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作物RainFedCrops 2007,27(3):252~254
文章编号:1003-4803(2007)03-0252-03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于淑程,任 广
(沈阳市水利局,辽宁沈阳 110011)
摘要:针对辽宁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经验,通过分析水资源特有的自然属
性和辽宁省水资源管理发展的历程,阐述了适合辽宁省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即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辽
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管理;城乡;水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B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一切
社会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水资源的保障。21世纪,
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将是水资源
的分配问题。因此,必须从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工农
业生产协调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城乡水资源的管理问
题。所谓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即是对涉水事务实施统一
管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实行
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其核心是水行政主
管部门代表国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进行统一管理,根本目
的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1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 水资源管理状况
111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特点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
之一,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水资源贫
乏。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63亿m3,人均占有水
资源量860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列全国第
21位。二是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全省最枯年与
最丰年比值一般为2~4倍,东部地区的鸭绿江流域为4
~6倍,而西部地区和沿海诸河为7~20倍。在年内分配
上,汛期水资源量所占比重大,为全年的70%~80%,其
他季节仅为20%~30%。三是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东部
地区鸭绿江流域水资源最为丰富,占全省的25%,人均占
有量4035m3;西部地区渤海西岸诸河、西辽河、青龙河流
域水资源量最少,占全省的14%,人均占有量506m3;南
部地区辽东沿海诸河流域水资源量占全省的23%,人均
占有量1062m3;中部地区辽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量占全
省的38%,人均占有量642m3。四是与人口、土地资源、
经济发展组合极不平衡。目前,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为40%,其中,中部地区人口、耕地均超过全省的一半以
上,国民经济总产值占全省的70%以上,而水资源量仅占
全省的38%;东部地区鸭绿江流域人口、耕地不足全省的8%,水资源量却占全省的25%;辽西沿海诸河流域和辽
东沿海诸河流域开发程度分别为37%、22%,这两个流域
除大凌河、小凌河、碧流河、大洋河外,均属源短流急的独
流入海河流,不易开发。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不仅十分
严峻,而且长期以来,在开发利用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
是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供水工程老化失修和管理不善,
在工农业和城镇生活取、供、用水过程中,跑、冒、滴、漏现
象普遍存在。据初步调查,全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为
40%,城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0%,工业万元产值取
水量平均高达130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二是地
表水体污染严重。全省每年排放废污水量为28亿m3左
右,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据监测,辽河、浑
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小凌河、六股河的大部分河段为4
~5类水质,有的超过5类。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水污
染有从城市向农村扩大、由中下游向上游蔓延的趋势。三
是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由于历史原因,辽宁省部分
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等一
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全省已形成地下水超采区16个,
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锦州、营口、辽阳、葫芦岛等
七个市。地下水超采和海水入侵面积达2100km2,其中,
地下水超采面积1500km2,超采量达4亿m3;大连、营口、
锦州、葫芦岛等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由20世纪80年
代初的50km2发展到90年代的766km2,导致一些水源
工程报废或效率降低,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
成较大的损失。
11112 水资源管理现状
辽宁省的水资源管理起步于70年代末期,经过了三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1978年至“七五”末期,开始对
工农业和部分城市取用水实行申请审批管理,完成了第一
次水资源评价及相应的各项水资源规划等基础工作,并自
1988年开始征收水资源费。第二阶段取水许可制度得到
3收稿日期:2007-04-28
作者简介:于淑程(1974-),女,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并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工作于沈阳市水利局。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3期 于淑程等: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面实施。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放取水许可证工作,初步建
立了以取水许可管理为标志的水资源权属统一管理体制,
这一阶段也可称作权属统一管理阶段。第三阶段“九五”
以来,取水许可管理进一步深入开展,基本实现了对水资
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实施全过程动态调控,水资源管理进
入动态管理阶段。第三阶段,全省形成了以水资源权属管
理与开发利用管理、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为中心的水
资源管理体系,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目
前,全社会水的商品意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了明
显提高。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水和水问题;取用水单位和
个人的节水意识明显提高,珍惜水、节约水的良好社会风
尚逐渐形成,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
和管理必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加
强水资源统一管理,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
氛围。
11113 水务改革情况
在国内外水务改革的影响下,1997年以来辽宁省借
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首先在桓仁县进行了试点,对城乡水
务一体化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朝
阳、本溪2个地级市,桓仁、北票等8各县(市)实现了城乡
水务一体化管理。
开展水务改革试点的地方一方面理顺了水资源管理
体制,实现了所有水事活动统一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另一方面,城市供水保证率、供水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2000年,在辽宁省遭受建国以来特大干旱的情况
下,试点市(县)统筹城乡水资源。优化调度有效地缓解
了城乡用水紧张的局面。比如,朝阳市在今年遭受特大春
旱的情况下,通过调度新建的阎王鼻子水库合理补充市区
地下水资源,缓解了朝阳市城市供水紧张的矛盾。北票市
在水务改革前,县城自来水受供水水源不足和管网老化等
因素的影响,每到春节前后,一些远、高、漏地区的居民就
时常无水可用,致使居民年年上访或向市政府打电话,但
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2000年实施水务改革
后,水务局全面考虑,及时新建城镇供水水源,同时对城市
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大大加强,今年
春节期间未发现供水达不到的地区。桓仁县1997年实施
水务改革以来,对县城的供水和农业用水统筹兼顾,强化
水源工程建设和城区供水管网的改造,使县城供水杜绝了
“夏天喝浑水(洪水污染了水源),冬天无水喝”的局面。
兴城市1998年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后,合理开发利
用有限的水资源,对城区及周边地区的供水管网进行改
造,不断扩大供水范围,使城镇自来水的供水企业不断壮
大,供水保证率不断提高。
112 存在问题
辽宁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
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辽宁省的水资源严重不
足,加之管理起步较晚,初期水资源的无序开发,造成局部
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不能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就全省的水资源管理而言,其主要症结:一是
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行其是,难以实施水资
源优化配置和综合治理;二是与水有关的部门单位的趋利
行为愈演愈烈,有利的事抢着管,无利的事都不管。存在
的主要问题基本可以概括为:体制不顺,模式不新;法规不
全,缺乏保障;投入太少,技术落后,而且关键性的基础性
工作严重欠缺。主要表现在:
11211 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虽然省政府在本次机构改革中进一步明确,水行政主
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水资源,但一些体制问题还没有彻底
理顺,如水资源费未实现统一征收,节水管理还处在各自
为政、条块分割的状态;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其上下游、左
右岸、干支流的协调及水量调度、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等
问题,往往因部门、地区之间利害关系和意见不一致,经常
扯皮挚肘并发生纠纷。按自然规律和供水常规要求,水质
与水量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应有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
理。但在向江河等水体排污一系列有关水质保护治理问
题上,环保、建设、市政等部门各行其是,致使排污与水质
保护、治理脱节,使水质保护治理难度愈来愈大,如辽河中
下游因水质恶化,水体已基本丧失使用功能。地下水与地
表水同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具有相互补给的特性,按自
然规律和水量调节常规要求,应有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设立
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但在地下水取用水、水资源费征收等
方面,地矿、建设、市政、水利等部门互不沟通,以致于局部
地区的地下水超采日趋严重,超采漏斗不断扩大,引发一
系列的地质灾害。
11212 法律法规不健全
有些法规和规章不符合国务院和省政府机构改革的
基本原则,已不适应当前及今后管理的需要,如《辽宁省水
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辽宁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
细则》等。有些管理工作还没有立法,如在节水方面等。
11213 管理手段落后,技术不先进
目前辽宁省在水量水质监测等基础数据的采集与传
输、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方面还处在手工操作和人
为决策的水平,这与水资源管理科学、快捷不相适应,亟待
改进和创新。
11214 管理经费不足
目前,辽宁省水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来源于征收的水资
源费。由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偏低及使用不合理,省本级
的管理经费不足,致使水资源评价、规划等全省性的工作
难以实施。受水资源费征收额少的影响,全省有近三分之
一的县级水资源管理机构经费没有保障,有时人员开支都
有困难,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总之,种种问题的症结
都在于水资源管理体制不理顺,相关法规体系不健全,水
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资源的职能不到位,多头管理导
致分散管理,难以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治理,更难
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35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