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科教学·化学 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小学化学教育的骨干教师。

基本规格如下:

(一)热爱教育职业和化学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二)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化学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化学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高的学科研究能力。

(三)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 招生对象

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的中小学教师。未获取学士学位者,需具有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推荐。

(二) 入学考试

1、考试方式

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考。

2.考试科目:

外语、教育学、心理学、高等化学基础、政治理论。

三、学习年限与教学方式

学习年限为三至四年。

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主要是撰写学位论文(含调查研究与实验)。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1、学位公共课程(18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 学时 学分 授课学期 考试方式 备注 一 二 三 020001 英语 152 3 √ 闭卷

020002 政治理论 60 3 √ 闭卷

020003 教育学原理 54 3 √ 闭卷

020004 教育心理学 54 3 √ 闭卷

02000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4 3 √ 闭卷

020006 教育技术学 54 3 √ 闭卷

2、专业必修课程(至少12学分)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 学时 学分 授课学期 考试

方式 备注 一 二 三

120601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80 4 论文

120602 现代化学与中学化学 54 3 论文

120603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54 3 论文

120604 科学学习与化学教学心理研究 54 3 论文

120605 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 54 3 论文 实验

3、选修课程(至少4学分)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 学时 学分 授课学期 考试

方式 备注 一 二 三

220001 计算机基础 60 3 √ 考试

220002 INTERNET及其应用 60 3 √ 考试

220003 论文写作综合辅导 18 1 √ 开卷

220601 高等无机化学 60 3 √ 考试

220602 教育统计与化学教学评价 40 2 √ 考试

220603 文献研究与专业外语 40 2 √ 翻译

220604 现代化学进展 54 3 √ 论文

220605 中外教育史 54 3 √ 考试

220606 高等有机化学 60 3 √ 考试

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

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内容应紧密联系本学科中学教学的实际,并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与概括。论文要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论文的格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论文必须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日期以前全部完成,并打印成册,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申请答辩。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方向的专家。论文答辩会应当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论文答辩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六、课程简介

120601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Study on Chemic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heory)

本课设有理论基础和专题研究两大模块。理论模块主要包括:对理科教育和化学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的教学论流派和课程论流派介绍。可以按照人物线索或时间线索组织。专题模块主要包括:有关理科教育目的和化学课程目标的理论研究;有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的理论研究;有关化学课程和教材的国际比较研究;有关理科教学模式及其策略的理论简介;有关化学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进展介绍。

主要参考书目:

刘知新等.《化学教学系统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刘知新等.《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刘知新等.《化学教育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何少华等.《化学课程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钟启泉主编.《国外现代教学论流派丛书》,陕西教育出版社,1992。

梁慧姝等.《化学实验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丛立新.《课程论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0602 现代化学与中学化学(Modern Chemistry in Basic Education)

本课以专题构架,主要包括: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与生命、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肖超渤、胡运华.,《高分子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戴数桂主编.《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叶大均.《能源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日本高分子学会高分子实验学编委会主编.李福绵译,《功能高分子》,科学出版社,1983。

王明星.《大气化学》,气象出版社,1999。

王连生.《环境化学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王荣国等主编.《复合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殷景华等主编.《功能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丁耐克.《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植被、性质、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中国化学会主编.《21世纪化学进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20603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Reform and Practice of Chemical

Instruction in Secondary School)(又名: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Chemistry)

本课要求学员运用前面所学课程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题研究、案例讨论和教学设计等多种学习方式亲身对当前科学教育和化学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例如,科学素养与理科教育目的、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STS教育、科学建构与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科学教学中开展学生活动表现评价的改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等)进行参与式学习和研讨。形成和建立现代、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提高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能力。并为其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刘知新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各种科学教育和化学教育的期刊。相关的研究生学位论文。

120604 科学学习与化学教学心理研究(The Basic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Science)

本课设有科学学习理论简介、理科学习的学习动机研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机制和有效策略、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迁移与化学问题解决、探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专题内容,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与科学学习的实际密切结合,并针对化学学习的一些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专门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张大钧.《教学心理学》,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D.P.奥苏贝尔著.佘星南等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皮连生等.《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王磊等.《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北京:海南出版社,2001。

M.Shawn 等著,王磊等译.《学习科学的心理学》,北京:海南出版社,2000。

120605 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Design and Research of Chemical Experiment

for Secondary School)

本课设有三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有关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及其教学的基本理论;对现有的常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优化;创意设计新型的生活问题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观摩、学习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

主要参考书目:

刘知新主编.《基础化学实验大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各种科学教育和化学教育的期刊。相关的研究生学位论文。

220601高等无机化学(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高等无机化学是为化学系硕士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之一。课程内容涉及配位化学;无机立体化学;有机金属化合物;配位催化;原子簇化合物;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等。力图反映现代无机化学的重大进展和重要成就,并注意及时补充无机化学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成就。教学方式采取课堂讲授,文献调研,专题报告和小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参考书目:

威尔金森、科顿,《高等无机化学》。

金斗满、朱文祥,《配位化学研究方法》。

220602教育统计与化学教学评价(Educational Statistics & Evaluation of

Chemical Instruction )

本门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是教育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二是如何利用教育统计软件处理化学教学研究的数据资料;第三是化学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简介。

参考书目:

张厚璨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朱嘉泰等,《教育统计与化学教学评价》,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刘知新、王建成,《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20603 文献研究与专业外语(Literature Study & Special Foreign Language)

本门课主要以查阅国内外有关科学教育和化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为主,要求翻译两万字以上的外文文献,并做综述汇报。

220604 现代化学进展(Modern Chemistry Development)

本门课由一系列专家讲座组成,内容不固定。

220606高等有机化学(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高等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和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高等有机化学以有机结构理论为基础,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规律。它是一门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立体化学、结构化学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支学科。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构象和构象分析,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振论,张力,有机反应中的溶剂化效应,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芳香性和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极性加成和消除反应,分子轨道守恒原理,周环反应等。

主要参考书目:

俞凌羽中,《基础理论有机化学(上、下册)》。

唐恢同,《有机化合物的光谱鉴定》。

七、主要参考书目与期刊目录

序号 书目及期刊名称 作者或出版社 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