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八大报告试题答案

十八大报告试题答案

十八大报告试题

十八大报告单项选择: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_A_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A)8

(B)9

(C)10

(D)1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_B_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全面建设

(B)全面建成

(C)全面建立

(D)基本建成

3.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_B_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A)外向型

(B)开放型

(C)外贸型

(D)对外型

4.我们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_A_、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

(A)基本理论

(B)基本制度

(C)根本宗旨

(D)基本方针

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_C_相结合的产物。

(A)世界形势

(B)党的建设

(C)时代特征

(D)改革发展

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A_。

(A)第一要义 (B)根本方法

(C)核心立场

(D)根本出发点

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B_。

(A)根本原则

(B)基本要求

(C)根本方法

(D)基本途径

8.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_D_。

(A)理论武器

(B)理论指南

(C)思想武器

(D)指导思想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B_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转型的阶段

(B)决定性阶段

(C)重要的阶段

(D)战略性阶段

10.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B_。

(A)根本要求

(B)核心立场

(C)精神实质

(D)第一要义

1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_A_。

(A)精神实质

(B)核心立场

(C)第一要义

(D)核心特色

12.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表现是_D_。 (A)工业化基本实现

(B)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C)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D)以上都是

13.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_C_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A)五次

(B)六次

(C)七次

(D)八次

14.十八大报告指出,十六大和十七大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_B_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A)现代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经济建设

(D)创新型国家建设

15.十八大报告指出,十六大和十七大这十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_B_。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16.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_D_。

(A)走改革开放之路

(B)走社会主义道路

(C)走科学发展道路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_C_,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人民当家做主地位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党的指导思想

18.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_C_基础。

(A)物质

(B)经济

(C)制度

(D)思想

19.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_B_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发展

(B)开创

(C)推进

(D)巩固

20.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_A_建设上来。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社会

21.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_C_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党的建设

(B)经济建设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

2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_A_。

(A)二十一世纪

(B)二十世纪

(C)新阶段

(D)新高潮

2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_C_新的伟大工程。

(A)经济建设 (B)制度建设

(C)党的建设

(D)改革开放

24.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_B_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坚守

(B)捍卫

(C)发展

(D)巩固

25. 下列不是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的创新是_D_。

(A)实践

(B)制度

(C)理论

(D)道路

26.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_D_。

(A)战略格局

(B)宏伟蓝图

(C)战略框架

(D)总体布局

27.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成功在新的_A_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历史起点上

(B)历史阶段上

(C)历史时期上

(D)历史方位上

28.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_A_。

(A)和谐社会

(B)福利社会

(C)小康社会

(D)法制社会

29.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_D_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A)封闭保守

(B)闭关锁国

(C)固步自封

(D)封闭僵化

30.以下不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的是_D_。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31._A_,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_D_。

(A)基本结论

(B)主要特点

(C)经验借鉴

(D)最鲜明特色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_B_。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十二五”规划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_A_。

(A)五位一体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四位一体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_D_。

(A)建立创新型国家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6.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_C_,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A)指导原则

(B)指导思想

(C)根本方向

(D)根本途径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_C_这个根本问题。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经济建设

38._A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A)发展

(B)坚持

(C)推进

(D)巩固

39.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C_。

(A)必由之路

(B)内在要求

(C)根本任务

(D)时代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