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方法

浅谈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方法

浅谈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方法 

口华北电力设计院张海英 口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管网管理分公司刘彦辉 

气体灭火系统是传统的四大固定式灭火系统(水、气体、泡沫、干粉)之一,应用广泛。近年来,为保护 

大气臭氧层,维护人类生态环境,国内外消防界已开发出多种气体灭火剂及气体灭火系统,在实际设计中, 

需考虑火险特点、财产价值、环境保护、经济实用等诸多因素,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消防设计方案,常常十 

分复杂。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气体灭火系统的历史、发展状况及基本分类后,结合作者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 

详细介绍一处典型电厂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案例,着重通过对一种气体灭火系统进行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进行设计.希望对工程设计有参照意义。 

■E毽殂 电厂;气体;气体灭火;灭火剂 

众所周知 在消防领域水是应用最广泛的灭火剂.但随 

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大批工业和民用建筑尤其是高层 

建筑不断涌现,加之科技的高速发展,设备对灭火剂的要求越 

来越高,对于扑灭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电器火灾以及计算机 

房、重要文物档案库、通信广播机房、微波机房等不宜用水灭 

火的火灾,气体消防作为最有效、最干净的灭火手段.日益受 

到重视。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和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GB50045-2001年版)中已 

明确规定了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由此可见,气体消防 

系统在灭火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0世纪80、90年代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馆舍内建 

成的气体消防系统 采用的灭火剂大多是哈龙1301。当时.人 

们认为哈龙1301是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火灾的最佳火焰抑制剂。 

传统的哈龙产品在我国气体消防行业的应用历史中占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但由于哈龙灭火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主要因素, 

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我国政府于 

1989及1991年分别签署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决定于2005 

年停产1211,2010年停产1301。自此哈龙产品在我国已被淘 

汰.开发和应用新型灭火剂已势在必行。 

哈龙替代技术发展的一个方面是用已有的其他灭火系统替 

代哈龙灭火系统 如采用二氧化碳、水喷雾、泡沫、干粉.易 

安龙(气溶胶)灭火系统等。这些灭火系统有的存在技术缺陷,尚 

未形成正式的技术规范和市场,如易安龙(气溶胶);有的尽 

管较为成熟,但难以解决灭火剂的污染问题,只能在那些 非 

必要场所”替代哈龙灭火系统,如传统灭火剂二氧化碳,虽然 

其应用历史较长,且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其最低设计浓度高 

于对人体的致死浓度,故在保护经常有人的场所时须慎重采 用。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开发不污染被保护对象、不破坏大气臭 

氧层、温室效应小、对人体无害的灭火剂.即 洁净气体 灭 

火剂和相应的灭火系统,这是当前发展的主流。目前.国际标 

准化组织推荐的第一代用于替代哈龙的洁净气体灭火剂共有14 

种,在工程中比较常用的灭火剂有二氧化碳(Co ).七氟丙 

烷(美国商标名称为FM200)、烟烙尽(IG一541)三种.这些 

替代品,各有千秋.下文将简单介绍这三种灭火剂的特点及适 

用范围等。 

一、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1.气体灭火剂类型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技术发展至今日,基本方案已十分成 

熟,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许多具有火灾危险的重要场所.且已应 

用多年,有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工程中比较常用的 

灭火剂大致有以下三种,详述如下。 

(1)二氧化碳(CO ) 

在正常大气温度和压力下,CO 以无色、无味的气体存 

在,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重,二氧化碳不可燃烧或者助燃.不 

能维持生命。根据其物理特性,有二种储存方式: (a)以常温 

储存于压力容器内,即高压储存(在20。C气温下.储存压力为 

5.17MPa),相应的灭火系统称为高压系统; (b)在控制的低 

温条件下将CO:储存于压力容器内.即低压储存(在一18。C时储 

存压力为2.07 MPa),相应的灭火系统称为低压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 

部应用灭火系统。灭火作用主要是相对地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含 

量,从而引起窒息作用.使火焰熄灭:其次是冷却,二氧化碳 

在释放过程中,容器中压力骤然下降,液态的二氧化碳瞬间汽 

化,汽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从而起到冷却作 ‘ j【量l 辩 勰 黪 《黼&静 l 

用。CO 灭火系统较为经济,能输送较远距离。 

但其较高的灭火浓度对人非常危险.它在没有合适通风的 

封闭空间内可以引起窒息.二氧化碳气体不含有供呼吸用的足 

够氧气.将引起眩晕.失去知觉甚至死亡,因此不宜用于有人 

活动的场所。另外.一些资料表明,在释放过程中的冷凝现象 

可能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同时释放的冷气体、冷液体或者 

使用期间喷放的一些成份可以引起人员受伤。 

(2)七氟丙烷(FM200) 

七氟丙烷(FM200)的灭火机理为:80%的灭火作用通过 

降低火焰温度和消除热量使燃烧过程无法继续.20%抑制化学 

链反应灭火 其灭火机理及灭火效率与卤代烷”13O1 相类 

似,为主动灭火.在几种替代物中是较为有效的一种。 

七氟丙烷(FM200)是毒性较低、无色、无味、无二次污 

染的气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体积浓度临界值为9%,其最 

小设计灭火浓度为7%.因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 

影响,可用于经常有人活动的场所,特别是它不破坏大气臭氧 

层,符合环保要求。由于灭火浓度较低,因而储瓶数量较少, 

占地面积也较小.而且各项指标较为合理 系统功能完善、工 

作准确可靠.长期储存不泄露。 

但其灭火系统也有自身的弱点:不能灭固体深位火灾 输 

送距离短.因为灭火剂的释放必须在十秒种之内完成 以达到 

灭火浓度 否则产生的酸性分解物对人体有害,对被保护设施 

也有腐蚀性 又由于七氟丙烷主要是采用降温灭火.所以会使 

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另外用于组合分配系统时,各防护区 

位置要求相对集中,灭火剂价格也较高。 

(5)烟烙尽(fG 541) 

烟烙尽灭火剂由52%氮、40%氩、8%二氧化碳三种气体 

组成.该三种气体都是纯自然气体.释放后又回归自然,比空 

气略重,属于惰性气体灭火剂,以气态储存.其储存压力为 

15MPa。烟烙尽的灭火机理是通过降低防护区中的氧气浓度 

(将空气正常含氧量由21%降至12.5%),使其不能维持燃烧 

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为物理反应 属被动灭火。烟烙尽是一种 

无色无味的、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产生反应的、来 

源丰富而又无腐蚀性的绿色环保型灭火剂.在灭火时不会发生 

任何化学反应,喷放后防护区内不产生雾状物.无降温现象. 

干净清洁,不污染环境.无毒、无腐蚀.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能,在高温和火焰条件下无分解产物产生,不会对被保护设备 

构成危害.也无须延迟喷放,这是其它灭火剂所不具备的特 

点。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在42.8%的灭火浓度下.人或者动 

物不会感到不适应 这是由于此时保护区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在 

4%~5%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刺激肺部呼吸.提高了人 

或动物的呼吸频率.这样可以使人或动物氧气的摄八量与在正 

常空气下氧气摄人量基本保持一致。另外.混合气体以设计浓 度和空气混合后,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这一灭火浓度.即 

使保护区没有采取特别的密封措施,系统也能在20分钟后保持 

灭火所需的浓度。另外灭火剂价格便宜,输送距离也很长 这 

对于保护相距较远的保护区十分有利 由于灭火气体可充分与 

空气混合.因此能有效防止复燃。 

但因其采用高压气态储存方式.带来了储瓶数量大.占地 

面积大,系统造价高的缺点。 

2、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 

气体灭火剂的类型及气体灭火系统型式的选择,应根据被 

保护对象的特点、重要性、环境要求并结合防护区的布置.经 

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综述,灭火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对臭氧层的耗损最小。 

(2)温室效应小。 

(3)在大气中存留期短.潜在危险小。 

(4)毒性低。 

(5)灭火浓度小.灭火剂用量少.造价低。 

五个原则具体执行时应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结合具体条 

件决定。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 保护人身 

和财产的安全。我国制订了国家级的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因此工程应用中各地方在灭火剂的选择上应(必须遵循.而且 

是否应该这是第一原则)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 

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设计采用的系统必须符合国家有 

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二、气体灭火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某电厂燃气轮机罩内的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用量计算案例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技术经济分析.进行气体灭 

火系统气体用量的计算。 

本工程要保护的对象是燃气轮机发电厂中的燃气轮机罩 

区域和FGJJ、间,早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就开始了燃气轮机的研 

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燃气轮机更有长足的发展,在航空、航 

海、铁路机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采用,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虽还 

不普遍,但是仍不失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原动机械。燃气轮机的工 

作原理是压气机的压缩空气和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使得气体温 

度升高而膨胀.从而推动后面的涡轮连续旋转.把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 

方案:根据NFPA12规定:燃气轮机罩保护时要求全淹没 

灭火.着火时,先进行一次喷放.同时在燃气轮机减速的过程 

中也要有气体喷放.要求浓度不小于30%.喷放时间不少于20 

分钟.即二次喷放 也就是说这个系统的灭火过程很长.由于 

燃气轮机是在高温下工作,而且需要长时间喷放.这种情况下 

七氟丙烷会分解,产生的酸性分解物对人体有害,对被保护设 

施也有腐蚀性 所以首先排除该系统.其次如果采用烟烙尽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