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资本运营风潮正日益兴起,资本运营的规
模不断,大兼并收购、公司重组已经成为公司扩张的主要方式。纵观世界上著名
大企业的发展历史,几乎没有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或在某种程度上的运用兼并、
收购等资本运营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搞好筹资决策、强化投资约束机制、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规范资
本市场、健全法律和政策体系等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资本运营;概念;问题;对策
资本运营是指公司把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生产要素,即所拥有的各
种资本,视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流动、收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
交易、转让、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营运,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
标的经营活动。

(一)当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资本运营理念扭曲
如果说生产经营是内部经营战略的话,那么,资本运营就是外部经营战略。
同时,资本运营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只有在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运营
才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主要指生产型企业的资本运营)。而且,首先搞好
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谈得上搞好其资本运营。从资本运营的目的看,资本运营的
目的是挖掘企业潜力,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资本运营人才缺乏,资本运营中介组织不规范。
资本运营是一种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经营活动。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
具有广泛的金融、证券、税务、财务、法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熟练
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管理手段,而且要具有企业家的市场洞察力和处理各种复杂
事务的能力和谈判能力。然而,我国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这也是我国企业资
本运营难以走向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3.对外资本运营较少
资本运营是企业将拥有的资本在全社会优化配置的过程,它没有地域和国别
限制。但是,我国到国外进行资本运营的企业数量很少,即使走出去的企业有的
资本运营也仅仅停留在融资这些相对简单的资本运营活动上,只有极少数是具有
实质性的兼并、收购等的营运活动。

(二)当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方向特点
1.资本运营向科技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科技化和网络化是新经济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正在进行的新的并购浪潮中,
科技化、网络化作为发展方向已经得到展现。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
加快,世界并购浪潮中的科技化、网络化趋势将影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我国企
业资本运营将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

2.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结合形成金融资本
随着规模扩张,我国产业资本面临巨大的资本需求压力,为加快资本流动,
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建立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联盟非常必要。

3.人力资本成为资本运营的新宠
人力资本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本,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外
资企业的进入加大了企业竞争压力,对人力资本的争夺将趋于白热化,人力资本
运营提上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在我国的资本运营,首先是人力资本运
营,而非货币资本运营,这种做法为我国的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推动了我
国企业人力资本运营。

(三)对开展国内资本运营提出有建议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显示,资本运营的
一个重要规律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各种资本、资产、资源要在一个企业内、企业
间、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国际市场,乃至全球市场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的规
律及规则,按照不同市场主体的决策进行配置、流动和集中,优良的资源总是流
向最能发挥其效能、价值的领域,否则就是低效率。

1、确立优化资本,提升价值等资本运营的理念
企业的发展壮大与经营者的素质直接相关,而关键还要看经营者是否具有先
进的前瞻性的经营理念。有许多企业经营者均深谙商品的生产与经营,注重企业
的生产、销售、采购、成本控制、客户服务、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等,恰恰缺少的是资本运营的理念。企业资本
运营不是简单地出售资产或收购企业,而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
业自愿开展和即将面临的一种经营活动。

2、依据发展战略,开展资本运营
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所必须的导向。如果没有
战略就会导致盲目地去并购或盲从于地方政府的“拉郎配”,即使有“蛇吞象”的杰
作,最终也会因徒增规模、摊子过大而失败。企业资本运营应该在不断提高其核
心产业专业化经营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盘活存量及沉淀的非经营性资产,有计
划、有步骤地开展。
3、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企业并购重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财务、法律、资产评估、
专业技术、谈判技巧等方面内容。并购双方都有各自的战略、目标、企图和关注
的重点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不同阶段将会呈现出不同的重要程度,并随着并购
事项的进展而变化。

①.充分调研、摸底是审慎性调查阶段的重点内容,是并购双方相互了解、
信任,乃至后期诚信合作的基础。

②.资产评估是合理定价的基础,这是并购双方都关注的问题。在已有的收
购案例中,有一些收购是按照账面净资产值定价的。

③.有效整合是并购成功的标志。并购成功与否,不是看谁把目标公司兼并
或收购了,而是看谁进行了有效整合,整合成功了才能称为成功的并购。在资产
重组或吸收合并中,整合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管理、技术、组织和文化
方面的完全合并,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叠加与捏合。1 + 1 > 2的重组效益关键在于
整合,然而有效整合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渗透、相互同化、相互磨合的过
程。在已有的案例中,有的企业为了减小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的难度,倡导“企
业文化先行”,即收购之前,向目标公司派驻管理人员,宣传收购方的企业文化等,
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