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法学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法学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第31卷第ll期 

2011年l1月 湖j匕广播电视大学掌报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Vo1.31,No.11 

November.2011.145~145 

浅析法学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潘宠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内容提要]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试图通过展现一些真实、典型的案例, 让学生进入案情,身入其境,充分参与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法律基础课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1)11.0145一O1 

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 标,选择一定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1】总体而言, 

法学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宣讲解释某一法律制度理论 

时,结合较为典型的法律实务案例加以剖析,从而加深学生 

对该法律制度理论认识与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 

《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在大中专院校中开设的必修课, 

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 

念。在《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法律案例具有形象化、 

具体化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或指导学生对案例的 

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学案例教学法不失为 

理想方法之一。 

一、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一)真实生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放在讲含义、 

特征、性质、意义、历史发展、法律规范等内容上,这种教 

学方式可以系统地、完整地把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较少 

鼓励学生对这些法律知识提出挑战和怀疑。因此,学生理解 

和运用能力都很差。案例教学法以案说法,使抽象的法理变 

得形象,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深奥的法律知识变得通 俗易懂。 

(二)开放创新性。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 

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 

主动建构。把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刺 

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 

也激发教师的科研灵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民主平等性。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实 

行案例教学法正符合这一思想,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 

到充分体现,学生成了课堂中真正的主角。教师在选取案例 

的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教材外还要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因为只有这样,选出的案例才能引 

起学生的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案例阐明自己的观 

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大家在民主、平 

等、和谐氛围中深刻领会法律的精神实质。 

二、案例选取的原则 

目前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普遍 

采用的教学方法。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把案例作 

为说明法学知识或法律规范的手段,未能认识到其承载的思 

想教育内容,所以案例教学也相应地被简化为“名词解释+ 

案例描述”。这样虽然提高了课程内容的可接受性,但与该 

课程的主旨存在一定距离,也无法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 

现。 

1.案例教学的正确定位 

一般认为法学的案例教学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学模 

式,圆即美国的大学法学教育、我国的法学专业教育、我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法学案例教学源自美国大学法学专业教学。美国大学的 

法学案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判例分析以及案例专题讨 

论、课后案例研讨、现场案例教学等。由于英美法以判例法 

[收稿日期]2011.09.03 

作者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 为标志性特征,其判例集中了法的基本精神、一般法律原则 

和法的具体规范,法学案例承载着法的精神、知识和规范的 

大量信息,包含着法律的观念冲突和实践矛盾。案例教学既 

能促使学生深化对法的精神和原则的理解和把握,也使之直 

接习得具体的法律规范,法律职业技能也能得到必要的训 

练。在我国法学专业教育中,案例教学主要以案例导入、案 

例引证、案例讨论、案例提问和案例考核等方式进行,通过 

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的陈述,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在 

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法律职业技 

能。 无论美国还是我国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中的案例教学, 

都是以专业性为特征、以职业能力为归宿的。 

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功能应当同该课程的 

开设目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多数观点认为,法律基础课案 

例教学的基本功能“是论证并说明基本理论,以实例的形式 

指出法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3】实际上这种说法不仅误解了案例教学, 

也误解了这门课本身。希望在短短的二三十学时内让非法律 

专业的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能力,是不现实 

的,即使再好的案例,也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无论是课 

程的性质、目标,还是实施的具体条件,都限制了案例的运 

用。必须明确案例的运用既不是仅为辅助法律专业知识的传 

授,也不是仅为锻炼其情感和对法律精神等的理解、掌握。 

法律基础课可能做也必须做的是,通过传授关于法现象的一 

般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进行案例研讨或案 

例训练,但决不可以将它变成一门以案例为本的课程。需要 

强调的是,既然当前的法律基础课是以法律观念教育为核 

心,那么案例教学所需要的案例具备的首要品质就应当是思 

想教育性,整个案例教学要以提高思想观念水平、规范学生 

行为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要与思想品德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以包含有法的基本精神、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标准。案例 

信息的传达要有助于学生在一定的人生观基础上建立以法 

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信念、信仰为主体构成要素的 

完整的法律意识和观念结构。案例应当告诉学生以下内容: 

当前所处社会的法律秩序、中国法律的价值取向、当前法律 

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以及自身或他人的权利、义务。此外,案 

例的思想教育性,还要求案例能触动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 

思考以下相关问题:对案例的最初情感反应是什么?导致案 

例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历 

史因素是什么?何种法律行动可以推动事件向良性的方面 

发展?假如遇到同类事件,自己会有怎样的反应和行动?等 

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法律基础课案例真正实现其应 

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因此案例选择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 

则:(1)案例处理有启示意义原则;(2)案例有公正的说理 

意义原则;(3)案例有警示意义的原则。(4)弘扬守法事例 

垂范作用的原则。 

(下接P135页)

 第11期 陆婷: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方法之探讨 135 

不会共用的事实,此句应改为They tried to help me,but they 

diditin awrongway. 

Kaplan曾对英语和东方语言(包括汉语)学习者写的 

英语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是“直 

线型”(1inear),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汉语 

学生则采用“螺旋型”段落发展结构(circular/spira1),即不 

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在主题外围“兜圈子”或“旁敲侧击”, 

最后进入主题,陈述自己的观点时也是十分委婉含蓄【 。受 

此影响,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在语篇构思上也会出现这 

样的特征,因此论证显得缺乏严密性。但英语作文应开篇直 

接点题,陈述也是直接而又明确,每段都必须有一个主题句, 

且不能出现与该主题无关的任何句子,应体现出严谨而又统 

一的特点。 

所以,学生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一定要注意学习遵循英 

语的思维方式,不要做翻译,更不要做字字对应的翻译,这 

样才能更好地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四)坚持练笔 

要想提高写作成绩,光有输入还不够,学生更需坚持练 

笔,将积累的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活学活用,及时加 

以巩固和提高,可以写下自己平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所 

思所想、阅读后的读后感,主题不限、长短不限,但贵在坚 

持,持之以恒,就定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五)重视教师对作文的批改 

很多学生拿到教师批改的作文后只关注最终的一个分 

数,对批注毫不在意或不求甚解,这些都导致学生作文中重 

复出现某些错误,最终阻碍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事实上, 

学生应重视教师的批注,出于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订正的考 

虑,教师往往并不会直接将正确的表达写给学生,但学生应 自觉改正教师用红笔标注的语言错误,不管是单词的拼写还 

是句子的结构错误都应一一订正,若是看不懂,可以询问教 

师。如果是语篇结构方面的问题更应重视,将全篇重新思考, 

写出一篇新的作文,主动给教师看,让教师评判改得是否正 

确,如果还有问题就继续订正直到满意为止,切不可得过且 

过,拿到作业本就扔到一边。此外,学生还可以在数次作文 

练习后将常犯的错误罗列归纳,找出自己所犯错误的共性, 

避免相同或类似错误的反复出现,争取在较快的时间内提高 

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三、结语 

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语言 

输出的重要体现,学生要想在各项英语考试中拿到好的作文 

成绩,必须多下苦功,注意大量阅读的积累以提高词汇量、 

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并多多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在 

写作中避免中式思维的影响,坚持练笔,认真根据教师的批 

注修改所写的作文,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Elfis,R.The Stud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Kaplan,Robe ̄.B.1966.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A].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J1.1966,16(1-2):1-20. 

[3】Tsang,W -king.Comparing the Effects ofReading and Writing on 

Writing Performance[C].Appfied Linguis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7(2):210-233.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5]邹申.写作教程(1)[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On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English Writing 

LU Ting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English writing successfully,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read a lot to enlarge 

their vocabulary,lear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English to make sure the good word choice in writing,follow 

the English thought pattems to avoid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insist on writing practice and carefully 

correct mistakes in English writing. 

【Key words】English writing;cultural background;negative transfer 

(上接P145页) 

三、案例教学的一般过程设计 

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意义是依靠“形象一受教育者兴 

趣与情感一受教育者思维与情境体验——受教育者信念与 

信仰”的心理机制得以实现的。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 

案例教学的一般过程应当遵循“说明——阐发——省思”这 

一基本的结构程式。说明,即帮助学生理解法的概念和理论; 

阐发,即发掘案例所蕴含的法的基本精神;省思,即通过案 

例建立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促其反观社会,省察自 

身,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可以说,“说明”、 

“阐发”、“省思”是“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各模式的基本 

环节。与此相适应,有关案例信息不仅作为教学手段,其本 

身就是教学内容,决不能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追求现场 

效果而运用案例,更不能为追求形式而运用案例。 

科学地评析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在案例教学中,案 

件处理结果的法理分析是次要的。要从整体上对案例进行背 

景、主题思想和启示分析。案例的背景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认 识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案例产生的复杂原因、正反面社会影 

响,以及案例所涉法律的时代局限性、案例解决的社会意义, 

它即是整个案例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其本身也具有特殊的教 

育意义。案例主题思想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案例本身所包含 

的主要问题、思想矛盾,引导人们进行分析,思考。案例启 

示分析则是对案例主题思想分析的深化和拓展,其意义在于 

揭示案例所包含的普遍结论以及对学生生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o2,07. 【2】刘涛.对法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实事求是 

2oo5,O1. [3】刘彩红.中职法律基础课中案例教学法初探[J】.成才之路 

2009,04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