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政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若干问题论文

略政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若干问题论文

略谈政论文汉藏翻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摘要] 在民族地区藏文版的党刊党报中,政论文的翻译占有很
大的比例,做好政论文的翻译工作,对准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
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汉藏翻译理
论,阐述了提高政论文翻译的若干技巧和问题。
[关键词] 政论文汉藏翻译问题研究
新闻工作是一项高尚的职业,要胜任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必
须具备多种素质和修养。
作为一名民族地区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
业务素质则是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做好记者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新
闻工作中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
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积极宣传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地方
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力武装。
身为一名民族地区的党报记者,每时每刻都同政论文和新闻稿
件频繁接触。鉴于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性和特殊性,我们只有将党
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性的文章翻译成藏文,通过报纸等新闻媒体,传
送到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普及和推广到民族地区最基层的广大人
民群众中去。
翻译好政论文,对我们正确进行思想教育,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教育、方针、政策是十分重要的。现就政论文的翻译问题结合自己
的体会做以下浅析。
政论文,顾名思义,是政治性的论文。它是进行政治斗争和政
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这种文体来宣传
和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政治问题和其
他社会问题。常见的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上的有关政治经济
形势的报告、讲话、决议、决定,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性的文件,
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政治思想方面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党和
国家领导人针对国内外的形势发表的文章、谈话等等,从广义来讲,
都属于政论文范畴。翻译这类文体,应处理好几种问题。
一、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翻译工作本身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翻译如何文体的作品都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政论文和新闻翻译,我
们之所以特别强调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这是因为:第一、从政论文和新闻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政治
性、理论性、现实性、指导性,翻译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读
者对原文精神能否理解和贯彻执行,如果翻译错了,不仅会造成读
者思想上的混乱,而且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第二、
从常见的译文错误来看,固然有些错误与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有
关,有时理解不正确,有时表达不正确,造成译文错误,但是许多
错误不完全是水平问题,而是翻译人员责任性不强,工作马虎造成
的。而且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只追求数量,不重视质量的现象,
在许多译文中屡见不鲜,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从汉藏新闻
翻译的认识来看,有些人简单地认为,翻译新闻很容易,不需要很
大的气力投入,没有多少科学的东西,好像新闻的政治术语比较多,
语言浅显易懂,没有什么难点,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见,往往导致
翻译态度上的不严肃,出现译文的错误。
二、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感情色彩
政论文由于作者的立场、观点不同,对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或
者说赞许与贬斥,都很明显。翻译时要把原文的立场、观点、阶级
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而准确表达感情色彩、与翻译人员的阶级立
场、政治观点有着很大关系。比如,我们在对汉语中感情色彩不同
的同义词的翻译过程中,就发现许多现象。汉语中有些同义词的基
本意义相同,但其包含的感情色彩却不相同。有些词表示肯定赞许
的感情,含有褒义;有些词表示否定贬义的感情,含有贬义;有些
词不含褒义,是一种中性词。褒贬明显的同义词,翻译时要在选词
上下功夫,做到该用褒义词时,要用褒义词翻译,该用贬义词时,
就用贬义词翻译,不能因为意义一样,选词不分褒贬。汉语中有些
不分褒贬义的中性词,翻译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词构词上
要有不同的处理,也就是说在藏译语言中能找出褒贬意思的同义词
时,要区别使用,以增强感情色彩。
三、译文语言要正确、严密
政论文翻译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阐述观点、讲清道
理,回答问题的,因而对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等方面比其他文体
的语言有更高的要求。翻译时要使译文忠实原文,表达出原文的语
言特色,翻译人员首先要在理解原文上下功夫,要对原文的每一个
词,每一句、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词、关键性的句子要仔细推敲,
力求理解得全面、准确,然后根据理解的意思,从译文语言中寻找
最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词和句式,把原文意思准确完整地表达出
来。语言准确严密是对原文语言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对译文语言
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极力保持风格是要把原文的风格最大限度地在
译文中保持下来。风格包括语言特色(词汇、语法结构、修辞特色、
语体特色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艺术特色的方面。译者翻译
时把原文的这些风格尽可能的保持下来,对原文风格不能任意破坏
和改变,不能以译者的风格代替原文风格。如原文是通俗易懂的,
不能译成抽象难懂的;原文是朴素的不能译成华丽的;原文是幽默
的不能译成呆板的;原文是紧凑的,不能译成松散的。
四、译文语言要朴实自然,浅显易懂
朴实自然,浅显易懂是在译文的语言形式上要做到朴实自然,
浅显易懂。朴实自然是译文在用词造句上要符合译语的语言规律、
修辞习惯和逻辑关系,切忌生搬硬套。汉译藏的译文要符合在藏文
的正字法和文法,使用接近现代藏语而又不局限于某一方言的文
件。浅显易懂是对语言形式而言,不是指内容。内容的难易是由原
文决定了的。但是译文语言是否易懂,则是通过翻译工作者的努力
能够做到的。
政论文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很注重朴实无华,浅显易
懂。政论文主要是用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帮助群众明了事理、
提高认识、自觉按文章或讲话的要求指导实践的。在我国毛泽东、
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中有许多是属于政论文,它
们的语言都很接近民众,用浅显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毛泽东同
志在《反对党八股》中讲到:“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
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
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翻译这
类文章、讲话,要求翻译人员根据原文的语言,尽可能做到译文语
言读者一看就懂,一听就很清楚。为此,翻译人员要有群众观点,
翻译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考虑到读者能否听懂看懂,切忌翻译
人员故意抛开群众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语言,去生编硬造或使用一
些古奥难懂的词语,制造文字障碍。有些政论文往往为了语言的朴
实自然,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选一些群众的口语、民
间谚语、成语典故、采用比喻、对比等方法,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
况确切表达出它的含义。
五、政治术语要统一,引文要核对原文
政论文和其他问题相比,语言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政治术语
和政策口号比较多。因为政论文是为政治服务的,在不同历史时期
因有不同的中心服务,所以文章、讲话中出现的政治术语、政治口
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就“文革”时期和现在相比,除基本词汇“国
家”、“人民”、“民主”、“自由”、 “政权”等等之外,那时在政论
文中“走资派”、“造反派”、“红卫兵”之类的相当多,使用频率很
高,而现在随着中心任务的转变,政治术语中“改革”、“多元文化”、
“生态环境”、“和谐社会”、“民生问题”、“低碳”、“金融体制”、“新
农村”、“廉政建设”、“腐败”等等又到处可见。在译文中做到这些
常用词语的统一,首先翻译人员要多看别人的译文,了解别人是怎
样翻译的,通过相互比较择优为我所用。如果在条件允许和成熟的
情况下,可以召集一定范围的翻译工作者,共同对使用频率高的政
治术语和词汇进行研究,使之统一和规范,这样既省时,有利于统
一和保证译文质量。现在有些全国性的机构,专门做这方面的工作,
把新出现的词的翻译,搜集整理一批,正式确定公布一批,让各地
统一使用。藏文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还较为滞后。
有些政论文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引文,最好先查资料有无译文,
要是有译文应该核对原文,不要随意翻译,避免翻译不准。没有译
文,自己需要翻译的,要注意把握翻译的准确性。
总之,政论文翻译,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敏锐的观察能力,
透彻的分析能力,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译文词语要准确、句子结
构要严密、感情色彩要适当、政治术语和政策口号要统一、译文语
言要朴实自然、浅显易懂。
参考文献:
[1]郑和平,英译汉使用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1.
[2]周季文,傅同和,藏汉互译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3]贺文宣,藏汉互译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