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碱地原土壤改良专项方案

盐碱地原土壤改良专项方案

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工程PPP项目 吹填区盐碱地原土改良

专 项 方 案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海林生态建设股份公司 2016年10月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1 第二章 土壤改良方案 ..................................... 4 第三章 栽植和养护工程 ................................... 10 第四章 工程施工标准 ..................................... 14 第五章 施工总部署 ....................................... 15 第六章 改良使用机械设备计划 ............................. 18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 19 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 ..................................... 21 1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天津海林生态建设股份公司土壤改良与植被构建技术专利证书技术标准。 1.2参照“节水型盐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方法”。 1.3《浙江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33/1068-2010。 1.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2012。 2、综合说明 2.1 工程名称: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工程PPP项目 2.2 建设单位:温州市瓯江口新区土地储备中心 2.3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海林生态建设股份公司 2.4 工程地点:瓯江口新区一期 2.5 建设面积:约260公顷 2.6主要工程内容:土方工程、给水工程、盐碱土改良工程、苗木种植工程、植物养护工程 2.7施工范围及面积汇总: 施工类型包括河道绿化、防护林、公园绿地建设,其中:河道绿化面积约175公顷,防护林带绿化面积约30公顷,公园绿地面积约为55公顷。 2

2.8 工程概况及技术难点 2.8.1 工程概况 瓯江口新区地处瓯江入海口与东海的交汇处,是温州中心城市主拓展区和温州沿海产业带核心区,也是浙江省审批的第一个产业集聚区。根据温州建设大都市的发展战略,这里将成为温州新一轮发展的主平台,建设成全国一流的生态宜居新城。 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PPP项目是在吹填淤泥超软地基上进行地基处理形成的滨海吹填土,因长期受海水浸泡,不但土壤盐度高、碱性强、氮素较为缺乏,且地下水位高、水质咸,需要认真分析,进行针对性改良。 2.8.2施工难点 2.8.2.1土壤理化性状差,改良难度大 通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测、取样调查,确认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工程PPP项目土壤为吹填土,又称为“人造土壤”,是没有经过自然成土过程和生物演替过程,尚不具备植物生存必须的水、肥、气、热条件的土壤。具有以下特点: a、土壤PH和含盐量,土壤PH 8.35,含盐量平均19.02 g/kg,高者达30.00 g/kg,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比为9.19,高者更达27.02,土壤盐分中NaCl占绝对优势,是全盐总量的60.97%; b、土壤剖面层次,因成土时间短,土层和土壤剖面的发育均不明显; c、土壤质地,本项目吹填土质地黏性砂壤土,又经过真空预压 3

处理,土壤容重1.45 -1.6g/cm-3,板结不通气、不透水,湿时泥泞干时板结,难以去除土体内盐分,施工难度大,难以进行粉碎、掺拌改良材料等; d、土壤养分,吹填土的养分含量与吹填物的质地相关,一般由砂壤质海底沉积物吹填而成的黏性砂壤质吹填土,有机质含量20.97 g/kg。(以上具体数据附检测报告) 2.8.2.2绿地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存在返盐碱风险 项目周边河水矿化度,项目周边河水矿化度为23.10 g/L,水体偏碱性(pH:7.96±0.49),因此临水区域有进一步盐渍化可能。 2.8.2.3部分河道坡度大,存安全隐患 通过现场勘查发现部分河道区域河道坡度大,边坡比1:3,河坡土壤为吹填淤泥超软地基上进行地基处理形成的滨海吹填土,未做护坡或护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该工程能按时完成,并能保证该项工程的景观效果,特制定本改良方案。 4

第二章 土壤改良方案 1、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绿地进行粗地型整理。 2、现场土壤为吹填土,土壤板结不通气,需要进行翻晒。 3、在已翻晒的土壤表层铺15cm厚的土壤结构改良调理剂 ,然后进行均匀深翻80cm,将调理剂和土壤进行均匀掺拌,见图1。

图1土壤结构改良示意图 4、在已掺拌好土壤结构改良调理剂的绿地上,设置地下排盐的主淋水沟和支淋水沟。在施工现场最外侧设置一条主淋水沟,支淋水沟垂直交叉于主淋水盲沟,每间隔5米布置一条。主、支盲沟交叉相连,沟内铺设灌有石硝的盲沟袋或成品盲管,形成地下 5

排水排盐的网络,见图2。 图2地下排水排盐网络示意图 1)主淋水盲沟:为了方便集、排水,使用机械在施工现场一侧挖一条上口宽60cm、下口宽40cm、深约120cm的梯形排水沟,沟底铺设一条直径约20cm的盲沟袋或成品盲管,袋内用石子填满。铺设完成后,在沟底用净石硝将盲沟袋覆盖,填至30cm高,然后在净石硝表层铺设一层遮阴网,防止土壤渗进淋水层,之后将剩余90cm用原土回填。主盲沟的作用是收集支盲沟汇集来的水,并将其排到河道、市政雨水井或者集水井里。 2)支淋水盲沟:在已挖好的主淋水盲沟上每间隔5m垂直交叉再挖一条上口宽60cm、下口宽40cm、深约120cm的梯形沟,与设置好的主淋水盲沟交叉相连,作法同盲沟(见图3): 6

图3淋水盲沟断面图 5、经过以上处理后,对仍存在的板结土块进行破碎并提取土样化验,根据结果掺拌酸性调理剂,用量根据化验结果而定,然后进行细地型整理。 6、为了加快天然降雨和淡水浇灌对土壤洗盐排盐的速度。在绿地表层每间隔2m打一个直径10cm的石硝孔,将净石硝(无粉尘)和20%的酸性调理剂进行均匀掺拌后填入孔内,促进排盐排水通畅,并且有效的控制土壤PH在8以下。 7、苗木种植 1)、乔、灌木栽植:首先挖树穴要求垂直开挖。树穴口与树穴底同直径。树穴直径为苗木干径的10倍以上。树穴挖好后在树穴底挖一条排水沟(内填小石硝)将树穴连接到距离最近的支淋水盲沟(见a平面示意图),然后在树穴底部铺15公分净石子,并 7

铺一层无纺布,然后回填10cm粗砂与调理剂的混合物整平。栽植苗木时居中平放在树穴内,在坑壁与土球之间的空隙处填30cm深的粗砂与调理剂的混合物,最后用树穴挖出的原土掺拌改良肥后将树穴填满,并做好挡水圈。浇足定根水后,根据乔、灌木不同做好支撑防护。 a、平面示意:

图4苗木种植工艺平面示意图 b、断面示意: ① 乔木 8

图5乔木种植工艺断面示意图 9

② 灌木 图6灌木种植工艺断面示意图 2)、地被栽植 原土已掺拌调理剂,乔、灌木种植后地表加施改良肥10cm进行深翻平整即可栽植地被植物。 10

第三章 栽植和养护工程 1、栽植工作 1.1栽植准备。栽植准备工作是施工准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工程开工后,及时成立苗木采购小组,按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落实苗源,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提前做好苗木囤积。 1.2 乔灌木栽植 1.2.1 定点放线:乔、灌木应标明中心点及穴周界限,规格严格按照图纸和相关规范执行。 1.2.2 苗木准备 1)选购苗木:根据图纸要求,严格选择苗木,要求长势一致、株型丰满、健壮无病虫害、枝叶新鲜。 2)苗木运输:苗木运输应覆盖根部,装筐苗按顺序码放整齐,苗木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轻吊轻放。 3)苗木修剪:可在挖掘前或挖掘后进行,剪口必须平滑不得劈裂,短截时留外向芽,剪口距留芽位置1cm左右,修剪2cm以上大枝,剪口涂油脂,但不得用矿物油脂。 4)断根处理与倒栽:为了提高成活率可采取提前断根处理或异地倒栽的办法。 5)栽植: (1)应配合栽植图,先栽植较大型主体树木而后配置小乔木及灌木类。 (2)植物材料应垂直埋入土中,植深以低于植穴上线5-10cm 11

为原则,不应过深过浅,更应考虑新填土日久下陷的幅度。 (3)树形好的一面迎着主要方向,栽植前先在树坑内填土呈半 圆形土堆,高度以使苗木放上后符合栽植深度为标准。填土后踏实,苗木放进树坑时使苗木根部充分舒展且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 1.2.3 浇水:栽植后,在树木四周用土筑10-15cm高水圈,新栽植树木在24小时内浇透第一遍水,三天后浇第二遍水,(先在土球上插浇的方式进行,因先让土球湿润后,如果有余留的盐碱就不会进入土球内,多余水分顺着排水系统淋走,)以后根据不同树种和天气情况而定。 1.2.4支撑:根据不同树种,采用木杆和拉绳相结合的方法。做好支撑以防倒斜。 1.3 绿篱栽植 1.3.1 定点放线:充分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采用坐标点定位法,放绿篱外缘线。 1.3.2 选购苗木:根据图纸要求,严格选择苗木,要求长势一致、株型丰满、健壮无病虫害、枝叶新鲜。 1.3.3 绿篱栽植:先按照所放出的外边缘做出水埂,并对埂内的土壤进行施肥、整平,要求土壤高度比埂外稍低一些,然后沿水埂内侧先栽一圈,要求株距适中,枝叶有少许交错即可,对内部栽植,要对每株苗木根部平整,并踩实。对于栽植后忌曝晒的苗木应及时支撑、遮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