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37期2013年3月(下)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237
March2013(C)
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横向考量周慕丹(广东医学院广东·湛江524023)
中图分类号:G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9-0175-02摘要高校基层共青团作为广大共青团员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接触的团体,在锤炼人才,使广大共青团员全方位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横向考量,提出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应以党建带团建,以团支部建设为立足点,将共青团工作横向渗透到社团、宿舍等集体,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关键词高校基层共青团党建带团建横向考量HorizontalConsiderationsonCollegeGrass-RootsCom-munistYouthLeague//ZhouMudanAbstractUniversitiesgrass-rootsCommunistYouthLeague,asthecommunityallleaguemembersdirectlycontactwithinevery-daylif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all-rounddevelopmentofthemajorityofleaguemembers.However,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inthepresentcollegegrass-rootsleaguework.Tosolvetheseproblems,thewriter,throughhorizontalconsideration,pro-posessomemeasures.Keywordscollegegrass-rootsCommunistYouthLeague;pro-motingCYLbuildingwithpartybuilding;horizontalconsideration中国之希望在于青年。为把我国青年培养成有理想,敢创新;有道德,敢承担;有纪律,敢付出;有文化,敢统筹的“四有、四敢”新人,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组织,作为广大先进青年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起到了锤炼人才,为党的建设,国家的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作用。作为共青团最肥沃、甜润的土壤———高校,在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事业建设人才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高校共青团工作,尤其是基层共青团工作时,我们要正视高校共青团工作,尤其是基层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确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1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团员意识淡薄,团员应起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班级团支部工作开展得不能令人满意,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强;辅导老师对团支部自身的一些工作指导少,“越俎代庖”现象较多;团组织在广大团员同学中的形象和影响力下降;团支部的凝聚力不强[1]。以上高校基层共青团普遍存在问题主要涉及三个角色———普通团员、团干、辅导员。这三个角色是高校基层共青团的有机组成成分。其中任何一个角色的缺位、错位、越位,都将影响团组织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1.1普通团员是团组织工作中最基本的组成,但大多数普通团员团员意识淡薄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有机成分中,绝大部分是普通团员。而绝大多数普通团员对于团员的先进性、团员应尽的义务、团员享有的权利毫无概念。这种团员意识淡薄现象的形成与以下几点有关:第一,高校中的团员随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团员的先进性的体现,这可以形象地概括为“物以稀为贵的反现象”。第二,在基层团工作中,普通团员是参与者,而不是组织者,更不是决策者。对于基层团工作,往往处于单纯参与,却体现不了主人翁的身份;积极组织,身份却得不到认可的两难境地。这两个因素大大影响了普通团员关注、参与团工作的积极性。1.2团员干部的枢纽作用往往处于缺失状态团干作为连接普通团员与辅导员的桥梁,作为团组织工作上传下达或将普通团员的意见反馈给辅导员的枢纽,团组织对其先进性的要求更为严格。亦可将团干形容成“先进的先进”。然而,目前团干素质存在诸多问题,如工作适应能力差,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弱,相互竞争意识不强等。枢纽作用的缺失,必将使整个团组织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3辅导员对团组织工作指导方法有待改进无论是团干,抑或是普通团员,都是一群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在考虑问题的科学性或全局观念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疏漏。当他们出现分歧,思想困顿时必定希望得到正确的指导;在取得成绩,如何突破时,也希望得到引导。可见团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辅导员的指导。辅导员老师对基层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往往是“指挥多,指导少”、“插手多,协调少”、“说教多,鼓励少”等。因此,辅导员应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科学有效的指导团工作。2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横向考量2.1以党建带团建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与引导。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轨道,以党建带团建,建立团工作的保证体系。首先,始终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根本指导思想,面临来自体制改革的冲击,高校基层团组织必须牢牢抓住党的方针政策,在工作理念、组织建设、工作手段、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2]
。
其次,在指导思想上,应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体制,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展团的工作,与当代大学生的主导思想“求知,成才,富有进取和竞争精神,崇尚自我和个性解放”相适
作者简介:周慕丹(1985-),女,广东江门人,广东医学院政治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75表3成绩优良组、不良组学习兴趣与成绩的相关系数*.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由表3可以看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成绩和兴趣分数的相关性很不明显,只有低分组的成绩和兴趣总分呈现显著相关,也就是说低分组的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越高,其成绩会相对好一些。4结论总体来说,初三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兴趣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这一结果很多研究基本吻合。但除了“用心投入”因子与成绩体现不同程度的低相关外,其他因子与物理成绩的相关系数并不明显。高分组的学生兴趣水平要高于低分组的学生,且比后者能更加投入学习。虽然高分组的兴趣水平比较高,但和成绩作相关比较时,低分组物理成绩与兴趣分数的相关性比高分组要明显。低分组的学生由于不太适应初中物理学习生活,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制力,兴趣就成了影响其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本调查还发现认为自己物理成绩相比其他学科突出的学生兴趣分数也比较高,相关系数为0.371(在0.05水平上
显著相关)。认为自己的物理成绩在班级里偏上的学生(除1人此次考试不及格,其他人皆在85分以上)的物理成绩和兴趣水平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呈现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23,而认为自己物理成绩在班级偏下的学生的物理成绩和兴趣分数呈现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22。这说明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也会影响学习本身以及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1]张永忠,胡海青.兴趣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发[J].教学与管理,2011:17-18.[2]林新勇.浅谈学生物理实验兴趣因素的挖掘[J].物理通报,2007(4):36-38.[3]Dewey,J.InterestandEffortinEducation:HoughtonMifflinCo.,1913.[4]吴靖媛.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学实践与研究,2010(11-B):9-11.[5]胡象岭.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试测[J].课程·教材·教法,1996(2):30-32.[6]胡象岭,杨昭宁,高光珍.曲阜市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4):72-78.[7]胡象岭,李新乡,林国强.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分析[J].物理教师,1998,19(5):1-5.
直觉关注高分组-0.062低分组-0.002拓展求知0.173-0.526实验操作用心投入-0.211-0.087-0.3710.422攻克疑难-0.4330.036兴趣总分0.1010.710*
应。最后,在抓好学生成才意识教育的基础上,制定导向计划,深化培养青年学生参与科技文化教育活动[3]
。
2.2以团支部建设为立足点,将共青团工作渗透到社团、宿舍等集体目前高校的基层共青团主要以团支部的组织形式存在。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组织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形成学校团委—院团委—年级团总支—团支部的管理模式。但是,这种逐级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层团组织与基层团组织的直接对话,这对基层的团组织建设把握团工作主题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基层团组织的多样性发展。因此,我们在考虑以团支部为立足点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横向考量高校中的其他集体,如学生社团、宿舍,丰富基层团组织的形式,减少主题传递过程中的中介团组织。2.2.1将团建工作渗透到社团社团作为高校大学生丰富自我、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从理论型、学术型社团到娱乐型,服务型社团,涵盖了学生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需求。随着社团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物质投入不断增加,参与面、受众面不断加大,影响效果不断提升,其本身所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暴露。例如:有的社团组织结构松散,会员流动量大,缺乏组织纪律约束,随意性较大;有的社团缺乏骨干,成员仅凭兴趣凑集,无计划活动;有的社团内部管理较混乱,活动场所受限,缺乏长期指导老师等。因此将团建工作渗透到社团是一举两得的措施。能够实现团组织建设,社团建设的双赢局面。在社团内确立团支部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各个社团的特色元素。这样不仅丰富了共青团建设,也有利于每个团员价值的体现。
2.2.2将团建工作渗透到宿舍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场所,将团建工作渗透到宿舍更是别有一番意义。如今,宿舍思想、文化、卫生建设一直停留在“文明宿舍”的阶段。对于一个月一次,甚至是一个学期一次的“文明宿舍”评比在高校宿舍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可谓是极其有限。有些宿舍在评比当日窗明几净,评比后的第二天便“外人勿进”,更有甚者,根本不在乎“文明宿舍”的评比。一个宿舍的建设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建设,它对个人生活习惯的形成更是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因此,将团建工作渗透到宿舍,能从本质上规范宿舍,更好地展现宿舍的精神风貌。同时,宿舍的团建工作应该注重每个舍员的个性,注重舍规的贯彻落实。使每个舍员以主人翁的身份体现团员的先进性。2.3利用网路,开展共青团工作21世纪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作为宣传的高效媒介,应广泛地应用于共青团组织建设。例如,紧跟时代步伐地运用QQ、MSN、微信、微博等通讯渠道,不仅能丰富共青团工作的内容,而且能够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团员的先进性。从团支部的建立,团内部的管理,团工作的开展都可以借助网络,使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