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一、单选题 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第I 部分要求,把直接致死原因记入第一行,把( C)
记入最后一行 A.间接致死原因B.最严重的疾病 C.导致引起一系列疾病而死亡的原因D.本次就诊的疾病 2. 在死亡病例报告中,除( D)情况外,其他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死亡 A.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 B.I95.9(低血压, 未特指) C.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 D.R95(婴儿猝死综合症) 3.《死亡证》死因诊断栏中各病“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A ) A.(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 B.(a)病最长,(b)病次之,(c)病最短 C.(b)病最长,(c)病次之,(a)病最短 D.(a) (b) (c)病时间一样 4.肿瘤登记工作中,以下不需要上报的病例是(B) A.淋巴瘤 B.子宫肌瘤 C.垂体瘤 D.脊髓瘤 5.孕产妇死亡说法最正确的是( D) A.孕产妇死亡是指妊娠开始至分娩时段内发生的死亡。 B.孕产妇死亡是指妊娠开始至分娩后42 天内发生的死亡。 C.一孕妇在妊娠后10 周死于乳腺癌,算是孕产妇死亡。 ……………………………………………………………最新资料推荐…………………………………………………
D.孕产妇死亡是处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 天之内的妇女死亡,但不包括由于意外或偶然原因导致的死亡。 6.某人患慢性支气管炎20 年,肺气肿10 年,肺心病5 年后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D ) 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性支气管炎D.慢性阻塞性肺病 7.某女性患者,49 岁,患卵巢恶性肿瘤1 年,后行切除术;半年前发热.胸痛,查出肺转移性癌,1 周前死于终末期肺炎。患有慢性胃肠炎8年。根本死亡原因为( C) A.终末期肺炎B.肺转移性癌C.卵巢恶性肿瘤D.慢性胃肠炎 8.患慢性十二指肠溃疡4 年,1 周前因溃疡引起穿孔而手术,术后继发腹膜炎,3 天后死亡。本人还患有冠心病。根本死亡原因为(C ) A.继发性腹膜炎B.十二指肠溃疡穿孔C.慢性十二指肠溃疡D.冠心病 9.某女,三年前诊断为肾上腺瘤,伴有醛固酮增多症,继发高血压,死前突发脑出血,呕吐误吸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 D) A.脑出血B.继发性高血压C.醛固酮增多症D.肾上腺瘤 10.未经救治的院外死亡,医疗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D )判定死亡性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到现场或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填写《死亡证》。 A.医疗机构B.疾控机构C.乡镇卫生员D.公安司法 11.某女性患者,患高血压10 年,风湿性心脏病5 年,3 天前在二楼擦玻璃窗时不慎坠落,颅骨骨折后死亡。根本死亡原因为(B ) ……………………………………………………………最新资料推荐…………………………………………………
A.颅骨骨折B.从楼上擦玻璃时不慎坠落C.风湿性心脏病D.高血压 12.新生儿死亡指活产儿在出生后未满(C)整天内的死亡。 A.1 B.7 C.28 D.42 13.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A)
A.继发性疾病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 B.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 C.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 D.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14. 肿瘤资料的收集方法有(D) A.县乡村三级报告网络 B.各类医疗保险机构及各类医疗机构 C.死亡资料D.以上皆是 15.因肿瘤死亡的病人,需要报告的卡片有(D) A.医学死亡证明书B.新发肿瘤病例报告卡 C.死亡肿瘤病例报告卡D.以上皆是
二、多选题 1.原发部位不详或未特指的肿瘤病例指(ABCD) A.C26、C39 B.C48 C.C76-80 D.C97 2. 完整的ICD-O-3编码包括:(ABCD)
A 解剖部位(4位) ……………………………………………………………最新资料推荐…………………………………………………
B形态学(4位) C动态(1位) D肿瘤的等级或分化程度(1位) 3. 肿瘤监测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ABCDE A 各类诊断依据所占百分比,特别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比例。 B 只有死亡证明书的病例数(DCO卡)占登记病例数的比例。 C 同期登记的肿瘤死亡例数与新病例数之比。 D 未指明部位的肿瘤新病例所占的百分比。 E 同一部位恶性肿瘤的逐年发病率是否基本稳定。 4.《死亡证》签发对象: ABC A中国大陆死亡的中国公民 B中国大陆死亡台港澳居民 C中国大陆死亡的外国人 5.肿瘤的诊断名称应填写: ABC A肿瘤性质 B 解剖部位 C 形态学 D地点 6.肿瘤监测的填报对象: ABCE A原发肿瘤 B继发肿瘤,原发部位已报告 C继发肿瘤,原发部位未报告 D疑似肿瘤 E继发肿瘤,原发部位尚不清楚 ……………………………………………………………最新资料推荐…………………………………………………
7.新版《证明书》各联如何保存。(ABCD) A.第一联:是原始凭证由出具单位永久保存; B.第二联:公安机关注销户籍后保存; C.第三联:死者家属保存; D.第四联:殡仪馆凭办理殡葬手续后保存。 8.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 BCD) A.继发性疾病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 B.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 C.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 D.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9.《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时,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死后推断”仅限死亡地点为(ABCD)填写。
A.来院途中 B.家中 C.养老服务机构 D.其他场所 10.经各级医疗机构诊治属于本规范所列的肿瘤病例均为随访登记对象:(ABCD) A.经过各种诊断技术确诊的肿瘤病例,如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超/彩超、内窥镜)诊断
B.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 C.原发肿瘤漏报的复发、转移病例 ……………………………………………………………最新资料推荐…………………………………………………
D.因肿瘤死亡的病例 11.以下死亡原因填写不正确的是(ACD) A.银屑病 B.慢性支气管炎 C.AIDS D.肾衰 12.以下肿瘤诊断名称填写不正确的是(CD) A.甲状腺癌 B.白血病 C.左肺中叶癌 D.肠癌 13.IARC 建议的发病(日期)定义为:(ABC)
A到医院、诊所或研究机构因怀疑癌症问题而首先就诊或入院的日期; B由临床医生首先诊断或首先由病理学家报告(提及癌症)的日期; C死亡日期(首先由尸检等诊断的病例,其在存活时未怀疑过癌症)。 D.医生填写肿瘤报卡的日期 14.肿瘤行为学编码的意义(BCD) A.1代表良性 B.2代表原位癌 C.3代表恶性,原发部位 D.6代表恶性,继发部位 15.病理组织学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以下为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的是(BCD) ……………………………………………………………最新资料推荐…………………………………………………
A.特殊的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B.病理(原发) C.病理(继发) D.细胞学或血片
三、判断题 1. ICD-O-3形态学编码 M8241/3 假设为 “肠嗜铬细胞类癌”,但医生的报告中诊断名称为肺嗜铬细胞癌,部位应编码到肺。(√)
2. 乡镇卫生院没有定期与当地公安、民政部门核对、补漏的职责。(×) 3.乡镇(街道)防保科负责死因监测的医生,对村(社区)卫生人员填报不清的死亡个案,需查阅原始资料,不需要入户调查。(×)
4.现病史是指死者在死亡前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包括起病原因,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就医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的治疗经过及其转归,以及临死前的表现等。(√)
5、《证明书》第四联死者家属持此证到殡仪馆办理尸体火化手续;死于救治机构,医师签字及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有效;死于非救治机构,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有效。(√)
6.对肿瘤死亡,不需要寻找原发肿瘤。(×) 7.对家中死亡.来院已死.死因不明者,必须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疾病名称.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等情况。(√) 8.死亡原因填写应使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 9.根本死因的定义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I50)或呼吸衰竭(J96) 等。(√ ) 10.ICD-10 作为统计分类,无法包括全部疾病以及损伤中毒的情况。(× ) ……………………………………………………………最新资料推荐…………………………………………………
11.肺部既是转移性恶性肿瘤又是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常见部位。只要肺部和常见转移部位一览表上以外的任何部位同时出现,就应考虑为一个常见的转移部位。(√) 12.肿瘤登记的报告对象为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13.未登记户籍的新生儿发生死亡,可以不签发《死亡医学证明书》。(×) 14.同一诊断显示出肿瘤存在两种不同的分化程度,则应采用较低(较小)的编码数。(×) 15.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要求填报《肿瘤卡》和《登记册》,还需每月收集所辖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上报的《肿瘤卡》,由专人进行信息核实、补充、整理和剔重后填入本院或本中心《登记册》中,并在收到卡片7日内审核并通过肿瘤登记系统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