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幼儿感恩教育之我见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内
容,当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已在全国人民心中唱响之时,感恩教育又
一次被世人所重视。 新的《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 (试行 )规定,
要培 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 爱集体、爱国家、爱祖国;让
他们知 恩、感恩 ,富有爱心 , 从小爱父母 ,爱祖国, 关爱他人 ,长大成
人以后回报 父母、社会和祖国 ,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知恩才
能感恩 , 要有 爱心。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 , 当涌泉相报的思
想 , 这种思想塑造 了多少代人的灵魂 , 造就了一批批像孟子、岳飞精
忠报国的仁人志士。 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 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也随之被金钱化了。 成年人的“金钱化”关系 , 潜移默化地影响到
了孩子,加之现在的孩子 养尊处优、惟我独尊,认为父母,包括其他
人对自己好都是应该的, 有时甚至他们感受不到别人的关爱,而当看
到别人的“痛”时,他们 却是那么的熟视无睹,漠不关心。许多孩子
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 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
只知被爱,不知责任。试 问一个连自己父母、亲人都不爱的人,怎么
会去爱别人,爱社会呢?
一、感恩缺失的原因
1
、幼儿“学业”繁重,无暇顾及感恩 现在不少家长,在对孩子
的培养上,只片面的重视孩子的智力开 发,刚上幼儿园,就忙着帮孩
子学习英语、识字,而忽视忽视对孩子 进行品德教育,根本就没有想
到要在孩子的心田留下一丝空隙,让感 恩之心驻扎。
2
、家长不知感恩,榜样缺失
2 / 6
不少家长自身缺乏感恩之心,因工作繁忙,在家,在外,不管别
人为他做什么,很少说谢谢,稍不顺心就牢骚满腹。殊不知父母的表
现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孩子不懂感恩 ,受父母养育之恩而不知回报
在所难免了。
3
、幼儿教师缺乏教育意识 在幼儿园课程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
育的内容很少,再加上幼儿 教师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因此
也就自然而然地教少对幼儿 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二、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
、学会感恩,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容易受到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幼儿 道德品质培养方面,更要谨注
错,慎习俗,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需 要成人全面、即使的引导。幼
儿感恩意识的获得同样不是一个自发的 过程, 5—6 岁是儿童道德品
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儿童自我中 心思维占强势地位的时期,
儿童难以从其他人的角度思考和理解问 题。这就需要成人一方面抓住
关键期及时教育,以增强感恩教育的效 果;另一方面,在儿童心性未
定之前实施感恩教育,防止不良影响的 侵入,可以保证幼儿的健康发
展。如果不注重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 幼儿就有可能受到利己主义思
想的影响,表现出自私自立的性格特 点,并延续到其成人以后,从而
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
2
、学会感恩,有利于保证感恩教育的效果 人格心理学认为,人
在 6 岁以前就已经奠定了其人格基础,后期 的教育与塑造只能在这个
基础上起作用。感恩意识的获得也不是一一 蹴而就的,如果一个人幼
年时没有种下善的种子,几乎不可能要求他 成年后成为一个乐于助
人、施恩图报的人。目前,在对感恩教育的研 究中,研究者已基本达
3 / 6
成了共识,即实施要从幼儿抓起。幼儿阶段的 感恩教育是后期感恩教
育的基础。
3
、学会感恩教育,有利于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 当前我国儿
童多为独生子女,很容易成为家庭三代的核心,养成 叫横蛮任的性
格。一些孩子甚至学会了用各种手段来要挟自己的家 人,以满足自己
的需求。这不仅导致幼儿之间频繁发生冲突,幼儿与 家长之间也是有
对抗产生。当前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自杀事件层 出不穷,社会中
也不断出现对儿童自私自利的责难。人们在寻找这些 社会问题的原因
时,往往会指责教育的缺席,其中儿童期教育的不足 尤为突显。我认
为,感恩教育不失为一种解决策略。如果我们从儿童 期就注重培养幼
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无论对儿童还是对整个社 会,都会有利
的。
三、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1
、成人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做好感恩的榜样 幼儿正处于
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难免表现出小气、霸道 等现象,家长要
了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 恩相悖的行为,
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里;同时又要善于抓住 儿童日常生活中
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其 次,要让幼儿学
会感恩,成人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幼儿能 从老师日常生活
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 恩。成人要尊敬长
辈,孝顺父母,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道谢,给孩 子树立一个好榜
样。当儿童帮助了成人时,成人要及时感谢幼儿的施 恩行为,使其体
会到施恩的快乐。
2
、利用故事、事例,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平时多给幼儿讲一些
4 / 6
感人的爱的故事,让其受到熏陶、感染,能 学会同情,知道要关爱身
边的人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脍炙人 口、广为流传的安徒生童
话中的故事《拇指姑娘》,故事中的拇指姑 娘,看到一只燕子被冻死
在地上,非常难过,因为燕子曾在整个夏天 对她唱着美妙的歌,对她
喃喃地讲着话。为了感恩,她给死去的燕子 用草编成一张宽大的、美
丽的毯子,让它能在这寒冷的长眠中获得一 点温暖。“再会吧!在夏
天,当所有的树儿都变绿的时候,当阳光温 暖地照着我们的时候,你
唱出美丽的歌声 ------------------------ 我要感谢你!”这是拇
指姑娘对死去的燕子深厚的感恩之情。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告诉我
们一个道理:对美好的事物和曾有益于我们的人要心存感激!
3
、通过专门性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感恩教育的目
的是让幼儿了解“恩”、体会“恩”,记住所 受之“恩”,并将
“恩”施于需要之人,也就是通过专门性的活动对 幼儿进行感恩教
育。比如可以开展有关“感恩”的主题单元教育活 动:在综合活动
《妈妈的生日》中,让孩子记住妈妈的生日,体会妈 妈生育、养育自
己的不易。具体做法是:在日历上圈上这些日子,让 孩子在体会为自
己妈妈过生日的幸福的同时,也在家人的生日时能画 一幅画、做一个
手工、做一些感恩卡片等送给家人,或者是唱上一首 感恩的歌曲,或
者是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语。又如,《妈妈生病了,怎 么办》中
讨论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家长也可以适时“生病”或表示
“很累”,请孩子端杯茶,或帮忙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让孩子学会
关心。
4
、利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教育幼儿感恩可采用
移情法。幼儿年龄小,在他们眼里,世界上 的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
5 / 6
有思想、有情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幼 儿、正确运用移情方法,
让幼儿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控 制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
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如幼儿在撕书时就 对他说:“你把椅子的撞
倒了,没有扶起来,他多伤心啊。”幼儿在 捏小鸡的羽毛时就说:
“小鸡哭了,你在捏它,它就不和你做朋友 了。”用这样的方法比训
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得多,并有助于培 养幼儿的爱心。还可采用
实践法。即让幼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如 教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感
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 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
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 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
常感动的事情。
5
、利用饲养动植物,激发幼儿的感恩之情 在家中或幼儿园里,
养一些小动物、植物,让孩子去喂养,种 植。如饲养一些比较便于管
理的小鸡、小兔子、小金鱼等,请孩子做 这些动物的“家长”,时刻
去关心、呵护这些小动物。
6
、教育孩子要播撒爱。
电视上有一段“孩子见妈妈给奶奶洗脚后自己端着一盆水说‘妈
妈,我给你洗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公益广告,作为父
母,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感恩、学会同情、学会
关爱,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爱的传递者!
感恩教育虽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渗透式的人伦教育,但并不规定
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上,成人要有意识地从感恩教育出发,注重儿
童的爱心、责任心的养成,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儿童的民族自尊心与
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儿童健康奠定深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