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浅析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爱情观文章摘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当代武侠宗师金庸对其十五部武侠小说的形象概括。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因是其中情节上唯一具有联系的三部小说,故又将其称为“射雕三部曲”。
本文将以“射雕三部曲”为蓝本谈论《射雕》“不悔情真不悔痴”,《神雕》“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倚天》“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三种截然不同的爱情模式,并针对这三种爱情观探讨当下社会的情感诉求。
关键词:射雕三部曲爱情模式情感诉求
爱情是触动人心的,相信每一段爱情故事都是刻骨铭心,让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它包含两人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的一个过程。
此外,生命中,总有人不断地相遇或离开。
虽然爱的世界里也曾有过伤害,但这世界上,总有坚贞与深重的爱情存在。
有许多人在一生中觅得真爱,也有些人一直在追寻中,一次又一次地错过。
虽然在爱情世界里有人曾受过伤害,但天上比翼,地上连理,总有些东西是地久天长,海枯石烂的。
有一种感情像山一样执著,像海一样深沉,那就是爱情。
爱情是金庸小说故事的根,若没有爱情,金庸小说就失去原有的面貌。
不悔情真不悔痴
青梅竹马或者一见钟情,然后白头到老是金庸先生最钟情的爱情模式,在此模式下,《射雕英雄传》应运而生,郭靖和黄蓉作为这种爱情模式的典范也历来为世人津津乐道。
《射雕英雄传》是作者最富
有青春气息的作品,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也充溢着青春的热情和温柔,甜蜜与欢畅,同生共死的誓言和来日诸多的忧惧,有迷惘、伤痛、误解,却从没有刻苦铭心的伤害,更没有贪婪和欲望的污染。
郭靖与黄蓉的爱情,就像每个人的梦中的初恋,让少年人向往,让中年人伤痛,让老年人回忆。
这种朴质、健康又极为明亮的色调在金庸的其他人物身上也是不复存在的。
“郭靖和黄蓉初次见面时,相处非常投缘(郭靖)本来口齿笨拙,不善言辞,通常总是给别人问到,才不得不答上几句……可是这时竟说得滔滔不绝,把自己诸般蠢事,竟一古脑儿的说了出来。
"首次见面已甚为投缘,交谈欢愉。
由此可看出爱情已在他们心中萌芽。
后来黄蓉恢复女装约郭靖在湖上见面,郭靖表现出对黄蓉的关怀备至,黄蓉也甚是感动,并说,“我穿这样的衣服,谁都会对我好,那有什么稀罕?我做小叫化的时候你对我好,那才是真好。
”后来,郭靖的师父江南七怪反对两人交往,郭靖直接以“用不着说,我不能没有她,蓉儿也不能没有我。
我们两个心里都知道的”回绝师父。
从中我们就可看出他们心有灵犀一点,两人的默契十足,双方要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
三毛曾评价两人“至拙配至巧,竟也天成。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是人格相互吸引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种情建立在超越外表的心灵基础之上,道出了爱的真谛。
另一方面,郭靖和黄蓉这一对典型模范夫妇也体现出男女平等的价值追求,即在承认男女性别差异的前提下,遵循男女合作,男女协调,男女和谐发展的理念,追求两性的自由和谐发展,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见钟情式的靖蓉之恋作为爱情的模版历来为世人所称赞,与之相比,《神雕侠侣》里的杨过与小龙女则是日久生情。
《神雕侠侣》是在《射雕英雄传》铺垫之下所形成的一部经典武侠爱情著作,小说讲述了杨过和他师父小龙女之间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两人的相恋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故事随着他们的四次离别在大起大落之间回环往复,怨生恨爱别离的情景在小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句充满凄凉和悲情的话语,道出人世间最难以解释的情感,一句简单的话语也贯穿小说始末,过儿与龙儿的爱情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超越世俗人伦的畸形之恋。
五年的古墓生活让杨过与师傅彼此依靠,此时的他们只是彼此排遣孤寂无聊的工具,与其说这种关系是爱情,我们毋宁将其定义为超越师徒关系的亲情。
两人的爱真正意义上生根发芽则是逃出古墓后的四次离别与重逢。
在追寻的过程中,明白了彼此的心,至此情根深种。
此外,小说中也描写了四大痴女,程英和陆无双为他负尽青春,抛尽韶华;郭襄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公孙绿萼把一生停驻在他那一刹的目光里。
读完全篇,我们不禁为杨过与小龙女的虐恋情深唏嘘不已,也不禁为其他女性致以最深切的同情。
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是真诚纯洁的。
他们爱的热烈,爱的深重。
在他们的眼中就只有彼此,天地万物都消融在他们炙热的目光里,他们背叛了纲常伦理,他们勇敢的发出“我要姑姑做我的师父又做我的妻子”宣言向传统社会宣战,几千年来束缚国人一代又一代的道德观变
得不堪一击。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与前两部相比,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倚天屠龙记》包含的爱情故事则更为复杂。
这里不仅有张无忌与周芷若的青梅竹马,还包含了英雄救美,才子佳人等各种典范式的爱情套路,男男女女在爱情里沉醉,着迷,也在爱情里成长,前进!在这部小说里,金庸打破了传统的侠气冲云天的男主形象塑造,展现在我们眼前更多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立体性格。
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
他没有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气概,也没有杨过冲脱世俗的放浪形骸。
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
杨过在小说里边无论是面对私人情欲还是家国家民都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郭靖遵守道义原则,在一些小事上与黄蓉互补相得益彰;而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
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至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决不犹疑。
张无忌的爱情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位姑娘更加多一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在这四个女子中,他无从选择,只能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伤一个,不到最后关头,他也无法给出自己完整而唯一的爱。
最终,他放弃了江湖河山,把幸福给了赵敏,把牵挂给了小昭,把漂泊给了蛛儿,把遗憾给了芷若……
不比《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与黄蓉细水长流的爱,也不比《神雕侠侣》里杨过与小龙女轰轰烈烈的爱,《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与赵敏的爱是喜笑冤家的爱,也更与当下社会的爱相类似。
在这里,男女主人公都抛去了外在形象的光辉,积极的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论是灿若玫瑰的赵敏,还是秀比芝兰的芷若,更有清雅妩媚的蛛儿和柔美如玉的小昭,她们都积极的为自己的爱情争取着,努力着。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婚姻是爱情的归宿。
一个人在结婚前可以遇到多个情侣,但一个人却只有一个妻子。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提倡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美的。
然而在封建男权社会,三妻四妾是男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但在金庸的爱情婚姻观中,他更多的是赞同一夫一妻制。
在那个自由开放、接近现代社会气息的江湖世界,虽然金庸为了最终实现一夫一妻制惹得很多美丽女子伤心凄凉,但在他的爱情世界里,更多的是强调用情专一。
爱情面前人人平等、爱情是自由的、爱情的本色是纯洁干净的,不允许附加任何其他的条件,爱情的本质是有别于欲望和性的,是欲望和性的升华,是无私的,婚姻是爱情的归宿。
金庸小说是一门反映生活、改造生活、提高生活、展示生活的艺术形式。
尽管其中有着大量的虚构和夸张,但是小说所要表达的精神却是来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金庸在其射雕三部曲中展示出来的爱情是现代爱情的一个缩影,反映了现代人在爱情问题上的观点,对于残留在现代社会中的腐朽落后的传统封建思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让现代人阅读作品的同时接受其爱情的洗礼,指引我们追寻正确的爱
情。
参考文献:
金庸:《射雕英雄传》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金庸:《神雕侠侣》时代文艺传社1984年
金庸:《倚天屠龙记》三联书店1994年
孔庆东:《孔东庆品读金庸侠语》长江文艺出版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