业签订的招商引资合同中也有无效的减免税条款,而得不到履行。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在发生。以下举例说明。
分开签订合同依法节约税金支出
【案例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年1月将600平米的房屋出租给一个商贸公司,租金为每平方米200元(包括水电费),每月租金为12万元。当月,商贸公司用电10 000千瓦时,购进价每度为0.6元;用水3 000吨,购进价每吨为3元。
根据税法规定,该企业应该缴纳营业税为:120 000×5%=6 000(元)。
应该缴纳房产税为:120 000×12%=14 400(元);合计为:14 400 + 6 000=20 400(元)。
企业通过筹划,与该商贸公司分别签订金额为105 000元的房屋租赁合同和金额为15 000元的转售水电合同,分别核算收入,则每个月可以节省的营业税和房产税为:15 000×(5%+12%)=2 550(元)。1年下来就可以节约税金30 600元。
房屋与设备分开签订租赁合同可以节约税金
【案例2】某国有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困难,打算连同厂房、设备一起出租给一个民营企业,双方谈定厂房连同设备一年的租金是1 000万元,然后双方签订了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大致内容是:甲方是国有企业,乙方是民营企业,甲方同意将厂房连同设备租给乙方,乙方支付厂房和设备租金一年1 000万元,签订合同后,乙方先付一半的租金,年底再付另一半的租金。
这个合同没有充分考虑税收税法的规定。
如果该国有企业按照现在的合同,将厂房连同设备一起出租,意味着该国有企业要交的房产税为120
万元(1 000×12%);缴纳营业税为50万元(1 000×5%),房产税与营业税合计为170万元。
如果该国有企业将该合同改为两个合同:厂房出租合同和设备出租合同,以每年200万元的租金出租厂房,而出租设备的租金为每年800万元,虽然两项租金合计仍为1 000万元,但最终纳税总额却因将合同改为厂房与设备这两个出租合同而相应地发生明显改变。
厂房作为不动产出租,甲方缴纳的房产税为24万元(200×12%);缴纳的营业税不变,仍为50万元,这样该国有企业一年就节省房产税96万元(120-24)。
签订三方合同可以节约税金
【案例3】某建设单位要建设一锅炉房,合同总价款为1 000万元,其中锅炉价格600万元。某施工企业承建了此项业务,并和建设单位签订了承包合同。施工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为:1 000×3%=30(万元)。
这1 000万元的总造价中,包括锅炉价格600万元。若签订三方合同,施工企业负责施工,总合同价款为400万元;锅炉厂负责供应锅炉,合同价款为600万元。则施工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为:400×3%=12(万元)。
在锅炉厂缴纳的税金没有变化的前提下,施工企业的税负由30万元降低到12万元,降低率为60%,实属可观。
从上述三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合同与税收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在签订销售合同时,不仅要注重合同的格式,着重研究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以避免引起法律纠纷,还应当充分了解税务规定,避免因合同的原因垫付或多缴税款。因此,在合同管理制度中要保证如下两点:(1)所有合同签订前,必须经财务进行涉税审查,并提出涉税审查意见。(2)非经财务部税审同意并签字的合同,任何单位不得对外签订,合同专用章管理部门不得改单。
来源:/newFinance-102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