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 第24卷上半月第15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g Health Aug,2012 Vo1.24 FHM No.15
【论 著】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个性特征、家庭环境
对强迫症状的影响
高丽娟,祁富生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 目的:研究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与患者个性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莱顿强迫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 及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8O名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及健康青少年进行评定,强迫症状与个性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直线相 关分析,以直线相关分析,并以强迫问卷总分为因变量,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个性、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
果: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神经质与整齐清洁、强迫思维两个因子显著相关(P<0.O1),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与整齐清洁显著相关 (P<0.01),而父母亲的拒绝否认与患者的重复检查相关(P<0.O1)。结论:青少年强迫症的发生有不良的个性基础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强迫 症状的产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青少年强迫症;父母教养方式;个性特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2.15.007 中图分类号:R7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2)15—1809—03
Personality of young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family environment on the impac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GAO Li-juan,QI Fu—sheng (The thjr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Guangdong 52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and personality of OCD patients and parental—rearing style.Methods:We adapt control case study to test 80 OCD children and 80 health control children with Leyton Ob—
sessional Inventory(LOI;child version),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EMBU(Own Memories of Parental Rearing Experi— ences in childhood),Correlations between parental child—rearing style,personality of OCD patient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yrup—
toms were also examined with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icients,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stepwise method)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whether certain parental child—rearing patterns,personality of OCD patients predicted the presence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 dimensions.Results:Neuroticism of OCD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rder/clean and general obsessions(P<0.
01).fatherg overprotection and motherg rejeetion were correlated with order/clean(P<0.01),parents rej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t- related with checking/repeating(P<0.01).Conclusions:Adolescent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curs in a bad personality and
parenting style,for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have certain forecast. 【Key words】Adolescent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Parental child—rearing style;Personality character;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青少年是个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
冲突和精神卫生问题的高发阶段,最近国内调查显
示,青少年强迫问题尤为突出,与抑郁、焦虑一样是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许多对成
人强迫症患者研究证明强迫症与患者的人格有密切
联系,也有人研究证明强迫症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
相关,但是目前人格特征与强迫症状的联系,以及强
迫症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联系研究较少。本文对青
少年强迫症的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对强迫症状
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强迫症状产生的病理心
理机理。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青少年强迫症组均为2008年6月至
2010年6月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就
诊的患者,并符合下列条件:(1)年龄12~18岁的青
少年,汉族,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来自核心家庭
或者主干家庭,大部分时间与父母共同生活,无长期
寄养史。(3)根据DSM—IV诊断为强迫症。(4)莱
顿强迫问卷是/否得分>15或干扰总分>20。(5)
自愿参加测试。
健康对照组来自佛山市某中学的学生。入组标
准:(1)父母无精神疾病史、无严重躯体疾病。(2)
来自主干家庭或核心家庭。(3)大部分时问与父母
共同生活,无长期寄养史。
】809 2012年8月 第24卷上半月第l5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g Health Aug,2012 Vo1.24 FHM No.15
1.2工具
1.2.1莱顿强迫问卷(儿童版),是Berg等人把成
人莱顿强迫问卷改编成儿童简化版,在国外青少年
强迫性障碍患者中筛查使用,信度效度良好。1990
年由李占江、王极盛等翻译修订,共20题,包括幸运
数字、整齐清洁、检查重复和一般强迫思维4个因
子,分四级评分,经检验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
度。
1.2.2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是我国岳冬
梅等人翻译修订的中文版本,修订后问题包括父亲
教养方式6个分量表,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分量表。
1.2.3艾森克人格问卷修订版:由龚耀先修订,含
88个条目,包括P、E、N、L四个维度,每题做出是或
否的回答。据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国内被广泛
使用 受试者按照指导语独立完成,时间不超过l小
时。
1.3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
2结果
2.1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结果
显示研究组青少年与对照组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存在
显著差异,其中精神质、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外向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比较,结果显示父
母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1),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得分高
于对照组(P<0.05),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
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父亲的情感温暖、
父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因子得分差别不
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人格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各因子的比较
经t检验, :P<0.01,{:P<0.05。
2.2强迫症状与患者的个性特征及父母的养育方
式相关研究发现,患者的神经质与整齐清洁、强迫思
维两个因子显著相关(P<0.01),父亲的过度保护 和母亲的拒绝否认与整齐清洁显著相关(P<
0.01),而父母亲的拒绝否认与患者的重复检查相
关(P<0.01)。
表2 强迫症状与个性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181O 2012年8月 第24卷上半月第15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Health Aug,2012 Vo1.24 FHM No.15
2.3 以莱顿强迫问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青少年强
迫症患者个性的三个维度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子
为自变量,在a=0.05水平上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 量为28.8%;分析中父母的拒绝否认对强迫症状有
一定的影响,因此剔除首次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进
行二次回归分析,结果父母的拒绝否认进入二次回
析。结果神经质首次进入回归方程,对方程的贡献 归方程,对方程的解释度为14.4%。
表3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P<0.01, :P<0.05。
3讨论 。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
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
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具有稳定性、独特性、统合性
和功能性 J。许多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与健康人
群相比有其特有的人格基础L 3],FullanaMA等对强
迫症患者及亚临床强迫状的人群以及健康人群的人
格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强迫症及亚临床强迫组的精
神质、神经质显著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强迫症患者
的社会内向性得分均显著低于亚临床强迫组和健康
对照组 。本研究显示,青少年强迫症患者人格特
征中精神质、神经质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外向性
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青少年强迫症
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突出表现为拒绝否认和惩罚严
厉,与对照组相比,青少年强迫症患者有明显不良的
人格特质及家庭环境,为强迫症状的出现提供了基
础。Rector NA等用五大人格量表和耶鲁布朗强迫
量表对强迫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思想开放性低于顽
固的强迫观念显著正相关,行为开放性与强迫行为
的严重性显著相关 j。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与之不同,发现神经质与强迫症状中的整齐清洁、强
迫思维两因子显著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强迫症
状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有研究显示强迫洗涤的患
者父母多采用过保护和过干涉的教养方式,而重复 检查行为与父母的过分指责和拒绝有关 J。本研
究显示: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与整齐
清洁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与重复检查密切相关,可
能父母教养方式的不统一以及过分的拒绝否认,造
成孩子的矛盾心理,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事
物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因而以强迫行为的方式表
现出来。以强迫问卷总分为因变量,以青少年强迫 症患者的人格、父母教养方式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按照贡献
量的大小分别是神经质、父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拒
绝否认。说明神经质作为强迫症的易感素质,对强
迫症状的产生起首要作用,父母的拒绝否认一方面
对患者的人格产生影响,促进神经质人格的形成,另
外直接作用于子女,通过一定的心理机制而导致强
迫症状的产生。
根据研究结果提示,青少年强迫症不是单一因
素造成的,对强迫症治疗时不能只着眼于患者自身,
应该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出发,改善家庭成员不良的
互动关系,这对青少年强迫症的治疗有长期的影
响 ,对预防其他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占江.青少年强迫现象及其发展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2003,17(4):266—269.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3:426. [3] 王冬梅.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 2010,03:84—86. 【4]FullanaAM,Mataix—ColsD,Truji]lo儿,et a1.Personality char. acteristic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individuals with subclinical[J].Br J Clin Psychol,2004,43(Pt 4):387—98. [5] Rector NA,Richter MA,Bagby RM.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On symptom express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J Nerv Ment Dis,2005,193(4):231—6. [6] Alonso P,Menchon JM,Mataix—Cols D,et a1.Perceived paren. tal rearing style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relation to symptom dimension[J].Psychiatry Res,2004,127(3):267—78. [7] 陈旭先,林力.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家庭因素的研究[J].国际 精神病学杂志,2008,35(2):116—119. (收稿日期:2012—04—20)
l8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