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从污染案例中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成绩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学 课程名称、代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4100000001k
年级 2013级 姓名 唐涛涛 学 号 2130160108 时间 2013 年 11 月 2日 任课教师 王燕萍 从污染案例中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论文在一些污染案例分析上,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对民生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到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对绿色经济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吸引人才的意义。在当下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保障民生的作用;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会促进社会产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精神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有推动意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增强民众保护生态多样性意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端人才的观念契合,有助于吸引人才。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物多样性、吸引人才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民生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在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观念影响下,为发展经济提高地方税收,增加政绩,引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而对环境的监管缺失导致了水土环境污染,严重地危害到了地方的粮食生产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以下是近年来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生存环境的一些案例: 上世纪一批化工企业的兴建在带来红火利润的同时,也留下了600多万吨废料铬渣,成堆存放在20多个城市的周边。铬渣中含有致癌物铬酸钙和剧毒物六价铬,这些铬渣堆大多没有防雨、防渗措施,经过几十年的雨水冲淋、渗透,正一天天地成为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的污染扩散源。而 这种被称为“城市毒瘤”的巨大铬渣堆,在河南省就有6处,总计50余万吨。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由于城西水厂原水受酚类化合物污染,盐都区、亭湖区、新区、开发区等部分地区发生断水,中断60多个小时,该市市区五分之二人口、二十万市民生活及工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调查,污染来自一家化工厂为减少处理成本,居然趁大雨天偷排化工废水,流到了盐城市的水源地,最终导致了盐城历史上罕见的水污染事件。在调查中同时发现了对污染监测和监管的缺失。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降临到江苏省无锡市,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沭阳等城市的自来水源也受到污染,高增长的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打乱了数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 2009年8月,湖南武冈县文坪镇、司马冲镇因工厂污染,导致上千儿童血铅超标,两个村庄的七百三十一名儿童接受权威血铅检测后,确认六百五十一人血铅超标,其中一百六十六人属于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由于城市及发达地区环保日趋严格,高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政府对环境公害不作为,群众被迫维权。接二连三的铅中毒事件均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敲响中国中西部污染的警钟。,中国工业污染对公众造成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显示伴随经济迅速发展而存在的严重问题。 2009年8月6日上午,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双桥村。以湘和化工厂为圆心向外500米延伸,周围田野里的庄稼渐次呈现出深黄色、黄绿色、绿色三种不同颜色,晒在水泥地上的稻谷谷壳透着黄褐色。离工厂300米开外,就是著名的浏阳河。这是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专家指出,作为世界八大污染物之一,镉污染在重金属污染中排名第二,大面积的镉污染源于一种稀有贵金属——铟的提炼,这种贵金属价格高昂,对环境的破坏性也很大。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因为室外空气污染导致120万人过早死亡,几乎占全球这类死亡总数的40%。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显示出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虽然国家在保护环境中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关键的是执行的人要有生态文明的理念,人民群众有自觉保护生态的意识。有鉴于此,国家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护人民生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要推进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的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都没办法落实到位这和我国的大众普遍还没有生态文明观念有很大关系。如限塑令,垃圾分类回收等,限塑令只是刚出来的时候影响很大,但到现在许多地方又恢复了原状,随意使用塑料袋,当然这和政府的监管,和没有很好的替代品出现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不到位,没有这个意识,只图了自己的方便,却不知道我们处于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早已和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破坏生态系统的每一个小错误都会发馈到自己身上。 我国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目前我们国家每年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废塑料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其一,影响农业发展。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其二,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其三,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的 吞食,则会导致死亡。这样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其四, 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因为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 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塑料袋在超市里购物以后回家就变成垃圾袋,使用后埋在地下要过大约200年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 塑料袋不容易分解目前尚未找到比较好的处理方式,而且使用量又如此之大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们的城市会被这些塑料袋包围,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续的。同样的案例有稀土、煤炭等,不同的是这些能源是有限的被消耗的。这些不可持续的发展都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去改变呢?除了发展科学技术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外,还需要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产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绿色经济的意义 绿色发展是一个新词,有多种解释。经合组织给出的定义是“绿色增长指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确保自然资源能持续提供人类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服务。”联合国环境署给出的定义是:“绿色经济——改善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极大地减少环境风险和资源稀缺性,具有低碳、资源节约和社会包容性的特点。”(2011)。这个定义比起经合组织对绿色增长所下的定义,增加了低碳性和社会包容性的内容。显然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其中了,这里讲的绿色经济主要是从环保产业对经济的作用方面来定义的,与可持续发展不存在重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初步预算,十大节能工程投资需求超过4000亿元,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涉及需求4000亿元以上。从长期来看,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提升竞争力,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绿色经济如火如荼;另一方面,节能环保产业存在着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我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绿色收益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不会比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以云南省的建兴乡为例,近年来,随着药剂原料市场的行情看好、各类中药材价格的不断上涨,将药材产业作为新型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的建兴乡亦获得了不小的经济收益,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每年 均可实现农民增收。发展中药材给建兴乡找到了一条增产增收路,亦给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寻觅到了破解之法。众所周知,建兴乡地处高寒山区,当地经济长期以来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农业产业化之路亦困难重重。而今,该乡因地制宜引种适宜高海拔冷凉山区栽种的中药材,并将其种植于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的地块,或者套种在核桃、油桃等经济林果中,突破了气候、地理、人文等条件的束缚,改变了传统经营的农业模式,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发展空间,盘活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推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建兴乡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除了获得经济方面的明显收益外,还实现了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中药材种植是一种增收与绿色环保并举的发展方式,不但能挣到钱,还能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建兴乡中药材发展到2万亩时,我们见山水之间绿意新添,便知其种植中药材又获得一笔巨大的绿色 “收益”。 绿色经济在发展保护了环保产业的同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长久以来我们单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我们的思维局限在增加投入增加消耗提高产出的思维模式中,缺少了对环保产业的兴趣和动力,习惯性地延续这种发展老路。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精神文化建设,有助于我们建立环保意识生态文明观念,认识绿色经济并对其产生兴趣,在生态文明观的作用下产生发展绿色经济的动力。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对绿色经济有推动意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0000种,占世界10%,居第三位。属于我国特有的高等植物共17300种。动物方面,我国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14%,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属我国特有脊椎动物667种,均居世界前列。我国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十分丰富。我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按照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种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之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但是,繁盛的背后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专家估计,我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种处于濒危境地;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的有63种,极危的有14种,灭绝的有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有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的有10种。在江西抚州,野生稻这一“比熊猫更应得到保护的物种”的面积已从原来的3~4公顷锐减至0.1公顷。在一些地区,由于农药的滥用、筑巢地的减少和人们的肆意捕杀,连麻雀这样十分常见的小家伙也一度难觅踪迹。 生态系统由各种生物构成,每一种生物都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一种生物的灭绝,往往导致20种其他生物的生存危机。每种生物都可能对人类具有重大的潜在价值,如改良物种、研制新药、仿生技术等等。但是,我国许多人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为自身利益随意破坏生物多样性,捕杀候鸟就是这样的案例。 环保部资料显示,每年9月到10月,候鸟从西伯利亚、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等地起飞,分东、中、西三路南迁。候鸟的主要栖息地是湿地,为了加强候鸟保护,我国共建立候鸟保护区420多个,面积3200多万公顷。然而,从一些地方反馈的候鸟境况来看,这三条线路似乎并不安全。东部路线主要沿我国东部海岸线推进,是“湿地水鸟”最重要的迁徙路线。近年来,由于人口和经济增长压力,大片湿地滩涂被转变成水产养殖池、工业区、休闲娱乐区等,一些依赖湿地生存的水鸟减少甚至灭绝。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一群鸟类保护志愿者发现迁徙中栖息这里的20多只东方白鹳遭遇投毒死亡。这种濒危鸟类在全球已不足2500只了,计算下来,一次投毒就使它的总数目减少了1%。中线的候鸟迁徙线路由于山脉的特殊走势,在湖南、江西等地形成了狭窄的迁徙通道,而这种情况给偷猎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人士认为,活鸟血和鲜肉可以“大补”身体,因而猎杀行为日盛。有的非法捕鸟者利用鸟类“寻光择路”特点,在山坳上燃起篝火或点亮高频电灯,准备好火枪、鸟铳、竹竿、大网等,等候鸟儿自投罗网。而有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