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会计实践
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与 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
会计准则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相适应。本文通过分析高
职院校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
心,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综合素质。这
些能力的培养,除了优化会计专业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
是必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要积极推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
个关键环节。根据多年的会计实践教学情况及对一些高职院校的调查
了解,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重核算、轻能力、手段落后、内
容空洞等诸多问题。
一、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方式 实际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仍以模拟为主,即在相关课程如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教学完后进行模拟实训和在学生毕业
前根据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
础,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教学形式。这些模拟实践教学仍以
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用习题式练习方式进行,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
很大。近年来,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各高职院校逐渐重视了会计
信息化的实践教学,但方式大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
局限在财务处理、工资核算、报表系统等模块上进行练习,并且往往
是一个学生从建账到报表模拟完成所有岗位工作,这显然与企业实际
应用的信息化记账与管理流程不相符合。
2.实践教学项目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熟悉关会计政策、会计处理程序和会
计方法,正确处理国家、投资者、管理者和职工个人各方面的利益关
系,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但目前大多数
会计模拟实验都采用工业企业,并且局限在会计核算上,而其他行业
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审计、税务等项目的实践目前开展的很少,
难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实训效果差
多年来,很多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企业、会计师
事务所等签定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但是由于会计资料是企事业单位
的机密资料,本单位人员未经授权也不允许接触,更别提让外来人员
翻阅甚至处理,再加上合作方收入与付出不等同等经济和其他方面的
原因,不愿或没有动力成为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基地。所以合作单位
总是敷衍了事,造成校外实训往往没有实质效果。
4.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专门的会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既
担负会计理论教学任务,又担负会计实践教学任务。由于高职院校会
计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没有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
践,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来想象。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职院校也没有真正把教师参
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
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 实践的现象。由
于他们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使得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缺少举
一反三、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对会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
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领域的深刻影响把握不够,从而严重影响实
践教学质量。
二、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思考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会计准则强
调培养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
建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营造一个模拟的职场环境,
设计模拟职业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来展开教学过程,具体内容应包括
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实践教学课程、建立校内实践教学
环境、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
1.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构建一个既合理又便于实施的会计实践教学
体系,以便于对实践教学作出统一安排。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
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
会计、税务、审计、财务管理等模拟实训,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包括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资格培训,企业在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
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多层次实践教
学体系,改变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项目单一的现状,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课程
以工作流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就是要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
教学计划、教材组织与编写、内容选取、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师资
队伍等多方面以工作流程为主线重新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实
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屏弃传统的以章节划分的组
织模式,而要根据该课程需要学生获得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技能、
职业判断能力,以工作环节划分为若干项目模块来进行组织;其次教
材组织与编写、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要以工作流程
为参照,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组织实施。
3.建立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构建基于会计工作流程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在校内建立能够
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该环境应包括:
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信息化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等,各个实验
室要配置必须的硬件、软件、材料,实验室布局要按财会部门的现实
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步入其中就有身临
其境的感觉;其次要逐步收集完备的实验资料,实验资料不能采用传
统的教材模式,要与企业加强合作,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
行实验。
4.采取措施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外实训得到落实
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除在校内实践环境中模拟实验外,还必须在
校外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到企
业进行在岗实习。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参与研究会计领域的课题、
为企业财会人员后续教育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等
多方面措施加强校企合作,逐步与企业建立起互信、互助的良性关系,
使企业相信成为实习实训基地对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结果。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允许学生到企业里进行实习实训,学生才能接触企业的实际
业务,再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
过程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5.拓展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实现手工实践与信息化实
践的对接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软件
已由核算全面转向管理,现在的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不仅包含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采购
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而且还有更高层次的功能,如财务
分析、成本管理、DSS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
软件功能变得复杂化,从知识的深度、知识面的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
拓展。因此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必须跟着上台阶,要以工
作流程为导向一方面拓展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即在原来会计
核算实践基础上增加会计信息管理实践:包括ERP各模块实践,财务
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网络财务应用实践;另一方面逐步实现手工实
践与信息化实践的对接,即在手工会计实践结束后,立即用手工数据
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这样会计信息化的实践结果可以和手工会计的
实践结果相互验证,以检验会计实践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学生也理解
了手工会计和信息化会计各自的特点,以期对会计学科有一个更为深
入的了解,达到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12).
[2]秦少卿等.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规范研究[J].会计之友,2006,
(4).
[3]孙素梅,张志平.建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