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四川白酒业现状分析
被誉为中国“白酒波尔多”的四川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日前在泸州市黄舣镇举行了盛大
奠基典礼,标志着这一四川“工业强省”重点项目正式全面启动。
四川省副省长杨志文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奠基仪式上讲话,对该园区发展模式予
以肯定。
“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尴尬
据统计,虽然经过多年市场优胜劣汰,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集团2003年已达到
16.6万吨产量,而当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331万吨左右,表明绝大多
数产量来自中小企业。“多、小、弱、乱”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难题。在各
行业市场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专业程度越来越高的大形势下,白酒“OEM”(授权贴牌
生产)将成为中小白酒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按照传统的酒厂经营模式,多数中小企业是兼营产、供、销的“小而全”模式。四
川泸州老窖集团总经理张良认为,这种模式对年产万吨以上的大企业或名牌企业是经济
适用的,而对多数中小企业是不经济的。这种不经济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资源浪费,
由于中小白酒企业存在的“小而全”,而白酒生产周期较长,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快速变化,
造成生产能力不饱合或者过饱和,对经济资源利用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品牌乏力,由于
“小而全”所带来的专业技术水平、质量保障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的不足而造成品牌乏
力,造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后劲;三是流通混乱,市场治理成本较高;四是企业经
营管理费用剧增,白酒产业发展到今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各种市场推广费用层出不
穷,中小企业难以应付;五是经营链条拉长,从原料的购进、到成品酒的生产和销售,
整个资金链条越来越长,财务成本不断上涨,赢利能力不断下降。由于市场范围小、发
2 / 5
展能力弱,中小白酒品牌的生命周期普遍比较短,一些县市“每年喝倒一个白酒牌子”。
不仅如此,中小白酒企业还面临“外患”:第一,税赋税重。由于国家实行从量和从
价计税,使得生产价位较低的中小白酒企业税赋普遍较重;第二,竞争加剧。近几年,
酒精度较低的黄酒快速增长,洋酒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不断下降,传统白酒自身又
存在“低品质、高包装”等问题,正在远离自己的消费群体。
由于上述原因,中小型白酒企业普遍表现出经济效益不佳。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求得
利润,不惜仿冒、造假、偷逃税金等,进一步加剧了白酒市场的混乱和无序化,恶化了
白酒行业的发展环境。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这个市各区县大量中小酒厂星罗棋布,各
自为政,不仅不能形成合力,而且经常恶性竞争,甚至仿冒名优产品,对泸州老窖、郎
酒等当地知名白酒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分工提高效率,效率产生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OEM”走入了人们的视野。“OEM”也称“授权贴牌生产”,是
一种产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将品牌商、生产商、销售商进行联合的有效形式,也是形
成产业集群的枢纽。随着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发展,“OEM”正在成为整合资源、提
高效率的最有效方式,被应用于各个行业。欧洲1998年“OEM”生产贸易达到3
500亿欧元,台湾目前已成为全球PC机最大的“OEM”园区,美国耐克公司是全
世界“OEM”的成功典范。
但是,由于白酒是一种特殊商品,其品牌的无形价值往往和原产地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所以“贴牌”往往被消费者等同于“仿冒”,很多酒厂十分避讳“OEM”方式。
其实,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指挥下,目前我国白酒市场已经大量存在贴牌生产现
象。据业内人士估计,仅四川各地的中小酒厂,每年就为全国各地白酒厂家提供基础原
酒20万吨以上,其中泸州市每年输出基础酒在5万吨以上。
3 / 5
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张胜明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国内除少数大型名酒企业
外,多数中小白酒企业将走这条道路。“OEM”对于品牌商而言,可以节省上千万元的
建厂资金;可以节省在酿酒科技研究和生产人才培养方面的巨额支出;可以克服由于地
理、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和人才的限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到理想的产品,节约大
量的原酒及包装物的运输费用。对于生产商而言,好处也是明显的,一是为自己的产品
找到对于稳定的销售渠道,二是不必为开拓市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是可以
从品牌商学习市场营销和品牌运作的经验,四是由于合同的制约,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
重视程度。
“OEM”链条中的角色
据了解,在“OEM”生产关系当中,白酒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将由
不同的中小企业和研究机构完成。每个中小型企业都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发挥作用,
通过市场合作,大大降低运作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一个投资者对白酒市场营销很熟悉,投资从事某一地理区域的市场开发。他
可以成立白酒销售公司,聘请专业的白酒市场策划机构,为自己的产品量身设计品牌名
称、市场定位、产品品质特征等,然后,聘请专业的酒类专业技术人员对这种酒进行酒
体设计,通过原酒勾兑,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白酒产品。产品定型后,有相应的包装
设计企业、包材生产企业、罐装贮运企业等在白酒生产各个“链条”上各司其职,投资
者只需搞好市场开发即可。
这种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合作需要以白酒相关产业集群为依托。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
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
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最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模
式,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据了解,中国目前对于白酒的需求从1995年达到最高峰以后开始下滑,200
3年以后,稳定在350至400万吨,白酒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白酒业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