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废液处理方法

有机废液处理方法

有机废液之处理

* 废液的定义、起源

* 废液的初步分类

-有机废液、无机废液、污泥及固体类

-A〜H的区分

* 废液的处理

-处理、管理、注意事项、安全措施

-举例说明

* 相关实事概要

* 法律条文的规定

by陈柏晔、林秋雯

废液的定义

△缘由:1、对周围小区居民的承诺。

2、对社会各界及学生起示范作用。

3、解决实际产生的环保问题。

△废液的定义:所谓废液,顾名思义一般定义为不需(unwanted)或无用

(useless)之物质。广义而言称为液态废弃物;狭义而言,多指产生具有毒性、危险性,其浓度或数量足以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之废弃物,废液一般分为放射性、毒性、腐蚀性(pH<2.0或>12.5)、易燃性及爆炸性等。现象定义:被丢弃之物质。

△废液的起源: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医疗机构所产生的废弃溶剂。

△ 其它实验室废液的单位:

农学院-1、农园系 2、森林系 3、热农所 4、水产养殖系 5、畜产系 6、

植保系7、兽医系 8、动物医院 9、木材工业系 10、食品系。

工学院-1、野保系 2、环工系 3、机械系 4、水保系 5、化工系。

理学院-1、化学所 2、化学系 3、生物系

实验室废液暂行分类标准

A、有机废液类

﹙1﹚油脂类: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产生的废弃油﹙脂﹚,例如:灯油、轻油、松节油、油漆、杂酚油、锭子油、绝缘油

﹙脂﹚﹙不含多氯联苯﹚、润滑油、重油、切削油、冷却油及动植物油﹙脂﹚等。

﹙2﹚含卤素类有机溶剂类: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废弃溶剂,该溶剂含有脂肪族卤素类化合物,如氯仿、氯代甲烷、二氯甲烷、四氯碳、甲基碘等;或含芳香族卤素类化合物,如氯苯、苯甲氯等。

﹙3﹚不含卤素类有机溶剂类: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废弃溶剂,该溶剂不含脂肪族卤素类化合物或芳香族卤素类化合物。

B、无机废液类

﹙1﹚含重金属废液: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废液,该废液含有任一类之重金属﹙如铁、钴、铜、锰、镉、铅、镓、铬、钛、锗、锡、铝、镁、镍、锌、银等﹚。

﹙2﹚含氰废液: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废液,该废液含有游离氰废液﹙需保存在pH10.5以上﹚者或含有氰化合物或氰错化合物。

﹙3﹚含汞废液: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废液含有汞。

﹙4﹚含氟废液: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废液,该废液含有氟酸或氟化合物者。

﹙5﹚酸碱性废液: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废液,该废液含有酸或碱。

﹙6﹚含六价铬废液: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废液,该废液含有六价铬化合物。

C、污泥及固体类

﹙1﹚可燃感染性废污:由学校实验室或医学院﹙不含营利性的教学医院﹚于研究、检验过程中所产生具可燃的感染性之废污,如:废检体、废标本、人体或动物残肢、器官或组织、废透析用具、废血液或血液制品等。

﹙2﹚不可燃感染性废污:由学校实验室或医学院﹙不含营利性的教学医院﹚于研究、检验过程中所产生具不可燃的感染性之废污,例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器械,及玻璃材质之注射器、培养皿、试管、试玻片等。

﹙3﹚有机污泥: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有机性污泥,例如油泥、酦酵废污等。

﹙4﹚无机污泥:由学校实验室或实习工厂所产生的有机性污泥,例如混凝土实验室或材料实验室之沈砂池污泥、雨水下水道管渠或人孔污泥、钻孔污泥等。

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区分表

区 分 种 类 成 分 摘 要

A 一般含有重金属的废水 铛、铍、锑、镍、铅、镧、钯、钼、铬、铁、钡、钛、钨、银、锰、镉、铜、砷、铋、硅、锡、钴等重金属 1、含有金属元素及金属化合物的混合废水。

2、实验室中分析使用过的高浓度金属和其它化合物废液。

3、含有多量有机物及铜离子整合生成物或是其金属化合物物质,须先分解处理。

B 氰系废水 氰化物、氰错化合物 1、不可与酸性废水混合,以免产生 HCN(剧毒)废水如具酸性须立即咸化。

2、黄血盐、赤血盐等难分解之错盐,可预先分解为氰化物,再来氧化分解。

3、难溶解性的错盐,则以沉淀去除之。

4、废水中若含重金属于氰去除后纳入 A种废水处理之。

C 六价铬废水 六价铬化合物 六价铬化合物 D 含水银废水 无机水银、有机水银化合物 1、不包含金属水银。

2、有机水银须先经次氯酸钠化分解成无机水银,再行硫化沉淀。

3、硫化物沉淀法的处理对象仅限于无机水银化合物。

E 酸、碱、盐类废水 硫酸、硝酸、盐酸、磷酸、等。

苛性钠、碳酸盐、氨类等。

氯化盐、硝酸盐等无机盐类 1、原则上酸、碱、盐类废水分别区分收集,如果没有危险性,中和至 PH=7丢弃。

2、含有重金属之酸碱废液,纳入A种废水处理。

3、含盐类之酸废水,总监浓度超过,5%则需收集处理否则中和后直接放流。

4、含磷酸、氨气、硝酸盐类废水 N P 含量若超过 1%须收集处理。

F 氧化剂废水 过氧化氢、锰酸盐类、次氯酸盐、氯酸盐等氧化剂。 1、原则上氧化、还原剂可分别收集,而无危险性的物质可合并处理。

2、含有重金属之废水处理后,纳入 A种废水处理。

3、含有六价铬之令酸盐类废水,集中后纳入 C类处理。

4、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时,例如含过锰酸盐等时,须先还原后纳入A类处理。

5、浓度1%以下经中和后放流。1%以上则需集中处理之。

G 还原剂废水 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亚代硫酸盐、亚硝酸盐(激经氨类等)还原剂。

H 有害固体废弃物 有机水银系消毒剂含浸的布纸类有害物类附着之滤纸、滤布类。

氰基错合体、有机金属的固体1、含有爆炸性物质的除外。

2、放射性同位素及被此污染之物质除外。 废弃物。废油、废溶剂的滤过残渣油泥。

废液处理

规定国高中学校自行处理校园实验室废液是不好的决策,不仅处理量达不到经济规模,同时校方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来执行相关处理工作。而科系较完整且师生人数多或是新设立之大专院校比较有基础可以来执行"自行处理" ,日本之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及东北大学是典型的"自行处理"范例。东京大学在其校内设无机系废液处理设施及有机系废液焚化燃烧设施,将校园废污作一完善的处理。大体而言,含水银废液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含六价铬则先予还原再沉淀/吸附,氰系化合物则氧化处理,含重金属废液用氧化铁吸附并予磁选作固液分离,这些设施皆设置在校园内并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由日本之案例可以反应出完整的设施和自行处理方式是校园废污处理最成功的模式,然而在日本行的通,在台湾却没有一个可供示范的校园处理设施,有的话也仅是简单的酸碱中和,和重金属中和沉淀,根本谈不上完整先进的处理流程和完善的有机废液焚化设施。也正因为没有高科技的设施,所以才会有65%以上的废液采委外处理模式。委外处理方式有其优点但也有其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废弃物清理法即将修法,届时若校方委托非人发生问题与意外,责任之追究是无法逃避的。

废液管理

实验室废液管理含盖减量、回收再利用、分类、贮存和记录追踪。健全的废液管理制度是学校实验废液能否被妥善处理处置的不二法门,也是落实环境教育之关键过程,概实验室废液的产生量与毒性强度和同学之药品使用习惯息息相关。减少毒性化学物质的使用量或改变毒性化学物质的使用是减低废液毒性最佳的方法,实验方法的修正、药剂交换再利用,不购置过量的药剂,建立药品种类及存量登录减少重复购置药品,实验用的容器尽可能使用微量玻璃容器,以减少废液体积及药剂用量,适量贮备溶液之配置,避免过量增加过期产生之废液等措施皆可以在实验室中推广,以养成同学良好习惯,更达到环保教育废污减量的目标。 实验室废液之变异性很大,一定要就其理化特性作分类贮存,才能避免危害,减少处理之困难度并节省资源。废液分类贮存是管理工作中最为困难的项目,要同学养成依规定分类的习惯是须要一段时间。此外在贮存场所设施,贮存容器及贮存之安全措施上更须遵守下列原则:

‧贮存场所之设施应能保护废液/废弃物不受自然外力及人为之侵袭与破坏。

‧贮存容器必须能维持密封状态,不泄漏且与废弃物性质兼容,一般废液可用20公升之HDPE桶,溶剂类则用备有弹簧盖之防爆不锈钢桶盛装。

‧废液必须分类贮存,不兼容者不得混合贮存,废弃物容器上必须有明显的标识注明内容物之成份及特性,负责人或单位名称、贮存日期、及数量等。

‧贮存场所须设置测警报系统并定期检查。

‧特殊废液/废弃物如高温易爆或易腐败之废弃物应贮存在低温环境中。

贮存容器的分类、吊牌与标识工作是相当不易执行的项目;分类太复杂,规定太多,则同学不易分辨及遵守,因此更容易造成不兼容性废液混合之危害。这里有台大经多年的执行心得与经验,发展出三阶段的作法,可以供大家参考。

为了便于分类贮存及提供清运人员相关资料,以利于了解容器内废弃物的种类、性质、数量与危险性,特制作相关标签、吊牌及贴纸,以供分类,日后因考虑废液之性质、代处理业之处理方式及减化分类困扰,而有下列三阶段标签之演变:

‧第一阶段:依实验室内废弃物其不同的性质而分类,以吊牌区分(1)毒性(重金属、六价铬)(2)腐蚀性(3)反应性(4)可燃性(5)毒性化学物质等五大类,再以七种颜色之标签区分,以利废弃物分类。

表一 实验室废弃物分类表

废弃物类别 吊牌类别 标签颜色

无机废液 一般重金属 毒性 红

氰化物废液 毒性 橙

六价铬废液 毒性 黄 含汞废液 毒性 绿

酸性废液 腐蚀性 蓝

碱性废液 腐蚀性 蓝

氟类废液 毒性化学物质 紫

有机溶剂 碳氢类废液 可燃性、毒性 白

卤素类溶剂 毒性 红

油脂类 可燃性 黄

难燃性废液 毒性化学物质 绿

摄影废液 毒性 蓝

未辨示 感染性、反应性 白

其它 未辨示

Example: 重金属:废液含铁、钴、铜、锰、镉、铅、镓、铬、钛、锗、锡、铝、镁、镍、锌、银等。

氰化物:废液含有游离氰废液(需保存在pH10.5以上)者或含有氰化合物或氰错化合物。

油脂类:废弃油(脂)如灯油、轻油、松节油、油漆、重油、杂酚油、锭子油、绝缘油(脂)(不含多氯联苯)、润滑油、切削油、冷却油及动植物油(脂)。

卤素类:废弃溶剂含有氯仿、氯代甲烷、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甲基碘等;或氯苯、苯甲氯等。

‧第二阶段:为简化实验室废弃物分类繁杂之困扰,特将以颜色区分之标签及吊牌,以废液分类贴纸(易燃液体、腐蚀性物质、毒性物质)替代。

‧现阶段:为共同建立安全而完善的回收处理管道,配合代处理业之作法,逐步停用废液分类贴纸,改采用由厂商提供之废液容器分类标签,依实验室及检验室废弃物分类判定图分类。

环保署表示,将要求园区各工厂将废溶剂暂时贮存在园区内,并请工业局及科管局依废弃物清理法第十三条第十项的规定,辅导事业机构妥善贮存,另依废弃物清理法第十三条第十项的规定:「事业机构无法自行清理其所产生之事业废弃物,亦无事业废弃物处理机构可供委托处理时,事业机构应妥善贮存其所产生之事业废弃物,必要时,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