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简介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简介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简介 篇一:《科学技术与工程》北大核心刊物征稿要求 《科学技术与工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主办: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 16 开 ISSN: 1671-1815 CN:11-4688/T 邮发代号: 2-734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科学技术与工程 创刊时间:2001 《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总览》2011 年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 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

本刊[1]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 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

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 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

适合科技工作 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

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 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 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

[2] 2001 年初创办 《科学技术工程》 至今已积近 8 年, 坚持办刊方针, 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

在读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情况下,编 辑部持续进行了发函宣传、向有关检索机构,如我国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组织单位多次介绍刊物情况和性质、已取得的成绩、办刊条 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

经多方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是: 2003 年《科学技术与工程》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认可的源期刊,所发认领 证书已在 《科学技术与工程》 的第 3 卷第 3 期上公布, 成为社会认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此外, 2008 年本刊已经和即将列入重庆西南信息研究所、中科院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信息中心的源 期刊或核心期刊,本刊已成为进入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本刊已于 2012 年入 选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1 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取得了应有 1 / 11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

根据我国现已出版的 4 000 多种自然科学为主的期刊中绝大多数是专业性很强的期刊的 现状,要求办出综合性突出的特点。

像某些期刊提出追赶《Science》、《Nature》的目标一样, 本刊的长期目标是瞄准英美等发达国家综合性名刊《 Science》、《Nature》等;国内瞄准我国 排在综合类第一位的《科学通报》和著名大学所办的自然科学版学报为目标,不受到所属单位 的业范围或地区的限制,以《科学技术与工程》所包罗的理工农医等全面的范围为特征,在我 国现有的自然科学期刊中,向办成具有此一独特的方向前进。

已初步看出这种特征在当前高新 技术迅猛发展,专业融合的趋势加速,边沿学科和交叉科学层出不穷的现代,具有特殊的竞争 优势。

改变为半月刊出版后加强了时效.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人们对信息交流的 速度有更高的要求。

继承 2003 年前的《科学技术与工程》双月刊和 2004 年月刊原有的传统, 保持了从接受投稿到发表的周期近于 4 个月的记录,这在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中,其发表 周期之短是名列前茅的。

2005 年 《科学技术与工程》 以半月刊出版后,继续保持这一先进记录, 并将在 2005 年已批准以半月刊方式出版的条件下,达到全国学术论文发表周期较短的期刊之 一。

2004 年在《科学技术与工程》上发表的论文,维持近 90%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 题和省部级科学基金与重大科研项目支持的课题。

由于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选择资助课题的严格 性, 这些论文所依托的课题绝大部分都是重点高新科技的预研项目, 刊用基金论文既保持了 《科 学技术与工程》刊物的高新科技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当前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有 许多是在要取得一定的进展后,才能入围申请国家科学基金的支持。

这恰如“鸡生蛋与蛋生鸡” 的问题。

支持这些尚未入围的创新课题,对扶植新生事物,正是学术期刊的应尽职责。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 主编:明廷华 ISSN:1671-1815 CN:11-4688/T 地址:北京学院南路 86 号 邮政编码:100081 主要栏目 科学论文 科技简报 科学学论坛 收录情况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类核心期刊)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 源期刊 CEPS 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 2 / 1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统计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协主办)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 统计期刊 主要内容 刊物及时报道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创新性结果,主要登载自然科学 基金资助课题及国家、 省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论文、 研究简报、 短讯以及自然科学各专业、 各学科国内外动态和发展前景的综述和评论。

适用对象 适合于希望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情况、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特别 是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进展的读者订阅。

可供自然科学界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 专家、高等院校师生、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

投稿要求 1 文稿要求 (1) 文稿应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 译文稿件须附上原作者的书面许可证明。

内容要有科 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说理严谨、数学推导简明;语言流畅、文字简 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2) 学术论文请按 GB7713—1987 《科学技术报告、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书写, 篇幅以版面不超过 6 000 字 (包括图表所占篇幅) 为宜。

请在稿件上注明下列几项内容: a) 作 者单位、地址、电话、E-mail 信箱和邮政编码; b) 论文题目和作者单位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c) 作者的简历,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当前从事的研究工作等项; d) 200 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8 个关键词,以及摘要和关键词相应的英文文本。

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内容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 论四要素。

若为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请提供项目号,并且注明。

2 书 写格式 (1) 要求文稿正文字号为 5 号,汉字字体为宋体,英数字体为 Times New Roman,希腊字 体为 Symbol。

(2) 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不能用“大气压”、“kg/cm2”、“卡”、“ppm”?? 等已废除的计量单位。

(3) 文中和公式中容易混淆的字符请用红字注清文种 (希文、 英文、 罗马字等) 、 大小写、 上下标及上下标字母含义,表示向量及矩阵的字母要特别注明。

(4) 文稿标题中不宜用缩略词(化学符号和公知公用者除外);摘要和正文中的缩略词在 第一次出现时都必须写出全称,后加括号附缩略词。

3 表格、插图及参考文献 (1) 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

表格的上方写表序和表名。

表名应有自明性且中文、英文表 名并列。

表注放在表底,缩 2 个字以“注:”起头排版。

(2) 插图的下方应有图序和图名。

图名应有自明性且中文、英文图名并列。

工程图、电气 3 / 11图和函数图采用 AutoCAD、Adobe Illustrator 或 Corel DRAW 软件绘制,工程图和电气图要符合 国家标准规定,函数图要标明曲线序号及其注释,坐标轴上要有标值,坐标轴外侧居中处应有 标目,注明物理量和单位;照片图要求层次分明,图像逼真;数码照片图宜具备 200 万像素以 上。

(3) 图表中文字、变量、单位和数字要标注清楚。

(4) 参考文献应尽量选用公开发表的资料, 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 以 1、 2?标识序号,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对应。

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2006 修订版试行稿》的要 求著录文后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后要并列其英文译文。

投稿方式: 联系人:赵编辑 联系 QQ:2355429502 电话:0530-312702218369132633 邮箱:sdqkzx_02@(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样刊邮寄地址) 所投稿件 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稳妥操作,百分百正刊,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 篇二:《科学技术与工程》模板-网上模板 (1) 磁感应热疗联合 125 I 籽源近距离放疗的可行性 蔡**1 李 *2*赵**3 唐**1 (名字之间空两格,无标点符号;单名与姓之间空两格;右上角按顺序标出工作单位) 123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中南大学*****,长沙 410008;北京******,北京 100102) (包括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市 邮编;多个单位和地址,每个单位右上角标出序号, 单位之间之间用“;” 分开) 摘 要磁感应热疗植入合金热籽与??植入区域内热疗对放疗的增敏作用。

(摘要应包括 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 关键词近距离放疗磁感应热疗热籽放射籽源琼脂体模(3 个以上、8 个以下关键词) 中 图法分类号 R730.58;文献标志码 A (或 B) 近年来,125I 籽??放射治疗[1— 3]。

通??外壳组成,外形总长 4.532 7~6 000 mm,圆柱型,直径 0.8 mm。

角度为 3°~5°, 增加了 10%~15%。

推导过程见参考文献[4,5]。

?? 参考文献按顺序注右上角,如文中叙述则平排。

邻近两个文献之间用“,”,三个以上文献 之间用“—”(一字)分隔。

数值和单位之间空 1 格。

表示范围的数值与单位之间不加括号。

采用千分位格式。

1 放射籽源产热功率理论计算 磁场与?? 4 / 11P?π/H2 u0g(x)xejbx (1) 式(1)中, Pu 为单位长度产热功率,kW; a 为热籽半径,mm;??其中,矩阵 A 如下。

A???12? ?34?? ??。

式中变量为斜体;上标和下标为解释性字母或数符,则为正体;矩阵、矢量、张量 为黑体斜体。

(见公式) ?? 选取交变磁场频率为 500 kHz, 得到不同磁场强度下单位长度热籽和放射籽源的产热功率 见表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