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蒙古族民间舞蹈------硬腕动作 说课稿
白云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容是大学,由徐文霞、娟主编的《舞蹈基础教程》现在我将对本课的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作如下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幼儿师统编教材《舞蹈基础教程》当中的中国民间舞部分,这一部分的容有汉族的东北秧歌、花灯、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等,民间舞作为各族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创造的优秀文化,世代生息、演进、融合而流传至今,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兄弟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与热爱。而蒙古硬腕动作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动作的灵活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对音乐的表现力,同事了解到硬腕动作在蒙古舞中浓缩了力量与豪爽的气质,是蒙古族风格完美体现的重要元素。
二、说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幼教专业必修的主干科目——舞蹈,也在这样的一 . . . .
. . . . . 个环境背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幼教专业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人才,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做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中职学生,虽然成绩不理想,习惯不好,双基薄弱,但渴望被认可,渴望展示自己。我校幼儿师专业学生,虽入学时间不长,初次接触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但喜欢舞蹈,有表演欲望,希望被关注,渴望被老师同学认可。但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舞姿美感是有差异的,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将舞蹈的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蒙古族民间舞蹈基本风格特点。
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及民族气质的特点。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以下容:
结合以往学过的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来学习蒙古族手位、脚位,并能用规定的手位、脚位创编三个以上舞姿造型。
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动作。能在自己设计的舞姿上做硬腕动作练习。
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组合。
使其具备较强的动作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编意识。 . . . .
. . . . .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学习蒙古族民间舞,培养和提高以下情感:
培养学生以优带差,取长补短、积极乐学的学习态度。
通过民间舞的学习,培养树立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气质。
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学习掌握蒙古族硬腕动作和硬腕组合。对于硬腕动作主要是舞蹈律动的体会和掌握,而组合要求有舞蹈节奏、风格特点在连贯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在不同造型上做硬腕动作是本课的难点。蒙古族硬腕练习中手和臂的动作关系以及腕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学生掌握的难点,要求学生动作时发力点一定要准确才能正确完成动作,硬腕动作注意由腕部带动手掌有弹性的提压,突出顿挫感。
五、说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所授民族舞蹈风格氛围,对静态动作采取教师演示图片、示讲解、学生观摩学习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时,采用分组练习、展示示、鼓励典型的教学方法,对于动态动作则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展示所授容动作的标准示和动作连接,使学生每学新知识都能先感知舞蹈的轮廓,形成正确的动作印象。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教学容 . . . .
. . . . .
导
入
新
课
1.提出引导性问题
问题
1.听到的这首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
2.你们知道它描写的是那个民族吗?
3.你们对这个民族了解又有多少呢?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与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这个名族
设计思路
学生根据自己心里储存的信息和从音乐中感受到的对蒙古族民族的理解,初步树立对蒙古族的印象,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更让这个民族的一些显著特征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这样经过学生参与的课堂导入会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兴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为下面学习蒙古族舞蹈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师生活动 教学容
. . . .
. . . . .
讲
解
新
课
第
一
部
分
师 草原如此辽阔、美丽,蒙古族艺术文化如此丰富多彩,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优美的蒙古族舞蹈吧。
一、给学生示讲解基本手形。
二、讲解基本手位、脚位。
延伸容:
1.基本手形:五指自然向前平伸,大拇指与四指距离分开。
2.基本手位:
叉腰位.胯前位 . 斜下位
平开手.斜上手.胸前手
3.基本脚位:
小八字位.大八字位.点步位
靠步位.弓步位.大掖步位
4.舞姿创编:
将以上六个手位和六个脚位
分别组合成不同的舞姿造型。
示动作如图:(踏步位与平开手
的配合舞姿)
设计
思路
蒙古族中的手位与脚位基本雷同于中国古典舞中的个别手位和脚位,通过结合以往学过的古典舞手位、脚位,使学生能迅速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和脚位,并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创编简单的舞姿,为本课的重点不同造型上的硬腕动作做好铺垫。
. . . .
. . . . . 四、硬腕练习
出示图片以胯前位为例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观摩学习掌握后,再举一反三的说明其它手位上的硬腕动作并播放硬腕短句视频。
学生 观摩学习,练习巩固。
延伸容:让学生通过观看硬腕短句,启发引导学生将自己创编的舞姿做硬腕动作并连接。
学生分组设计、对比交流
重难点突破:为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讲解动作要领之后,一方面通过视频短句提示学生动作,另一方面是采取分组设计、相互观摩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定几个学生自己创编的舞姿上做硬腕动作练习,并将动作连接。经过练习后对比交流,教师选出典型进行课堂展示,点评动作完成情况,肯定设计成果,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巩固不同舞姿上硬腕动作。
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动作由易到难,从单一动作到上下肢动作协调,从静态造型到动态动作,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设计。学生自己设计舞姿,并在自己设计的舞姿上练习硬腕动作,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对重难点动作反复练习的枯燥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硬腕动作。基础动作的巩固是学习《硬腕组合》的前提。
. . . .
. . . . .
讲
解
新
课
第二部分
师生活动 教学容
五、蒙古族舞蹈----《硬腕组合》
学生学生观看完录像后,跟随老师讲解示,观摩学习组合 。
学生观摩学习后,老师再次播放《硬腕组合》视频。以便加深学生对组合的印象。
1.播放《硬腕组合》视频
2.分段讲解,强调主题动作。
3、学生观摩学习
设计思路 《硬腕组合》是硬腕动作的延伸与巩固,是对本节课重难点动作的一个提高。
在学生自己设计舞姿并能巩固硬腕动作的基础上,将单纯舞姿上的硬腕动作编成组合形式,配有蒙古族民歌音乐伴奏,形成连贯式的训练模式。
在这一部分中,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舞蹈轮廓和动作印象,然后再进行讲解,强调主题动作,并说明反复次数,在前面基础动作巩固后,再进行动作串联对学生无论是从动作掌握的角度还是从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提高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