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度写范文[提高氮肥有效利用率七法]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模板

小度写范文[提高氮肥有效利用率七法]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模板

[提高氮肥有效利用率七法]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
当前,我国氮肥的有效利用率普遍较低,如何减少氮
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广大农民朋友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将提高氮肥有效利用
率的7个方法。 1.实施混施与深施,强化水分管理 大量田间试验表明,与表施相比,
将氮肥混施于土壤耕层中,或施于土表以下几厘米深处,能减少氮素损失。将氮肥制成几毫
米或1厘米左右大小的粒肥进行深施,其效果更佳。水稻田间试验表明,粒肥深施达到与粉
肥表施同样的产量水平,而氮肥用量可减少约1/3。然而,在降雨量高、土壤质地轻、可能
发生淋溶损失的地区,要慎重采用深施。混施和深施都有减少氨挥发和反硝化损失的作用。
适宜的水分管理,也能达到提高氮肥增产效果的目的。例如,稻田上施用基肥多采用有水层
时混施,这种混施的效果很差,大部分氮素仍留在田面水中,混入土中的氮素只有一小部分。
采用无水层时混施氮肥之后再灌水的办法,可将较多氮素混入土中,从而减少氮素损失。另
外,表施氮肥后灌水,让水把肥料带入土层中,也是减少氮素损失的措施之一。 2.选用
缓效(长效)肥料 缓效肥料是将粒状氮肥表面包裹一层薄膜,使其可溶性氮逐渐释放出
来,供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减少氮素损失和生物固定。 施用缓效肥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氮损失,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施用对象主要是经济作物。 3.选择最佳施肥时期 根据
作物需氮特点选定施肥时期才能使作物高产,否则会使谷类作物的秸秆含氮量高,空秕率高,
产量不高。 对生长期较长的作物,除施用基肥外,还应根据作物的需氮特点追施一至数次
氮肥,以满足作物的需求而获得高产。 4.因土壤质地施用 土壤的质地和有机质含量
都对氮肥施用有影响。一般认为,砂质土有机质矿化快,保肥性差,宜少量多次施用;而粘
质土有机质矿化较慢,施入的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微生物所固定,保肥性能强;壤质土
供肥保肥性能优良,可根据植物的生长时期决定施肥方法。 5.因作物种类施用 不同
的植物对氮肥的需求量和种类均不同。如叶菜类、茶树、桑树等以收获叶的作物需氮量大,
以铵态氮为宜;茎皮类、纤维类植物如麻类、杜仲、黄檗等以氯化铵为宜;花卉、果树往往
以硝态氮肥较宜;同种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氮量也不同,春夏季的需氮量达52%以上,果实
膨大期则需求量下降。因此,氮肥应适时早施,尤其在果实成熟期切勿施用氮肥,以防止贪
青迟熟。 6.使用脲酶抑制剂 使用脲酶抑制剂抑制脲酶对尿素的水解,从而使尿素能
扩散移动到较深的土层中,从而减少旱地表层土壤中或稻田面水中铵态及氨态氮总浓度,以
减少氨挥发损失。目前研究较多的脲酶抑制剂有O-苯基磷酰二胺,N -丁基硫代磷酰 三胺
和氢醌。 7.使用硝化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硝化菌使铵态氮向硝态氮转
化,从而减少氮素的反硝化损失。 摘自《中国化肥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