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说课稿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说课稿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说课稿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说课稿(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就
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次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看一下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和课程定位。
2008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把
《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确定为高校必修课和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
2009年我院构建了“两体三层一主线”的课程体系,将《就业与创
业指导》课确定为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使就业和创业指导贯穿于人才
培养全过程。
本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学院“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核心
能力课程和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与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紧密衔接,与其
他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互相配合,贯穿能力培养主线,按照社会对高职
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态度,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
素质,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为其就业和创业开拓广阔
的空间,使其成为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素质的高素质技能人
才。
教材
再来看一下本课程的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学院自编教
材《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中国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
版),由我院院长陈文贤教授任主编、副院长副教授闫学林等任副主
编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编著,对高职高专学生更有针对性。目的
在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在择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更好地引
导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职业素养,掌握求职基本技能,完成由
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观念和态度转变为核心,以就业
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以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依托,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特色,适
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与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衔接,按
照职业岗位(群)对职业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围
绕就业观念和态度转变、就业和创业能力提高组织课程内容,采取讲
练结合、学做一体、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建立注重教学效果的实用
性考评体系,培养既能适应具体岗位的要求,又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
质技能型人才
三、说教学目标
再来看一下第三部分,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
标:
A: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职业生涯
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把个人发展、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意
识,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积极作为
B: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
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认识本专业职业的
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
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个人进行创业选择、用人、决断、
应变、承担风险、品格等能力方面的知识。
C: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高职学生应当掌握自我
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创
业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如沟通技
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课程以“职业发展”为抓手和切入点,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问题入手,正确认识自我,着眼于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明确目
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自主习得生存、学习、交流、共处、做事
和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
1.课程重点是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就业指导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方法和技巧,比
如面试技巧、简历的制作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等相关内容。创业指
导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政策法规,创业环境以及创业的流程
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
2.课程难点:是就业观念和态度的转变
通过对自身客观的认识,对职业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优势与
不足,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顺利的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程设定的
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 说教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育
人为目的,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将
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开放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紧密
结合起来,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了学生参与意识,启发了
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了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
(1)项目导向教学法
(2)仿真教学法
(3)案例教学法
(4)情景模拟教学法
(5)任务驱动教学法
(6)角色扮演教学法
(7)专题研讨教学法
六、说学法
在活动中学习,边活动边学习,借鉴学生熟悉的案例及情景,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从实
践强化知识,获取新的知识。也就是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本课程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
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学生根据生活情景自己提出问题,并有计划、
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结论,学习方法,培养
创新实践能力)、师生讨论法(课堂互动的学习过程,起到查漏补缺,
加强印象的作用)、分析归纳法(去伪存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总
结反思法(总结经验,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的过程)。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门课的教学过程:
七、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是教学内容的选取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的方法如下:
第一,本课程采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依据不同的年级的
教学任务分配不同的课时。
第二,根据就业岗位和创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参照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内容,遵循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规
律,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选取教学内容。
第三,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四,遵循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求职择
业和创业过程为依据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就业与职业、职业发展规划、
就业创业理论指导、就业实战演练、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6个
学习情境,21个学习领域。理论学时22学时,实训学时20学时
八、特色与创新
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形成了以下三个鲜明的课
程特色:
一是职业性。课程设计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中心,以职业核心
能力为本位,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更深层次的把握,我们把课程目标定位在培养学
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调查,我们严格
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力求培养出的学生都能符
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是实践性。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实践
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从实际工作岗位上来,到实际工作岗位上
去,按用人单位的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就
业和创业能力。
三是开放性。教学内容更新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发展同步,校
企合作开发课程;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
将学习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行业企业
用人要求,并努力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实现与用人单位的用人
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创新:
1、职业能力培养和知识点融合一体
2、培养学生专业、方法、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组织教学
4、加强过程评价 ,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融入过程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