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Drying
evaporation
在载体表面吸附;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三、活性组分的不均匀分布
活性组分分布类型的选择(取决于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 均匀型 Uniform 蛋壳型 Egg-shell 蛋白型 Egg-white 蛋黄型 Egg-Yolk
Active phase/Support
冷却、浸渍活性组分前驱体溶液(70%)
干燥、500℃焙烧 冷却、浸渍活性组分前驱体溶液(30%) 干燥、480℃焙烧 高温活化还原、钝化
还原态Ni基 加氢催化剂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六、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粉料的捏合
实验室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六、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挤条成型
实验室 工业生产
不同类型的溶剂时,所制备的催化剂上活性组分的分布就不同。
表4-1 溶剂对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分布的影响
溶剂
水 丙酮
H2PtCl6/γ-Al2O3
均匀分布 “蛋壳”型分布
H2PtCl6/活性炭
“蛋壳”型分布 均匀分布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1.3 浸渍液浓度
浓度过高,活性组分在孔内分布不均匀,易得到较粗的金属颗粒 且粒径分布不均匀; 浓度过低,一次浸渍达不到要求,必须多次浸渍,费时费力; 当要求负载量低于饱和吸附量,应采用稀浓度浸渍液浸渍,并延 长浸渍时间或使用竞争吸附剂,使吸附的活性组分均匀分布;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载体的抽真空处理
提高载体的吸附容量,保证金属负载量
载体的化学改性处理
例如活性炭载体表面经不同氧化处理后,可产生大量具有 亲水性的基团,提高了对活性组分的锚定作用,使其分散 度提高
预处理条件 未处理 20%HNO370oC 处理 2h 40%HNO370oC 处理 2h 10%HNO340oC 处理 2h 表面酸量 (mmol/g 活性炭) 0.216 0.886 1.621 1.295 活性表面 (m2/g Pd-Pt) 51 87 125 10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LOGO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Content
1 2 3 4 5 6
浸渍法概述
浸渍法基本原理
活性组分的不均匀分布
制备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浸渍法主要工艺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一、浸渍法概述
载体(如Al2O3)的沉淀 载体的成型 载体的预处理 用活性组份溶液浸渍 干燥 焙烧分解 活化(还原)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干燥过程会导致活性
组分迁移;
二、浸渍法基本原理
固体孔隙与液体接触时,
Solution flow into pores
adsorption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
产生毛细管压力,使液
Adsorption/desorption + diffusion
diffusion adsorption
体渗透到毛细管内部; 活性组分在孔内扩散及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六、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干燥
实验室 工业生产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六、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焙烧
实验室
工业生产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六、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整形
实验室 工业生产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六、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浸渍液配制
实验室 工业生产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4.1 竞争吸附典型例子
竞争吸附的典型例子:γ-Al2O3用氯铂酸溶液浸渍 固体 溶 液 溶 液 固体 溶 液 固体
(a)浸渍前
(b) 浸渍后
(c)竞争吸附剂浸渍后
未吸附点
铂的吸附点
竞争剂吸附点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5 浸渍条件的影响
浸渍条件的影响
浸渍时间
浸渍液 浓度
干燥、480℃焙烧
冷却、浸渍活性组分前驱体溶液 120oC 干燥 430oC活化焙烧分解 器外预硫化
氧化态 馏分油加氢催化剂
硫化态 馏分油加氢催化剂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六、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Ni基加氢催化剂制备-重整抽余油加氢催化剂制备
干胶+粘结剂+助剂剂
成型(1.2~1.5)*(2~8) 干燥、550℃焙烧
浸渍法适用于制备稀有贵金属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较
低的催化剂,以及需要高机械强度的催化剂。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浸渍法
优点
载体形状尺寸已确定, 载体具有合适比表面、 孔径、强度、导热率; 活性组分利用率高、成 本低; 生产方法简单,生产能 力高;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缺点
焙烧产生污染气体;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2 载体性质的影响
载体的一般要求:
机械强度高;
合适的颗粒形状与尺寸、适宜的表面积、 孔结构等;
常用载体: 氧化铝 硅胶 分子筛 活性炭 硅藻土 浮石 活性白土 炭纤维
耐热性好; 导热性能良好(针对强放/吸热反应);
足够的吸水性;
载体为惰性,与浸渍液不发生化学反应; 不含催化剂毒物和导致副反应发生的物质; 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无污染;
影响 因素
浸渍 条件
载体 预处理 浸渍后 热处理 催化剂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1 浸渍液性质的影响
浸渍液的配制
活性组分金属的易溶盐 —— 硝酸盐、铵盐、有机酸盐(乙酸盐等); 浸渍液浓度(取决于所要求的活性组分负载量):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以氧化物计)
a
VpC 1 VpC
100%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5.2 浸渍液浓度
浸渍液浓度
当催化剂要求活性组分含量较高时,需要高浓度浸渍液进行浸渍。 因为受化合物溶解度的限制,需要加热把金属盐类溶解,且高浓度浸渍
液中活性组分不易浸透粒状载体的微孔,故所制备的催化剂中载体颗粒
内外金属负载量不均匀,载体微孔将被阻塞,金属晶粒的粒径粒径较大 且分布较宽。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4 竞吸附剂的影响
在浸渍液中除了活性组分以外,有时还加入适量的第二组
分,载体在吸附活性组分的同时也吸附第二组分,所加入的 第二组分就称为竞争吸附剂,这种作用称为竞争吸附作用; 适量加入竞争吸附剂可使活性组分达到均匀地分布; 常用竞争吸附剂有柠檬酸、酒石酸、盐酸、草酸、乳酸、 三氯乙酸等。
化学改性 处理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焙烧处理
氧化铝的焙烧
通过微晶烧结,提高机械强度; 除去载体中易挥发组分形成稳定结构; 使载体获得一定的晶型、晶粒大小、孔
结构及比表面积;
水泡处理
浸渍过程通常产生大量的吸附热,使浸渍液温度升高,有的浸渍液
pH值低,由于酸的作用会给催化剂结构和强度带来不利影响采用水 泡处理可以减少吸附热的影响
4.6 浸渍后热处理的影响
干燥方式-常规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等 干燥过程中活性组分的迁移(导致分布不均匀)
evaporation diffusion adsorption
diffusion
Tendency towards "egg-shell" catalyst
解决措施:
快速干燥 冷冻干燥
Static drying Drying at low flow rate Freeze drying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五、浸渍法主要工艺
过量浸渍:将载体浸渍在过量溶液
中,溶液体积大于载体可吸附的液体
体积,一段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液体,
干燥、焙烧、活化;
等体积浸渍:预先测定载体吸入
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 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蒸气浸渍法:借助浸渍化合物的挥发性,以蒸气 相的形式将其负载于载体上;
例:制备正丁烷异构化催化剂AlCl3/铁矾土 在反应器中装入铁矾土载体,然后以热的正丁烷气流将 活性 AlCl3组分汽化,并带入反应器,使之浸渍在载体上。当 负载量足够时,便可切断气流中的 AlCl3,通入正丁烷进行异 构化反应。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流化床浸渍法:将预先配制好的浸 渍液直接喷洒到流化床中处于流化 状态的载体上;
优点: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周期
短、劳动条件较好等; 缺点:催化剂成品收率较低、易结 块、不均匀等;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六、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示例
馏分油加氢催化剂制备
干胶+粘结剂+助剂剂 成型(1.2~1.5)*(2~8)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5.3 浸渍液pH值及温度
浸渍液的pH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作用:
一,对保证浸渍液不会产生沉淀或结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载体的吸附性能有较大影响;
由于吸附是放热反应,所以浸渍液的温度高不利于
活性组分的吸附,但浸渍液温度过低会造成活性组分结
晶析出;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浸渍液pH值 及温度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
4.5.1 浸渍时间
浸渍时间
Impregnation of -Alumina with Ni (from Ni(NO3)2)
Increasing impregnation time Pt/Al2O3 Al2O3
Impregnation of -Alumina with Pt (from H2PtCl6)
—— 广泛用于制备负载型催化剂 (尤其负载型金属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