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片治疗多种疾病
(高脂血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癌病 )
黄连素作为一种老药,在临床上治疗菌痢、肠炎、胃炎、胃溃疡、
腹泻等病症,已为众所周知,然而,黄连素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心
律失常、糖尿病、癌病等病症的作用,许多人还知之不多,这里作一介
绍。
1、治疗高脂血症:用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明显。治疗一个
疗程(20天)后,体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对防
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具有较好作用。且对人体无副
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降脂药物。
2、治疗高血压:黄连素的降压作用令人满意,多数中老年患者服
用黄连素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该药物还能改善血液动力状态,减
少对心脏及肾脏的损害,即使长期服用,也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关研究
证实,黄连素中含有小蘖碱等化学成分,这种化学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
血管平滑肌,可使血管舒张而起降压作用。
3、治疗心律失常: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往往与器质性心脏病有
关,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二尖瓣病
变等。口服黄连素,每次0.,每日4次,连服7-12天,便可使心
悸、气短、胸闷不适等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使心律失常得到控制。黄
连素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从而可以降低因冠
状动脉梗塞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4、治疗糖尿病: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表明,黄连素可以降低血糖
和尿糖,每次服用黄连素0.,每日4次,1-3个月后可使血糖,尿
糖下降。还能较好地防止发生糖尿病并发症。
5、防治癌症:黄连素防治癌症的作用,也与其富含小蘖碱的化学
成分有关。实验证明,小蘖碱在动物体内能增强白细胞以及网状内皮系
统的吞噬功能,对于细菌毒素以及癌细胞具有明显的解毒效应。而更重
要的还在于它能提高机体抑癌、抗癌能力。因此,患有慢性结肠炎、结
肠息肉、肠道憩室、食道炎等疾病的中老年人,经常服用黄连素,既可
治疗上述各种病症,同时还可防止癌变的发生。
黄连素
【摘要】 黄连素常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随着临床上进一
步的研究,近年来发现其对心律失常、高血压、血小板聚集、糖尿病、
高脂血症、消化性溃疡、胆囊炎等疾病的治疗均有满意的疗效,可供临
床用药参考。
【关键词】 黄连素;临床应用;抗菌消炎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从中药黄檗、黄连、三棵针、唐松草等
植物的药材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临床上应用的制剂多为盐酸黄连素,
现能人工合成。由于黄连素能使细菌表面的菌毛数量减少,使细菌不能
附着在人体细胞上引起感染,因而具有抗感染作用,对革兰阳性、阴性
细菌均能抑制,故常用于治疗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葡菌等引起的肠
道疾病和化脓性中耳炎。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还有其
他用途,现报告如下。
1 抗心律失常
黄连素能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可用于治疗心律不齐,对
过频过慢或伴有心力衰竭,有室性心律失常考虑有一定疗效。郑建珠
[1]应用黄连素加谷维素治疗心律失常60例,用药前停止一切抗心
律失常药,给患者口服黄连素0.3g,谷维素70mg,3次/d,2周为
1个疗程。结果:室性期前收缩43例,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
3例;房性期前收缩43例,显效39例,有效3例,无效1例。黄氏
等报道[2],应用48h动态心电图观察黄连素治疗100例室性心律
失常,给予黄连素0.4g,口服,3次/d,经1~4周后,发现有效率
62%,显效率38%,全组早搏的总平均值从(452±421.8)次/h下降至
(271±352.7)次/h(P<0.01),与范氏等报道[3]总有效率94%
接近。由此看来,黄连素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2 抗高血压
黄连素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的α受
体,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另外还可通过抗胆碱酯酶活性而增强乙酰胆
碱作用,使血管扩张。傅文录[4]对53例高血压患者,在停用各种
降压药1周后,以单盲法给予口服黄连素0.4g,4次/d,疗程4周。
53例中Ⅰ期高血压31例,Ⅱ期高血压22例,结果用药后3~5天血
压开始下降,6~9天平均收缩压下降(27±14.25)mmHg,舒张压
下降(16.5±9.75)mmHg,总有效率达69.8% (P<0.01)。
黄氏等[5]对123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黄连素为试验
组66例,复方罗布麻为对照组57例。试验组:口服黄连素0.2~0.5g,
3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罗布麻每次2片,3次/d,两组均以28天
为1个疗程,试验期间停用抗高血压药。结果:黄连素组显效29例,
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9%;复方罗布麻组显效14例,
有效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7.2%,黄连素显著优于复方罗
布麻(P<0.01)。
3 抗血小板聚集
黄氏还报道[6]对人类首次应用黄连素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增高患
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对高聚集率患者,黄连素有效地降低血小板聚集
率,有效率为95%。应用本品与应用潘生丁合并阿司匹林有相似疗效,
其机制可能抑制血小板膜的α2受体使血小板cAMP升高,而使血栓
烷A2(TXA2)含量降低。有学者认为,黄连素可能成为新型抗血栓
药物用于临床[7]。
4 治疗糖尿病
近年来大量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证明,黄连素不仅有显著的降血糖作
用,而且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血栓形成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
用。糖尿病多数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缺陷所致,
黄连素具有抗升糖激素作用,能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而发挥
降血糖作用。石氏等[8]应用黄连素治疗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
39例,女29例;采用同体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患者给予口服黄连
素0.5~0.8g,3次/d,60天为1个疗程,并控制饮食,期间为14
天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各1次。结果:68例空腹血糖控制满意者
40例(588%),控制较好者16例(23.5%),控制一般者3例(44%),
总有效率868%[空腹血糖从(11.5±3.0 )mmol/L下降至(67±13)
mmol/L]。另有报道[9]用黄连素0.9~1.5g/d,分早、午、晚3
餐餐前服,连用10天,疗程结束后连续3天测血糖值均较治疗前下降,
平均差值>2.0mmol/L或3次空腹血糖值<7.0mmol/L者为有效,
发现有效率868%,与石氏报道相符。
5 治疗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系指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而言。黄连素能明显地增
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肝脏过氧化脂质水平及血清甘油三
酯、总胆固醇的含量,阻止类脂质的吸收和游离脂肪酸通过黏膜上皮细
胞的再脂化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脂类的分解代谢。孙杰
[10]观察37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中高胆固醇血症9例,单纯高甘
油三酯血症12例,二者均高16例;载脂蛋白A1<1.20g/L者26例,
载脂蛋白B>1.14g/L者27例;男35例,女2例。治疗方法:给予
口服黄连素0.3~0.4g,3次/d,疗程30天。观察期间保持治疗前低
脂饮食,不用降脂药物。结果: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治疗前后
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各项差异有显著性,2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显
效20例(80%),有效5例(20%),总有效率100%,28例高甘
油三脂血症患者,显效21例(75%),有效7例(25%),总有效
率100%。观察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
异常。
6 治疗消化性溃疡
近年发现,黄连素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令人满意。对
于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使人们重新探索对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方
法。郭氏等[11]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其中胃溃疡4例,十二指
肠球部溃疡28例;男27例,女5例。给予患者口服黄连素0.3g,3
次/d,10天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4天,连用3个疗程。结果:痊愈
29例(906%),有效3例(9.4%),总有效率100%。另有报道
[12]口服黄连素0.3g,3次/d,疗程4周,总有效率为875%[12]。
作用机制主要是由于黄连素对Hp有杀灭作用,同时对胃酸抑制和保护
胃黏膜也有显著效果[13]。
7 治疗胆囊炎
邓氏[14]用黄连素治疗慢性胆囊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
口服黄连素0.2g,3次/d,共165例;对照组42例,用消炎利胆片
和维生素B2,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76例(46.4%),
有效69例(41.8%),无效20例(11.8%),总有效率88.2%;
对照组显效8例(191%),有效9例(21.4%),无效25例(59.5%),
总有效率4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8 治疗痢疾
有报道[15]用黄连素混合液(黄连素0.7g,痢特灵06g,2%
普鲁卡因6~8ml,氢化可的松50~70mg,生理盐水10~20ml)
灌肠治疗急性菌痢217例。用法:患者取侧卧位,肛管插入距肛门
10cm深,接上注射器将黄连素混合液缓慢注入,嘱患者平卧位或侧
卧位休息,1次/d,治疗期间停用一切抗生素。结果:治疗1次痊愈者
38例,2次者174例,3次者5例,217例全部有效,未见不良反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