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十大杂牌军之西北马家军—“青马”
如果说宁夏是马福祥父子的“领地”,那么,青海就是马麒父子的“独立王国”。马鸿逵被称为“宁夏王”,马步芳也被称为“青海王”。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光绪离京西遁,马海晏、马麒父子参与护驾。途中,马海晏病逝,马麒接任父亲的旗官职务。由于护驾有功,马麒、马麟兄弟受到清廷的赏识,率部回甘肃驻扎。民国成立后,马麒、马麟兄弟投靠北洋军阀,马麒攫取了西宁镇总兵一职,1915年,又改任甘边宁海镇守使,建立了一支号称“宁海军”的家庭武装。马麒之子马步青,1898年生,自幼随父入军旅,马麒建立宁海军后,十七、八岁的马步青出任马队管带。马麒另一儿子马步芳,1903年生,自幼在家中成长,九岁时被送到西宁东关清真寺当“满拉”(学习经文的小学生)。年纪稍大些,马步芳看到兄长马步青挎枪佩剑,前呼后拥,何等威风,与自己在清真寺的孤单生活形成强烈对照,他当然不安心于在寺院学经,一再请求父亲安排军职。终于,1917年,马麒让十四岁的马步芳给马步青当了帮带,不久,升任步兵第十五营管带。1920年,17岁的马步芳转任骑兵营长。马步芳进入军中以后,很快便表露出他的军事才能以及政治手腕,虽然年纪轻轻,但已深得马麒的信任。马麒为了巩固势力,把老巢河州与西宁联成一气,令马步芳驻兵河州与西宁之间的重镇化隆。马步芳到化隆后,招兵买马,仿照新式方法训练部队,练成了一支自己的“孩儿军”。他利用民族、宗教关系,使用“以教治回”、“以回制汉”、“以藏制藏”等统治手段,建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渐渐,马步芳在他的兄弟之中已取得领导地位,连马步青也要让他三分,别的兄弟只有受他的指使。例外的是他有个堂弟叫马步英(1909年生),也是个年少有为的军官,后因与马步芳闹矛盾,一怒之下离队出走,另立门户,甚至把名字也改为马仲英。1925年3月,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马麒父子也不得不依附冯玉祥,以保住西宁镇守使的职位。1925年9月,冯玉祥派部队刘郁芬代理其甘肃军务督办职务。1926年初,陇东镇守使张兆钾联合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乘直、奉军阀攻打国民军之际,起兵攻打刘郁芬,马麒父子没有参与起事。1927年6月,年仅十八岁的马仲英成立黑虎吸冯军,自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同年冬,刘郁芬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七方面军总指挥兼甘肃省政府主席的身份,再次入甘。1928年5月,马仲英在凉州马廷勷、甘州马璘等地方军阀的支持下,发动了河州事变,率军围攻河州,与刘郁芬展开大战。这时,马麒已被冯玉祥任为国民军暂编第二十六师师长,仍驻防西宁,对马仲英发动河州事变,马麒父子也没有支持。刘郁芬从陕西调来孙连仲部参战,将马仲英击败。11月,马仲英率部退出甘肃,转入青海。河州事变后告一阶落。河州事变后,甘肃自民国初年来八镇割据的局面结束了。马麒父子虽然没有参与河州事变,然而,冯玉祥却以追击马仲英为由,命令孙连仲部挺进西宁,马麒父子极不情愿,但亦无可奈何。孙连仲到达西宁后,马麒迫于形势,交出大权,西宁政局遂由国民军控制。同年12月,国民政府决定宁夏、青海分别建省,孙连仲任青海省主席,马麒只能省个省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对此,马麒父子采取忍耐的态度,马步芳极力拉拢孙连仲部将高树勋,很快得以从团长升任旅长,并允许扩编宁海军。1929年,马步芳在化隆、循化大肆招兵,组编了三个团,两个独立营,实力大增。1929年10月,冯玉祥调孙连仲部东移,准备参加中原大战。孙连仲、高树勋离开青海前,将马步芳调入西宁,并让马麒代理青海省主席一职。1930年1月,马麒被正式任命为青海省主席,实现了马麟父子要控制青海全省的愿望。马麒出任省主席后,马麟则任甘肃省保安总司令,马步青任旅长,而马步芳则出任青海暂编第一师师长。中原大战中,马麒虽派出马步青一旅随冯玉祥部参战,然而,他也在暗中与蒋介石联系,为自己铺设后路。1930年9月,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反蒋失败,马麒父子立即通电拥蒋,又请时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的马福祥在蒋介石面前说好话,蒋介石终因青海鞭长莫及,也很快承认了马麒父子在青海的统治地位。马麒父子投靠蒋介石后,积极为蒋介石效劳,马步芳以他在西宁所组编的青海暂编第一师,向国民军的余部进攻。1931年4月,马步芳又率部众,追剿马仲英部。马仲英节节溃败,最后走避新疆。1931年8月5日,马麒在西安病逝。青海省地方官员黎丹等人推举马麟继任省主席,但马步芳虽只有二十八岁,也谋图其父的地位。不料,南京方面传来消息,蒋介石打算接受于右任建议,准备让青海民政厅长王玉堂暂代省主席。在此时刻,马步芳权衡利害,不想先辈创立的基业拱手让人,于是与青海官员以联名推荐形式,举马麟继任。终于,蒋介石任命马麟继任青海省主席,马步芳任新编第九师师长。马麟虽然当上了省主席,但青海的军政大权实际掌握在马步芳、马步青之手。马步芳一边扩充军力,一边与叔父争权。马麟深知其侄儿心狠手辣,难以与之争锋,只有处处回避。1932年初,胡宗南的中央军第一师进驻天水。胡宗南深感马步芳势力日增,决心剪除。马步芳为了阻止蒋介石、胡宗南进占青海,利用玉树藏僧和青海商人因货物价格问题发生纠纷之机,故意扩大事态,迫使藏僧转请昌都藏军于6月进入玉树地区,爆发了青藏战争。由于马步芳大造舆论,故意造成紧张局势,蒋介石只得命令马步芳出兵反击藏军。双方经过几个月的战斗,至10月初,藏军全线溃败,马军逼进昌都,并与四川刘文辉部联合出击,进军昌都,藏方被迫要求停战。1933年4月10日,藏方与南京政府签订了《青藏和约》。青藏战争不仅使马步芳渡过难关,而且还巩固了他在青海的统治地位。青藏战争刚结束,马步芳又遇到孙殿英率部前来“开发”青海柴达木的威胁。青海是马步芳兄弟的一统天下,当然容不得孙殿英来占去一部分地盘。宁夏的马鸿逵、马鸿宾以及甘肃省主席兼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都担心孙殿英到来会惹起事端。于是,四马联合朱绍良发起拒孙之战,于1934年3月将孙殿英打败。拒孙之战后,马步芳又派人到何应钦、朱绍良等处活动,使其新编第九师扩编为新编第二军,下辖一师两骑兵旅,兵力增至二万五千余人。1935年下半年,红军长征到达川、康时,蒋介石急令马步芳在青海、甘肃南部阻击红军,马步芳为了保存实力,守住青海,采取了消极敷衍的态度。但是,到了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在甘肃靖远西渡黄河,进军河西走廊时,马步芳唯恐青海有失,倾其所部对西路军围追堵截。在这场河西战役中,西路军与马步芳部进行了连场血战,伤亡惨重。1937年4月,二万一千八百人的西路军只剩下七百多人,从安西星星峡进入新疆。马步芳杀害了数不清的西路军战士,仅在张掖,就杀害了西路军俘虏三千二百多人,有活埋、枪杀、火烧、扒心、取胆、割舌等多种残忍手段,对被俘女红军战士,还进行强奸,然后分给部下做妻妾丫环,甚至转卖多处。河西战役期间,马步芳趁机扩充实力。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利用马步芳,1937年夏将其部扩编为第八十二军,下辖一00师和三个骑兵旅。同时,也将马步青的骑兵第五师,扩编为骑兵第五军。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马步芳、马步青的叔父马麟虽然担任省主席,但却是有名无实。1936年,马麟干脆跑到上海、南京访问,并远赴阿拉伯之麦加朝圣,其省主席一职由马步芳代理,到1937年才归国。终于,1938年3月,南京政府正式任命马步芳为青海省主席,马麟只挂了个国民政府委员的空衔。1941年后,马麟干脆卸职作了寓公,1945年1月26日病逝。抗日战争期间,马步芳对抗日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却集中精力巩固和发展自己在青海的统治力量。抗战初期,蒋介石令马步芳派出一个骑兵师上前线,马步芳不动用自己的队伍,却从马步青骑五军中要一旅又一团人马,再补充一些民团,组成一个八千人的骑兵师派往前线应付。1943年7月,第八十二军与骑五军外加一个省防军,即一二九军,合编为第四十集团军,即陇东兵团,马步芳、马步青分任正副总司令。1944年春,马步芳把八十二军军长一职交给儿子马继援接任,乘机劝说马步青把骑五军军长一职交给外甥马呈祥。马步青不知是计,表示同意。但马步青交权后,逐渐受到马步芳的冷落,成了个光杆副司令。最后,马步青只好以养军鸽为消遣,不久,带了一营老弱残兵去察汉乌苏开垦,转而到重庆向蒋介石投状“控诉”马步芳,但已无被于事,只挂了个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的空衔。这样,马步芳实际吞并了马步青的骑五军。1945年,马步芳派马呈祥率骑五军进入新疆,向新疆发展。西北诸马的先人都是借镇压“回乱”而发家的,他们先后依附和效忠清政府、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等历代统治者。他们以“甘、河、回、马”(即甘肃人、河州人、回族、马姓)这四条为用人标准,核心权力采取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装。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准备发动全面内战,他极力拉拢西北三马为打内战而效命,先后任命马鸿逵、马鸿宾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长官为张治中),对马步芳,他拨给了一个整师的美式装备。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三十四个旅对陕甘宁边区实行重点进攻,三马亦奉命派兵参与行动,其中马鸿宾部一个团在环东县的将台被西北野战军围俘;马鸿逵部占领了三边地区,马步芳部攻下了合水等地。同年7、8月,蒋介石计划成立陕甘宁边区剿总司令部,以马鸿宾为总司令,马鸿逵、马步芳为副总司令,希望促成三马合作进攻陕北的局面,但是,三马矛盾重重,互不相服,这事终无结果。随着国民党在各个战场军事上的失败,西北的局势亦岌岌可危,此时,三马亦开始了分化。马鸿宾于1948年7月出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后,第八十一军军长职务由其子马惇靖接任。1949年初,蒋介石想以第八十一军和甘肃白海风的骑兵师合编为固海兵团,以马惇靖为司令,希望马鸿宾部配合马鸿逵、马步芳部抵抗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对蒋介石的命令,马鸿宾不能不执行,但是,此时,马鸿宾已愈来愈感到前途无望,他约束部队,静观局势发展再作出抉择。1949年4月,张治中作为国民党方面和谈首席代表到北平与中共谈判,遗下西北军政长官一职,成了马鸿逵与马步芳争夺的目标。西北军政长官一职,在二马的眼中,就如同“西北王”,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宝座,虽然在蒋家王朝分崩离析之际,二马仍不放过这一机会。当时,甘肃省主席郭寄峤以副长官名义暂时兼代理军政长官职务。马鸿逵认为,要想获得西北军政长官之职,必须要到兰州活动,同时,要想办法挤走郭寄峤。于是,4月下旬,马鸿逵以养病为名住到兰州,每日宴请各方大员,请他们为自己制造舆论。他还邀请马步芳、马鸿宾来兰州,共商西北大局,俨然以“西北王”自居,但马步芳、马鸿宾并不买他的账,来电拒绝。与此同时,马鸿逵抓住郭寄峤准备发行三百万元公债一事,大肆揭露和指责,弄得郭寄峤狼狈不堪。就在马鸿逵得意洋洋,以为大功告成之际,忽然从广州方面得到消息:代总理李宗仁和行政院长阎锡山打算委任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原来,就在马鸿逵在兰州大肆活动的时候,马步芳却悄悄地走上层路线,施展“黄金外交”。青海生产黄金,马步芳依靠手中掌握的黄金,很轻易打通了李宗仁、阎锡山等的门路,李、阎等认为:马步芳是匹野马,马鸿逵是匹滑马,在此“戡乱”的紧要关头,只能用野马。当然,黄金有很大的效用,而马步芳的实力胜于马鸿逵,这也是李、阎任用马步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马鸿逵比马步芳长十一岁,是马步芳的长辈,1936年9月加授陆军上将衔,1945年12月即任西北军政副长官,军衔、职位都比马步芳高,败在马步芳手下,令他十分恼怒。然而,自己的实力终逊一筹,只得让步,另做打算。5月上旬,马鸿逵约马步芳到西宁与兰州之间的享堂会面,经过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君子协定”:马鸿逵保举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保举马鸿逵当甘肃省政府主席,并且将宁夏兵团开赴陇东,与马步芳之子马继援率领的青海兵联合作战,阻止人民解放军西进,以保住甘宁青。于是双方各怀鬼胎分了手,马鸿逵回到兰州后,一面致电国民党中央保举了马步芳担任西北军政长,一面电令宁夏第一二八军军长卢忠良出兵陇东,与青海兵团组成宁夏联合兵团合力进攻陕西。5月18日,国民党行政院明令发表马步芳代理西北军政长官(不久又实任)。马步芳率领自己的一套班底从西宁赶到兰州上任,原长官公署的要员几乎全部撤换,只留下属桂系的副长官兼参谋长刘任等人。另外,马步芳故意留下甘肃省政府主席郭寄峤,以抵制马鸿逵,等时机成熟再逼他让位。与此同时,马步芳还发动各地大肆献马献旗,派代表来兰州祝贺,为自己大造声势,完全把马鸿逵撂到一边。马鸿逵在兰州左等右盼,也不见马步芳保举自己当甘肃省主席,一怒之下电令宁夏兵团往后撤。此时,宁夏兵团近十万人由马继援指挥,正在进攻陕西,但由于二马交恶不和,彼此无法协同行动。马继援在进军时,故意把宁夏兵团摆到正面第一线,而宁夏兵团则只听命于马鸿逵,对马步芳父子的命令根本不理。这样,宁夏兵团进攻陕西很快遭到失败,两部争相往后撤退。青海兵团撤退在先,想截住宁夏兵团退路。宁夏兵团一夜猛冲,冲过了马继援的警戒线。马鸿逵当不成甘肃省主席,心里感到很气愤,又无从发泄,还是最得专宠的四姨太刘慕侠给他出了主意,趁马步芳暂回西宁之机,到广州见李代总统。马鸿逵到了广州,见到李宗仁,但李宗仁并不支持他,想飞往台湾见蒋介石,但李宗仁又不予批准。马鸿逵唯有再电令宁夏兵团继续后撤,结果,很快丢失了长武、泾川、平凉等重镇。面对这种局势,李宗仁、阎锡山经商议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