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1年第3期(总第83期)
2000—201 0国内外图书馆电子书服务
研究及实践
郝 群陈超群徐琳
(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200433)
摘要通过对2000—2010国内外图书馆学界发表的有关电子书的研究论文、召开的会议以及电子书
阅读器外借实践的搜集、整理、分析,对十年来图书馆电子书研究和服务进行回顾和综述,并据此剖析其未来
发展方向和理念。认为:电子书的出现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图书馆需要变革传
统工作模式;未来电子阅读器终端市场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电子书阅读器外借的借阅细则还不够完善;今后
几年研究热点将是“移动阅读”,现阶段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应是探究如何达成电子书和纸本书服务模式的适
当平衡。
关键词 电子书 电子书阅读器数字图书馆综述
随着十年来电子书出版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
加、电子书阅读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电子书服务已
经成为越来越多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一部分,也促使
图书馆认真考虑和了解各类电子书的特性以及读者
的偏好和使用情况,研究和探索采用新型的工作模
式,将电子书的管理、利用和服务融入到图书馆的常
态工作中。《中国图书商报》显示,中国市场的电子
书销售额2007年至2009年以30—40%/年的速度
持续增长;电子书用户2009年达到8300万人;2009
年12月27日,亚马逊公司宣布,其电子书的销量首
次超过实体书;2008年11月21日,NetLibrary公布
了针对英国所做的关于电子馆藏的调查结果:即便
是当前财政吃紧,四分之三的学术图书馆和一半的
公共图书馆打算在2009年增加其电子书馆藏。
本文试图通过对2000—2010国内外图书馆学
界发表的有关电子书的研究论文、召开的会议以及
电子书外借实践的搜集、整理、分析:对十年来图书
馆电子书研究和服务提供一个较全面的回顾和综
述,并据此剖析其未来发展方向和理念。
1国内研究和实践
1.1论文
我们选择“电子书”和“电子图书”两个关键词, 在CNKI数据库中键人,同时在“刊名”中分别选择
图书馆学情报学的l8家核心期刊、l9家普通期刊
以及若干内部期刊,结果如图所示:核心期刊发表的
论文共115篇,普通期刊和内部期刊发表的论文约
94篇。
以核心期刊为例,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1总论电子书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对图书馆的
影响与挑战
文献1 探讨了E—Book的定义,版权和技术
问题以及市场展望。文献2_2 简要介绍了电子图书
的发展史,指出电子图书在馆藏和阅读、读者及馆员
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对图书馆有重要影响,图书馆人
应当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文献3 在回顾电子书
的历史、澄清电子书的概念之后,介绍了其内容、技
术模式、发行和商业模式等关键因素,认为“电子书
对图书馆模式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持续的”。
1.1.2电子书保存、编目、元数据、检索、内容格式
检查以及与OPAC的整合研究
文献4 认为电子图书具有“非人工直读性”、
‘ 易于传播”、“成本低廉”、“内容的多态性”四个特
点,保存问题就尤为重要。文献5 以ISBD(ER)、
AACR2相关规则为依据,结合对电子图书的范围、
一
】7一 特点的分析,对电子图书编目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文献6 阐述了电子图书与OPAC系统整合的必要
性和具体操作。
1.1.3大型电子书系统和服务平台比较研究
文献7 对三个有代表性的西文电子图书系统 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文献8 。 对超星数字图书
馆、knovel等中外8个电子图书系统的概况、内容、
检索界面、导航功能、订购模式和整合功能进行了比
较分析。文献9 对国内外12个常用电子图书服
务平台检索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2000-2010国内主要 匿q l罐学情掇掌刊物麓表豹有关“电子书 论文统计
2O
l5
lO 霾
l 豳 l圉 ■核心 ■非核心
l。 豳 ● 圉
O 200O 2001 20O2 2OO3 2004 2005 2o0{ ) 2o07 2∞8 2009 2010 l_核心 2 l5 19 l5 9 l1 9 3 12 . .1 9
l・非核心 2 f 8 5 l7 9 l3 lO 1l 6 6
1.1.4电子书阅读器及外借研究
文献10 指出2009年电子书阅读器行业在经
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还是取得了骄人的市场成绩;目
前电子书在图书馆的应用还存在技术上和业务上两 个层面的问题。文献11 Elll列举了电子书阅读器的
优缺点。文献12_1 重点介绍了国内阅读器的发展
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献13 通过对中美两
国12所图书馆开展电子书阅读器借阅服务情况的
了解,对其借阅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1.1.5 电子书访问量、流通、馆际互借以及服务模
式研究 文献14 “ 介绍了EBL(Ebook Library)的概况
及服务模式,提出了电子书馆际互借的设想。文献 l5_】 选取中外四所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馆网站访问
电子图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1.6电子书数字权限和版权管理 文献16 l 认为电子书阅读器和数字权利管理
(DRM)技术的结合将有效地解决数字化信息阅读
障碍及其版权保护问题,并构建了数字图书馆电子 书服务的理论模式。文献17_】 从系统结构、工作流
程、安全机制等方面对3种典型电子图书数字权限
管理系统进行比较研究。
1.1.7电子书资源评价、宣传与推介 文献18_】 着重于探讨电子书在推广时的实务
作法,特别要有创意、持续和耐心的付出。文献
一18— 19_1 对电子图书软件、硬件、内容、质量、建设、利用
和相关技术等进行评价。
1.1.8电子书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和变革
文献20 分析对传统阅读的影响,进而提出 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电子阅读需求。文献21 指
出电子阅读器可分为基于LCD技术、电子纸技术、
液晶技术等电子阅读器。文献22 分析了E—
book的阅读特征。文献23_2 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
图书馆用户对电子图书的有用和易用的认知情况。
1.1.9电子书采购和馆藏建立 文献24 文章从目标定位、组织架构、电子图
书选择与剔除标准等角度,剖析了美国加州州立大
学图书馆电子图书采购项目。文献25 以13种国
内外电子图书数据库为例,对电子图书销售策略进
行梳理。文献26 探讨了中文电子图书采购招标
评价指标。文献27_2”论及东南大学图书馆实施馆
藏中文图书电子化的计划,包括现有馆藏、新订图书
以及纯电子图书订购三个方面。文献28 参考并
归纳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图书馆联盟在
电子图书采购方面的有益经验。
1.1.10网络免费在线电子书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
图书馆自己制作电子书
文献29 从免费电子图书的类型和特点人手,
分析了其来源,介绍了如何去收集免费电子图书。
文献30 论述了图书馆自行制作电子图书的选书 策略和选书对象。 1.2会议 1.2.1 “中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截至2010年,方正阿帕比已连续举办了八届,
为中国数字图书馆产业思维碰撞和新知集纳的权威
平台。2007年湖南会议上,代表们认为图书馆是电
子图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2010年杭州会议推出
的“中华数字书苑平台”支持手持阅读器下载,适用
产品几乎涵盖所有主流阅读器产品,现场还展示了
书苑在iPad、汉王等电子阅读器上的应用。
1.2.2“图书馆与出版社电子书研讨会”
2006年9月,方正阿帕比邀约43家出版社负责
人和图书馆馆长们就如何改变电子书供不应求局面
的话题进行了探讨。会上发布了《专业类电子书与
纸书销售相关性调研结果》。
1.21 3“图书馆2.0与社会阅读”研究会议
2009年6月在苏州举行。会上发布了《电子书
阅读器的发展与影响》、《上海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
器介绍》、(2009电子时代阅读调查》等有关报告。
1.2.4“亚洲华人图书馆之电子书资源学术研讨
会”和“亚洲区图书馆电子书前瞻研讨会” [341
均由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主办,前者于2010
年1月召开,约110位来自全台大专图书馆界的专
家与相关科系教师和图书馆馆长等参加。后者于 2010年7月召开。会议报告了台湾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Republic of China)“技职校院技术研
发中心专业书籍以电子书方式购置计划”实施情况,
已投入2184万元,以联盟方式购人约5000册电子
书。
1.2.5“从全球角度看电子书的挑战与发展研讨
会’’
2006年9月,香港大学为庆祝该馆拥有100万 册电子书而召开,邀请多位专家,分享各地图书馆发
展电子书馆藏的经验。清华同方、ebrary等电子书
生产商发布了他们的现况报告。
1.2.6“大学图书馆电子书采购和使用的新范例:
趋势、挑战和机会”_]刮
2008年6月,香港城市大学和中文大学图书馆
联合举办,在中大召开。探讨“电子资源学术图书馆
联网”计划(ERALL),是由香港联校图书馆馆长咨
询委员会(JULAC)的八位大学成员合作筹划,致力
共同购买电子书,共建共享电子书联网。超过160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员、学者、电子书供应商及
出版社参与会议,发表了l8篇报告。
1.3 电子书阅读器外借实践
1.3.1上海图书馆
2009年2月27日,上海图书馆招募了100名手
持式电子图书阅读器试用读者。目前已有汉王、福
昕、易博士、文房、辞海等阅读器可供体验。
1.3.2国家图书馆
2008年9月推出,提供的电子书型号为易博士
M218B共80台,可利用Wi—Fi无线上网,并有专门
的EPOST资讯频道,可下载数字版报纸。
1.3.3北大图书馆 2009年4月,北大借助汉王电纸书向在校学生
提供数字移动阅读外借服务,首批50套,尺寸比普 通32开图书略小,优惠价1980元/套,借期1个月。
1.3.4广州图书馆 J .
2010年5月推出,可阅读报纸、电子图书、热门
期刊、漫画等多种资源类型,需缴纳押金1500元,借
期1个月。
1.3.5国家科学图书馆
2010年10月推出,阅读器为10台国产汉王,预
装书目,借期为10天。
1.4国内研究与实践总结 ①十年来国内图书馆界对“电子书”进行了持
续不断的跟踪研究,发表论文超过200篇,是比较热
点的话题;从发表频率看,2000年核心和非核心期
刊各发表2篇论文后,2001、2002、2003年核心期刊
发表率达到高峰,分别为15、19、l5篇,2004年非核
心期刊发文达到高峰,为l7篇,随后研究热情有所
降低,2007年核心论文只发表了3篇,2008年开始
有回升,近三年发表论文数量平稳。②对电子书进
行介绍性论述,以及总论对图书馆的影响和挑战的 论文数量最多;其次是有关电子书采购、制作、评估、
验收、使用宣传、版权管理、馆藏建立、编目等涉及图
书馆实际业务的论文;2010年更加关注电子书阅读
器的发展,发表论文3篇。③有关“电子书”的会议
由2003年始,单从图书馆工作角度看,香港和台湾
地区会议规模更大,大陆地区迄今为止还没有召开
过由图书馆界召集的专门性研讨会。④电子书阅读
器借阅服务由2008年底开始,短短两年发展势头强
劲,公共图书馆走在前列,受到了国内电子书阅读器
厂商的关注。
2国外研究和实践
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