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2期 2012年5月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01.32 No.2 Feb. 2012
文章编号:1674—9057(2012)02—0173—06 doi:10.3969/j.issn.1674—9057.2012.02.004
坦桑尼亚隆吉多红刚玉矿矿物成分特征及开发前景
杨晓文 ,张良钜 ,贾宗勇
(1.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中心,西宁810008;2.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10004; 3.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08)
摘要:通过对坦桑尼亚红刚玉矿标本宏观和偏光显微镜的观察,结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x射 线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主要矿物有红刚玉(8%)、黝帘石(69%)、 绿辉石(14%)、韭闪石(5%),次要矿物有镁铝榴石、铬尖晶石、斜长石及方解石(共计约4%)。 绿辉石、镁铝榴石、黝帘石和韭闪石中Al的含量相对较高,且都含有一定量的Cr;Cr20,的含量:铬 尖晶石中约为22%,其他矿物中为0.97%~1.52%。矿床中Al、Cr的富集为红刚玉的形成提供了良 好的环境,Cr的存在也是黝帘石呈绿色的原因。此红刚玉矿岩石或矿物可用于装饰、收藏、观赏等, 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红刚玉矿;矿物成分;开发前景;坦桑尼亚 中图分类号:P619.281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在云南瑞丽、广东、桂林及北京等地
珠宝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宝石雕刻材料,
具有鲜明的红绿两种颜色,且红色和绿色矿物界 限分明,接触紧密,其中红色部分为刚玉,对于
其中的绿色部分,则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翡翠,
有人说像透辉石。根据查阅资料,到目前为止,
全世界产这种特殊的含绿色矿物的红刚玉仅有非
洲的坦桑尼亚隆吉多…。国内外学者对这种可作
为雕刻材料的红刚玉矿的研究和探讨很少。鉴于
以上情况,本文选取这种红刚玉矿雕刻材料为研
究对象,对其成分特征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矿物
具体种类,以便开发利用。
1 样品特征
1.1手标本表观特征
坦桑尼亚隆吉多红刚玉矿标本中红刚玉一般
呈不规则块状,玫瑰红色且颜色分布不均匀,有裂 理,周围被绿色、黑色及少量浅色矿物包围。其中
黑色和绿色矿物具有完全解理,转动标本,在阳光
下可见其完全解理的闪光面。白色矿物分布在红
刚玉和一个大的斑晶周围,样品中浅色矿物部分滴
加盐酸可以看见分解出的气泡,应为方解石。手标
本整体为均匀的致密块状构造(图la)。
1.2偏光显微镜下特征 通过偏光显微镜下鉴定,该样品主要由红刚
玉、黝帘石、辉石、闪石组成,还能见到少量方
解石及未能鉴定出的浅色矿物。
红刚玉(红宝石)约占样品的8%,在单偏
光下呈玫瑰红色,多色性明显,浅红一深红色, 正高突起,糙面显著,无解理,多裂,被裂隙隔
开的多个颗粒在转动物台时呈现同时消光,表明
其为一个大的晶体颗粒,粒度最大可达1.8 mm×
3.5 mm。 黝帘石约占69%,绿色,多色性明显,浅绿一
收稿日期:2011—08—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026;41172054) 作者简介:杨晓文(1982一),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岩矿测试。 通讯作者:张良钜,教授,zljpgig@glite.edu.cn。 引文格式:杨晓文,张良钜,贾宗勇.坦桑尼亚隆吉多红刚玉矿矿物成分特征及开发前景[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 32(2):173—178.
第2期 杨晓文等:坦桑尼亚隆吉多红刚玉矿矿物成分特征及开发前景 175
缩振动)以及600—400 cm 范围的4~5个较强
吸收谱带(0一si—O弯曲振动)组成,将其与黝
帘石标准红外光谱对照,特征波数基本完全一
致 ,实测黝帘石红外光谱图谱可能受空气中
CO 的影响出现了2 360.50 em 吸收峰。具体特
征波数对比见图2。
4000 3600 3200 2800 2400 2000 l 600 1200 800 400 a/cm一
图2黝帘石红外光谱图 Fig.2 IR spectrum of zoisite
2.1.2绿辉石 对黑色矿物进行测试后,通过与
有关文献对比,其红外光谱图与绿辉石 比较接 近(图3)。
(1)1 100~850 cm 吸收区,为si—O振动
的最强吸收区,样品在1 078.94、1 015.42、
985.26、869.07 cm 处有吸收峰。
(2)750—600 cm 吸收区,为sj一0~Si的
对称伸缩振动带,样品在726.31、668.42 cm 处 有吸收峰。这与链的重复周期中SiO 四面体数
(2个)一致,并且吸收带位置及间距与阳离子成
分有关:绿辉石中M:位有ca和Na,M 位主要
是ca时,两带间距为40 cm ±;M 位主要是
Na、Lj时,间距80 cm ±。分裂间距的不同可能
与键合力的差异有关,M:位二价ca离子与si—O
链的键合力比一价离子强。
(3)600—400 cm 强吸收区,属于Si一0弯
曲振动与M(阳离子)一O伸缩振动,样品的频
率为463.16和423.68 cm~。 l600 l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cm
图3所测样品及绿辉石 的红外光谱图 Fig.3 IR spectrum of the sample and omphacite[
2.2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对样品中绿色及黑色矿物进行XRD衍射测
试。采用荷兰帕纳科公司(PAN alytical B.V.)生产 的PERT—PRO的X射线粉晶衍射仪,测试条件:
Cu靶,管压为40 kV,管流为40 mA,扫描范围
(20)为5。一90。,步长(2e)为0.017。,应用x
Pert High Score分析软件对各样品进行分析,对主
要组成矿物的d值、,/,0值与标准矿物的值进行标
定,将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与JCPDS卡 相比
较(JCPDS卡中没有出现的指标则通过计算机程 序计算补充进去),得到x射线图谱。从图4可以
看出,标本不仅有黝帘石的峰值,还具有韭闪石
和绿辉石的特征峰值。因此,红刚玉矿中其他主
要矿物为黝帘石、绿辉石和韭闪石。
3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结合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分析和x
射线粉晶衍射结果,对坦桑尼亚红刚玉矿进一步
确定除红刚玉外的矿物化学成分。采用日本生
产的JSM一6380LV扫描电子显微镜(配有英国牛 176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2正
20/(。) 图4样品X射线粉晶衍射图 Fig.4 X-ray powder difraction pattern of sample
津公司INCA IE350 X射线能谱仪),测试在桂林
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进行。x射线能谱仪所使用的加速电压为
2O kV,电流20 mA。首先对样品中除红刚玉外含
量相对较多的几种矿物进行分析,并记录与扫描
同步的EDS表面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3.1 黝帘石 黝帘石属于绿帘石族矿物,黝帘石的理论组成
(WB):SiO2 39.5%,AI2O3 33.9%,CaO 24.6%, H2O 2.0%;绿帘石的理论组成(WB):SiO2 38.92%
一37.04%,A12O3 30.49%一20.32%,CaO
24.21%~23.04%,Fe2O3 17.75%一4.44%,H2O 1.94%一1.85%。坦桑尼亚红刚玉矿中黝帘石EDS
表面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平均值):SiO:
42.09%,A12O3 30.76%,CaO 24.63%,Cr2O3 1.30%,FeO 1.16%,OH没有测出。因此,其为含
Cr:O,量较高的黝帘石,cr的存在是其呈绿色的原
因。 3.2 绿辉石
绿辉石化学成分介于透辉石和硬玉之间,透辉
石标准化学式为CaMg[Si:O ],理论组分(11) ):
SiO,55.6%,CaO 25.9%,MgO 18.5%。硬玉标准
化学式为NaA1[Si O ],理论组分(W ):SiO:
59.4%,A12O3 25.2%,Na2O 15.4% 。绿辉石的
标准化学式为(Ca,Na)[Mg,Fe¨,Al,Fe¨]
(Si O ) ]。坦桑尼亚红刚玉矿中的绿辉石各氧化
物的平均值(WB):SiO2 54.05%,CaO 15.14%,
MgO 10.4%,A12O3 10.85%,Na2O 6.09%,FeO
2.00%,Cr2O3 1.48%。 将所测得分析结果,以氧原子等于6为标准,
利用氧原子计算法进行计算 ,由于无法分别准确
测定FeO和Fe:O,的质量分数,此处铁含量均按
FeO计算(下同)。计算出其阳离子数目,并得出其
晶体化学式(表1)。
通过绿辉石的化学成分分析计算,绿辉石的
表1 绿辉石阳离子数及晶体化学式计算结果 Table 1 Positive ion number and formula of omphaei
te 第2期 杨晓文等:坦桑尼亚隆吉多红刚玉矿矿物成分特征及开发前景
端员组分硬玉为40%左右,Al:O,含量较高,并且
其中一部分Al代替了Si进入了si—O骨干,Na/
(Na+Ca)0.419—0.423,Al/,(Al+Fe)0.883— 0.886。 根据化学成分命名标准:Na/(Na+Ca)>0.8
为硬玉,0.8—0.2为绿辉石,<0.2为透辉石 ]。
根据Deer W.Actual(1978)和王濮(1994)的研究, 以及Clark和Papike(1968)的报道u ,典型的绿
辉石是Al/,( +Fe)>0.5%。所测坦桑尼亚红刚 玉矿中的绿辉石恰好在其中。
3.3韭闪石 根据EDS表面微区化学成分分析数据得知,
闪石的成分为(平均值, ):SiO 40.20%,
A12O3 27.52%,MgO 13.15%,CaO 11.07%,FeO
4.54%,Na2O 1.80%,K20 0.50%,Cr2O3 1.o4%。以氧原子等于22为标准,利用氧原子计
算法进行计算,得出其阳离子数目如下:
Na 0.495 5,Mg 2.587 9,A1 4.244 4,Si
5.27,Ca 1.555 9,K 0.083 4,Cr 0.109 1,Fe 0.496 3。(Ca+Na)=2.051 4,(Na+K)=0.578 9,
Mg/(Mg+Fe)=0.839 0。 根据新规定的韭闪石的化学成分分类界限:
(Ca+Na)≥1.34,Na≤0.67,(Na+K)≥0.50,
Mg/(Mg+re)>10.70,所测试样品均在此范围内, 与 粉晶衍射结果一致 ]。
3.4镁铝榴石 根据EDS表面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样品
中的石榴石主要矿物为镁铝榴石,各氧化物的平
均值( B)为:SiO2 39.54%,CaO 4.85%,MgO
24.23%,A12O3 22.43%,FeO 7.60%,Cr203
1.36%。与镁铝榴石的理论组分(MgO 29.85%, A12O3 25.37%,SiO2 44.78%)相比,坦桑尼亚红
刚玉矿中的镁铝榴石有少量的Fe、Ca、Cr混入。
3.5浅色矿物 对浅色矿物几个不同部位进行能谱分析,发
现其中并非一种矿物组成,而是由斜长石、铬尖
晶石、镁铝榴石组成,三者的A1:O,含量都很高,
测试结果见表2。
表2浅色矿物EDS表面微区化学成分 Table 2 Micro—area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ight color mineral by EDS B/%
4坦桑尼亚红刚玉矿的开发利用
坦桑尼亚红刚玉矿作为一种宝石雕刻材料,
即红刚玉与黝帘石的共生矿,红色和绿色(以及
黑色、白色等)共生于同一宝石中,红色中渗透
着绿,绿色中带着红,呈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天然
颜色和纹理,更令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强
烈的颜色对比使其成为相当吸引人的矿物。黝帘
石和角闪石的摩氏硬度在6左右,而刚玉则达到
9,硬度较大,由于其主要成分的不同,使其硬度
也有显著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雕工们通常尽
量巧用矿石本身独特的颜色特征,在其上刻出相
对应的图案,如能构成一定的意义,颜色又相互 搭配,自然会受人喜爱。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
面开发利用坦桑尼亚红刚玉矿:
(1)首饰工艺品。根据坦桑尼亚红刚玉矿硬 度较大、颜色特征独特、而且抛光后光泽也很明亮
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加工成各式各样的首饰工艺
品,如吊坠、手镯、手链等。
(2)用做观赏石。大块者可以利用俏色将其
就形造势雕刻成形态各异的雕刻艺术品,在这种
玉雕材料中有星点状的刚玉红色斑晶,在俏色的
运用上可以使绿色的基底上有美丽的红色,被誉
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3)用做石板材。坦桑尼亚红刚玉矿具有独
特的红色、绿色和黑色
(有的还具有白色)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