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话轮转换理论的商务英语视听说教材编写
【摘要】从口语、听力、视频材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语篇中融入话轮转换的策略,为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提供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会话的准自然语料,保证口语输入的真实性。
【关键词】话轮转换 商务英语视听说 教材编写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可视资源的不断丰富,多媒体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商务英语视听说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听说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而好的教材对教学有良好的成效,对学习者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自从交际语言教学法开始以来,教材开发人员和教师就一直致力于使教学内容语篇尽可能地接近真实。但视听说教学语篇不同于商务信函、产品说明等书面语篇,在目前的条件下,几乎无法在自然发生的商务情境中获取完全真实的材料。即使能够获得几乎接近真实的材料,那也并非适合教学。因为高度真实的语篇常常不够完整(如犹豫、错误的开头、同时发话、打断、不清楚的语句),对于要求重点练习某个语言模式的课堂来说,也含有太多不同的语法和其他的一些特征。于是很多教材只是从声音、口音的多样性或保留背景噪音来努力提高语言的真实度。
编写的对话在国内商务英语视听说教材中是非常常见的,虽然它是专门为语言教学而写,但很少反映自然口语中的语法、语篇特征和语言的程式化的用法,而且很多设计都停留在强化语言点的语言
技能上。过去几年,一些准编写的对话在出版的教材中越来越多。这些对话有些是基于录音改编的,事先给说话人一个对话的提纲,并且要求他们使用自然语篇的一些特征。这是目前条件下最理想的解决方法,但这些对话有很大的随意性,忽视了真实的语境、文化背景及交际策略,使得在bec或外销员之类的商务英语口试中,应试者由于不掌握会话互动交际结构中的话轮转换规则,经常出现互动能力不足、长时间无互动独白或给双方带来尴尬的沉默。作为基本的言语转换机制,话轮转换系统理论主要研究说话人怎么样顺利地进行话轮转换,谁何时开始说的规则是什么,参与者如何合作将交际活动推动下去等。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商务英语视听说教材的编写中运用话轮转换规律来保证口语输入的真实性,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话轮转换交际策略的知识,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从而在参与商务活动时能够得心应手。
一、话轮与话轮转换
“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并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会话分析中,讲话的基本单位是每个说话者的“话轮(turm)”。“话轮”这个概念是sacks提出来的,edmondson w,(1981)和刘虹(2004)分别给它下了定义。简单来说,就是会话时,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会随时改变。先说话的人,一旦对方在会话中接过话轮开始说话,就成了听话者。sacks等(1974)认为,说话人在被当前说话人点名或选择的时候就开始接过话轮,或者没有人被当前
说话人直接选择继续发话的话,他们可以自己作出选择。如果这两种情况都不是,那当前说话人可以继续说。话轮转换的模式有邻近对儿(adjacency pair)、前置序列(pre-sequence)、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旁白序列(side se-quences)。在会话分析中,最基本的模式是“邻近对儿”,即一对彼此影响的话轮,它们是被优先采用的序列,但有时为了减少对对方面子(face)的破坏或进行试探性的询问等,我们会说一个非优先采用的答语,这就产生了前置、插入和旁白序列。有时听话人会发出如mmm、uhuh、yeah、sure、right等声音,表示听话人在听说话人讲,希望他/她继续讲下去,这就是“背景反馈”(backchannel responses)。吴宗杰(1994)指出:“娴熟的话轮替换即话轮转换是交际能力之一,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能。”
二、基于话轮转换理论的教材编写
商务英语视听说融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如何使准编写的材料更加接近真实,以下从口语、听力、视听材料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语篇中融入话轮转换的策略,为教学提供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会话的准自然语料。
(一)各种话轮转换模式在口语练习语篇中的运用
语言教学中用于练习口语并提供语言使用样板的模范会话的话轮转换总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呈直线性秩序进行,也就是说,在实际商务会话话轮中,不总是由会话双方一前一后、彼此互相影响的邻
近对儿(adjacency pairs)的话语构成。因为商务英语交流并不是在英语的文化语境中已经组织完好的模式。在很多教材的商务口语练习对话中,我们常常可以找到对话双方对答如流的例子。对话双方的话轮总是相互毗连、搭配,并共同构成呼应或对应的关系,这种没有经过深层次加工的材料根本不像真实会话,有些甚至是相互抄袭。于是在测试时就会发现,应试者使用的话轮都是一问一答的模式,如果找不到与始发语构成应对的应答语,就会出现沉默。如何在编写口语对话练习材料时让学习者学会在商务语境中根据自己的目的调整自己的语言和想要传达的意义,这就需要在对话过程中融人一些复杂的话轮转换模式。例如:
a:5%is too little,how about 10%?inthat ease,i’u buy
20。(q)
b:at present,the market is rising,i’msure you can sell
atthisprice。(q1)
a:but your offer is too high,it is hardforus to accept。(a1)
b:let’s take the median of the bothsides,imean8%,what
doyouthink?(a)
(刘祝明(《外经贸英语口语》)
在这组对话中,qa是一个邻近对儿,而qia。则是介于qa之间的一个插入序列,这是因为新话轮的说话人b在没有得到更多信息之
前不便作出答复或试图回避。cook将插入序列的邻近对儿结构总结为[q1(q2-a2)a1]。有时,为了减少自我价值感的破坏,还常常用“前置序列”来避免得到不合意应答的尴尬局面,反映商务交往中人们对“面子”的维护。例如:
a:mr,bush,whatdoyouhave,mmindforthis afteitloon。9
b:ihave some paper workt of inish。
a:so,you will stay in the hotel,andthis evening?
b:nothing special,i was thinking 0fwatchingtv。
a:wen,then,howabout some othe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刘祝明《外经贸英语口渤)
a想邀请b参加娱乐活动,在实施邀请这一言语行为之前,a先试探了b有没有时间或什么时候有时间,避免因拒绝而使自己面子受到威胁。在实施“邀请—接受,回绝”这个邻近对儿前,对话中先用了两个话轮来防止不合意应答的出现。此外,还可以在中心话题之中插入表示修正、疑问、补充作用的关联性较低的旁岔序列等。口语对话中应用多种话轮转换模式,可以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策略教学的效果。
(二)各种话轮转换技巧在听力语篇中的体现
听力材料的设计不同于口语练习的样本,它可以融入很多话轮转换的技巧,如话轮打断、把持、背景反馈等体现真实口语中自然的冗余信息,使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能意识到商务活动中所需要的技
能,激活他们的图式知识。如商务电话参与的双方不是面对面交流,有时当前说话人会停顿思考,这时听话人会误认为话轮结束而接话,违反话轮替换规则,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打断了对方来取得话轮。这时,在听力文本的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运用一些技巧,让说话人能够保持话轮,如运用未结束标记(如but、and、however等)或“搪塞语”(如er、well、um、you know、let mesee等)。例如:
(1)well,i can assure youi sent you a cheque the day i received
it,and what’s more,the cheque has been cleared,how can
you possibly cash a cheque and not have sentthe order?
(2)something must have gone wrong,let me check this on the
computer„er„oh dear,yes,i’m afraid there’s been a
slip-upiil our shipping department,i’m very sorry,it’s
certainly our fauk,mm„what would youlikeus to do aboutit?
(马龙海《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下册)》)
对话的加工要让学习者了解如何选择发言时机以及根据说话者的边界来判断对方是否要放弃话轮。在听力训练项目中,应让学习者掌握话轮索取、话轮把持、话轮放弃等技巧的运用。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听力材料里,一方说话人的话轮很长,用很大的篇幅持续阐述一个观点,对方只是被动地在听,如果这时能运用“背景反馈”技巧,就可以体现听说人的合作活动,表示乐意将交际活动推动下去。对于会话分析学者来说,背景反馈、接话或同时发话通常都不
会被看做是打断或粗鲁的。在听力训练过程中,交互式听力强调听者和课文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目前很多教材听力文本中话轮数量偏少,分配单一、结构不平衡及更迭过种不流畅,会让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产生对真实生活中的误解现象,造成社会语用失误,在口语输出时产生缺陷。
(三)各种话轮更迭形式和非语言现象在视频中的运用
在听说教学中添加视觉元素,摆脱了传统的脱离真实交流语境的僵化训练。可视的线索更容易激活学习者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使他们在背景知识和听力材料互动中理解意义。在视频剧本的编写中,如能体现话轮重叠、中断、打断、顺畅等更迭方式,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话轮分配的意识。比如,打断现象是一种自然的会话交际现象,在商务交往中,会话参与者出于不同利益的考虑,有时会产生试图控制和争抢话轮的意图。例如:
richard:if welower the quotas,itwill be easier for the
salespeople to reach them,somole people will get„
amy:i don’t see the point,how’s thatgoingtoincrease sales?
larry:let himfmish,
richard:well,i think the quotas arejust too high,the
salespeople don’t think theycan reachthem so„
(马龙海《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上册)》)
在这段视频中,一直坚持是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造成销售额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