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锡常镇第二次调研生物试题

苏锡常镇第二次调研生物试题

苏锡常镇202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生 物 第Ⅰ卷(选择题 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均不同 B. 不同细胞器膜上可能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C. 不同种类的多肽均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 不同空间结构的多肽可由相同氨基酸序列折叠而成 2.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某外界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外界溶液是具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B. 在A~D时间段内液泡的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从C时起外界溶液中的溶质开始进入细胞 D. 在C~D时间段内无水分子运输出细胞 3. 下列有关豌豆适合作为经典遗传实验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做杂交实验时无需套袋 B. 具有在世代间稳定遗传且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 花冠较大,便于人工摘除雄蕊和授粉 D. 结实率高、种子数量多,便于统计学分 4. 已知血渍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质等。某研发中心在研制加酶洗衣粉的过程中,检测不同浓度的脂肪酶溶液对血渍中脂质类物质的去污效果,结果如右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排除温度对实验的影响,需保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适宜 B. 脂肪酶能通过降低活化能和为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选用酶浓度为250 mg·100 mL-1的脂肪酶溶液可节约生产成本 D. 洗涤沾染血渍的棉织物时,添加适量纤维素酶可提高去污效果 5. 右图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多种血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说明造血干细胞能够表现出全能性 B. 过程①②中核膜、核仁和中心体会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C. 细胞d、e、f、g中的核DNA相同,RNA完全不同 D. 过程③产生的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 6. 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适宜浓度葡萄糖的基本培养液中,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40 h后,提取、分离、烘干并测得酵母菌的生物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应将培养瓶与葡萄糖培养液等进行灭菌处理 B. 酵母菌生物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增殖和代谢 C. 本实验需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进行活性检测 D. 建立酵母菌数量增长模型,可用血细胞计数板 7. 现代研究认为“一个基因产生一种酶(蛋白质)”的假说是不完全正确的。下列有关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有些基因的产物不是多肽,而是RNA B. 很多基因携带着产生多肽的信息,而多肽不都是酶 C. 一个基因通常只合成一种多肽链,而一个酶可由多条多肽链组成 D. 一个基因的两条链可携带不同的信息合成不同的多肽,而不是一种酶 8. 研究发现,原核细胞内RNA聚合酶起始结合的不同DNA序列中,均含有一段六个

碱基对TATAATATATTA 构成的短序列,该序列不编码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短序列中可能含有起始密码子 B. 一个DNA分子中通常含有一个该短序列 C. 含该短序列的DNA片段更易于解旋 D. 该短序列中碱基对的替换不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9. 下列有关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可使有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加 B. 自然选择中隐性性状个体往往更易被淘汰 C. 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实现的 D. 同一区域不同物种间生殖隔离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无关 10.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若甲组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的大肠杆菌由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获得 B. 甲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含3H、35S C. 乙组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含14C、32P D. 由甲、乙两组实验可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1. 下图为马(2N=64)和驴(2N=62)交配形成的受精卵卵裂过程中相应物质变化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D段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 B. D~E段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致 C. K~L段细胞内的总DNA数为63个 D. A~B段与G~J段细胞内均未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2.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处的组织液成分有差异 B. 内环境中某些种类的激素能进入组织细胞内 C. 肌肉注射的药物直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有关组织细胞 D. 人体从30 ℃进入0 ℃环境中时产热量和散热量均会增加 13. 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该反射弧中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B. 刺激③能引起①发生反应的现象属于反射 C. 刺激⑤通常会引起①和②产生不同的反应 D. 神经递质受体的特异性及分布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 14.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响丹顶鹤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内生物的种间关系 B. 保护区内物种呈镶嵌式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 C. 严格有效的保护使该生态系统维持稳定而不发生群落演替 D. 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15. 下图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处理某种植物不同插条后的生根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条件下嫩枝插条更易生根是因为体内含有的NAA较多 B. 整个实验过程都需将插条培养在相应浓度的NAA溶液中 C. NAA促进丛生芽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50~200 mg·L-1之间 D. NAA对壮苗的生根效果能体现其作用的两重性 1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每个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均最少 B. 若为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其物质和能量的总量均不会变化 C. 处于相同生态位的物种越多越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信息往往双向传递 17. 研究人员探究不同冷冻处理方法对囊胚分割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方法 分割成功率/% 半胚存活率/% 1 冷冻后分割 76.4 66.5 2 分割后冷冻 76.5 57.6 A. 分割时,必须将内细胞团和透明带均等分割 B. 胚胎冷冻后分割,更有利于提高分割成功率 C. 半胚移植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组织联系 D. 同一胚胎分割获得的不同个体性状都是相同的 18. 下列有关家庭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酒制作时,葡萄汁可以不灭菌不接种 B. 醋酸发酵前,必须先将葡萄汁进行酒精发酵 C. 腐乳制作中,毛坯堆积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杂菌污染 D. 家庭制作的果酒、果醋、腐乳因所含成分较复杂,需谨慎食用 19. 果汁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具有致畸性的展青霉素。研究表明,酵母菌对展青霉素有吸附作用。下图为利用固定化失活酵母菌去除展青霉素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须将干酵母活化培养扩增后再进行灭活 B. 利用固定化活酵母更利于去除展青霉素且保持果汁品质 C. 在果汁中添加固定化失活酵母的适宜剂量是16.7 g·L-1 D. 在果汁中直接添加失活酵母,会因不易分离而难以去除展青霉素 20. 下列有关利用不同材料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鸡血细胞液中,加入0.14 mol·L-1的NaCl溶液有利于瓦解细胞膜 B. 洋葱鳞片叶碎片中,加入沐浴液和食盐后研磨有利于去除细胞壁 C. 鱼白(精巢)提取的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有利于去除蛋白质 D. 菜花提取的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有利于溶解DN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生产者而言,同化量是其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等 B. 对消费者而言,同化量是其从上一营养级中摄入的能量 C. 对分解者而言,同化量是其从细胞外吸收的能量 D. 对营养级而言,相邻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利用率一般为10%~20% 22. 右图为某生物膜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在生物膜上通常呈不对称分布 B. 承担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的受体主要是④ C. 同种生物不同组织细胞膜成分中的①会有差异 D. 生物膜中分子的运动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23. 利用一定浓度的乙基甲磺酸浸泡处理油菜种子。乙基甲磺酸能使鸟嘌呤变成O6烷基鸟嘌呤,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乙基甲磺酸也能使胸腺嘧啶变成O4烷基胸腺嘧啶,而与鸟嘌呤配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O6烷基鸟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B. 处理后的油菜种子发育成的植株细胞内可能会产生新型蛋白质 C. 处理后的油菜种子发育成的植株性状会发生显著变化 D. 乙基甲磺酸处理萌发种子比处理成熟植株的诱变效果更好 24. 小鼠的某种上皮细胞与某种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细胞周期基本相同,但上皮细胞在培养时,呈现扁平不规则多角形,且黏附在培养瓶内壁上;而该淋巴细胞则常常悬浮在培养液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合成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通常不添加天然成分 B. 培养基内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可以形成无病毒的培养环境 C. 培养消化道上皮细胞更易观察判断细胞是否具有接触抑制现象 D. 相同次数分瓶培养所获得的两者细胞数目完全相同 25. 将总状毛霉、米根霉及两者等量混合接种于豆腐白坯,测定腐乳发酵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其中P1时豆腐呈白坯,P2时豆腐呈毛坯,P3表示加盐8天后,R1~R9表示密封腌制后第10天至第90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等量的菌种 B. 食盐会抑制蛋白酶活性导致可溶性蛋白下降 C. 霉菌菌丝生长旺盛时伴随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 D. 在后期发酵过程中有关蛋白酶活性会持续升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65分) 三、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 (8分)光呼吸是放氧光合生物在光下吸收氧气消耗有机物并放出CO2的代谢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