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下种植实施方案

林下种植实施方案

林下种植实施方案
为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和空间,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县农委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现就我公 司发展中药材林
下种植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支撑、充分利用郁闭的林地资源,
加快 发展以黄连、石斛为重点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狠抓“专家 +公司 +基地+农户”
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设, 通过应用新技术、 新品种、 新模式,实现集约化生产、 规模
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2010 年— 2011年,预计开发梁家堡基地 1000
亩进行林下中药材栽培;

2011 年— 2015年,向全县推广开发林下种植 1
万亩进行栽培。

三、规划布局
发展林下经济须合理规划, 搞好试点, 逐步扩大, 以点带面,形成规模。 结
合我镇林地面积及分布情况,重点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区,栽培大球盖菇 食用菌,通
过“专家 +公司 +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优先发展示范村,实 施辐射带动发展,
尽快形成发展规模。
四、生产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就我公司现有生产经验
和市 场前景看,可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生产模式:在郁闭的林荫下种植名贵
中药材,技术成熟,市场潜力大, 收益非常高, 是荫蔽林地种植的首要模式。
五、经营模式
公司模式:即公司 +专家 +基地+农户。由专业公司提供良种(原料) 、技
术、防疫和产品回收,农户负责提供林地和劳务,收入稳定可靠,这是林下 经济发展
的方向和主导经营模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公司成立由分管生产技术的邓总任组长、科研技术部负责人任副组 长、生产
部和基地负责人为成员的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领导小组,负责对基 地发展林下经济工
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协调。
二是明确分工,通力协作。根据我县森林覆盖和中药材发展的实际,选 择适宜
我公司发展林下种植的生产模式, 并成立以专家接受为主的技术指导 小组,下派到
基地,全面负责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服务的现场指导协调工 作。
三是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公司与基地签订责任书,目标明 确,责
任到人,把林下中药材种植工作作为基地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严格考核评
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给予重奖,对完 不成任务的管理技术
人员不但要给予通报批评,而且还要扣除工资福利。
(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根据我基地的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等实际 情况,按
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 效的原则,把发展
林下中药材种植与中药材种苗培育相结合,与现代农业产 业化相结合,与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科技推广项目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农民 万元增收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 掘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发展潜力。努力探索和推
广符合我们县的实际,适宜我 公司发展的林下种植生产模式,提高林下种植的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积极推动,强化服务。搞好技术培训,通过阳光工程集中时间, 集中人力
对基地农民工技术骨干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成立专业技术服 务小组,把实用技
术送到田间地头。紧紧围绕林下中药材种植,积极大胆引 进推广适宜我镇的林间种植
新品种、新技术。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 林下中药
材种植的重要意义、技术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 良好的社会舆论氛
围。重点推广“企业 +专家 +基地 +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 确保林中药材种植能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成立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生产专 业合作社,加强市场研究,
建立市场预警机制,提高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化 组织程度。

二0—0年十月二十六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