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3JO.tl与分析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表征结构 及其构建路径分析
杨政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天津300191)
【摘 要】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文化生产力、表现力和影响力的总和。城市文化软实力从 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承栽并表征出城市文化的力量。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建要着眼 于存量和增量两个向度.从城市人、城市区位、城市社会和城市制度四个层面进行培育和塑 造。 【关键词】城市文化;软实力;表征;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 2.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3-01 66(201 4)09—0048—04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4.O9.010
软实力理论发源于国际政治学 文化软实力理 论主要探讨国家层面的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和文化 投射 虽然国家层面的文化软实力与城市层面的文 化软实力具有统一的一面.但城市层面的文化软实 力在构成要素、表达机制和培育路径上更具个性。因 此.城市文化软实力研究对于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 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文化因素在 城市发展史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文化是城市文明 得以存续、传播和绵延的动力 “城市的主要功能是 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 象.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11582。而软实力概念 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 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2] 文化的 力量与文化的功能紧密关联。具体说来.文化软实力 经由功能上相互联系、彼此亲和的多元文化元素组 成的文化丛所展现出来。因此.文化的力量不仅表现 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重大社会实践之中,而且 在更为微观的层面上.文化以无微不至的渗透力和 整合力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必须指出的是.并 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构成软实力。只有顺应历史 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 才能构成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基于先进文化 之上的一系列经过功能整合的文化力量.它包括文 化的生产力、表现力和影响力。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文化软实力既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地方体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城市都是一定的空间、人口 及其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因此.城市文化也是城市 人与城市空间在历史和现实两个向度上结合与互动 的产物。它是城市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在物质生 产、行为规则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积淀和结晶。由于 区位空间、人文地理和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每个
作者简介:杨政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48/未来与发展/2014/第9期 预洳U与分析 城市都拥有不IN的文化积淀.因而演化出不同的城 市文化特质 不同的城市不仅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 传承和发展的能力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对于现代文 化的借鉴程度和建设能力上也存在差异。这既体现 为具体城市的文化特色.也表现为各个城市在文化 软实力上的差异。城nh-文化软实力不仅表现出城市 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文明程度.而且在其周边辐射区 域内具有文化引领功能。无论如何,城市的文化软实 力总是以丰富的形式承载和体现出城市文化的力 量。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城市文化生产力、表现力和 影响j-j的总和 亚里士多德在其鸿篇巨制《政治学》中指出,“一 个繁庶的城邦不一定就是一个伟大的城邦”[3]。4tg 充分论证了城市在本质上是与人的本性与需要相统 一的。历史和实践证明。成功的城市必须在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和安全方面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对 于城市而言。经济上的成功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是全 部。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全 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归根结底还要服从和服务于 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视、 研究和培育.仅仅着眼于加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 远远不够的 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归根结底还是表现 为城市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所具有的信心、意志 和能力 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从经济优先到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再到以人为本的过程。这不仅是 一种发展战略的转型.更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城市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置于 城市发展战略之中.进而把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城市 人的全面发展耦合起来 这是我们研究城市文化软 实力表达机制和构建路径的根本目的 2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表征结构 如前所述.城市文化软实力本质上是城市人在 城市空间内一切社会实践的积淀和结晶。城市人在 城市空间内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城市的物质文 4k::城市人在精神领域内的传承和创新塑造出城市 的精神文化:城市人的互动与社会交往积淀出城市 的社会行为规范与制度文化。因此。城市文化软实力 总体上表现为城市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 化等领域的生产力、表现力和影响力。 首先,物质文化生产力、表现力和影响力是城市 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城市的物质文化生产力既表现 为城市创造物质设施和环境的能力.又表现为城市 制造文化产品的能力 著名城市规划大师伊利尔.沙 里宁认为.一个城市的物质环境和物质秩序是与它 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秩序相统一的。他曾说过。只要让 他看看一个城市.他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 上的追求。确实.一个城市的物质生产与其精神文化 是内在统一的 一方面,城市的物质文化生产与城市 的文化禀赋、文化积淀和文化追求是相一致的 “城 市正是凭借新奇优美的建筑来体现新形成的集体人 格、展示自己的新面貌的”仲 。城市的物质文化生产 力表现为城市为居民提供物质设施、环境和公共服 务的能力。城市的物质文化生产力越强,市民在基础 设施、环境和公共服务方面就越受益匪浅 这反过来 又能进一步提高城市人的物质文化生产能力:城市 的物质文化生产力还表现在城市在物质文化生产上 的原创性及其生产成果的表现力 城市的物质设施 和空间环境不仅应该满足实用和舒适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应该是城市文化禀赋、文化积淀、文化底蕴和 文化精神的自然表达 国内许多城市的建筑风格一 味模仿,千篇一律,毫无创造性和表现力。这也是城 市缺乏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城市的物 质文化生产力还表现为城市生产物质文化产品的能 力。物质文化产品兼具产品属性和文化属性。在生 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底蕴和 魅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城市将物质文化产品生 产作为文化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来是无 可厚非的。但对经济利润和效益的过分追求。难免会 损害到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和传播质量。因此,在物 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该自觉树立品牌意识. 多一些文化追求.少一些急功近利 其次.精神文化生产力、表现力和影响力是城市 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精神文化生产力是人类以 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和灵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 精神文化成果并创造价值理念的能力 城市的精神 文化生产力主要表现为城市提供文化成果的能力和 创造价值理念的能力。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结果 城市不仅是人类物质 生产活动的中心.也是人类社会交往活动的中心.更 是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中心 城市的精神文化生产 包括正式的精神文化生产和非正式的精神文化生 产。随着物质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城市逐渐将大量人 口从物质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由选择去 追寻梦想、实现理想并释放自己无尽的文化创造潜 能。因此.城市历来是脑力劳动者高度汇集的地方。 城市中聚集了大量从事精神文化生产的知识群体和 文化精英.他们是城市精神文化生产的专业力量和 主力军。正是他们在科学、哲学和艺术领域内的创造 性实践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产的文化产品、文化符 号和价值理念选择 专业的知识群体和文化精英创 造了城市的正式文化。此外.城市普通大众和民间草 根群体对于城市精神文化生产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普通大众和草根群体在业余进行的精神文化生产往 往构成城市的非正式文化。城市的非正式文化是对 正式文化的有益补充.它们都是城市精神文化生产 力的体现 最后.制度文化生产力、表现力和影响力是城市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这里所说的制度并不是宏
49/未来与发展/2014/第9期 预泱U与分析 观社会体制和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制度,而是指一切 制约人们社会行为的规则和规范的总和。城市是一 个超级复杂的聚合体 城市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物 理尺度和空间环境方面.更体现在社会规则和规范 的复杂 1' ̄TJ-面。无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是城市 得以顺利运转的保证 离开了制度约束,城市的一切 都不可能顺利运转。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这是 德国著名学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一个重要观点。 城市的制度生产力既表现在城市在正式制度上的生 产和创新能力.又表现为城市在非正式制度上的传 承和重塑能力。就正式制度而言.城市内聚集了大量 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组织,这些iT式制度的主要 生产方和供给方 城市的制度生产能力既表现为城 市在制度上的生产能力.5L表现为城市在制度上的 创新能力 在区位环境和人口因素相似的情况下,城 市在制度上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成为城市核心 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城市的非:iE式制度主要指市 民的风俗习惯、伦理规范和交往惯例。城市的非正式 制度十分重要.因为“城市是植根在它的居民的风俗 习惯之中的”f4]。民Ixt,、民俗不仅是社会秩序的有机组 成部分.也是构成城市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并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充满了高度 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城市人在不断的竞争和适应 中形成了大量异于乡村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惯例。作 为非正式制度的风俗习惯、伦理规范和互动惯例既 是城市生产和生活实践文化后果.同时它们对于城 市人的生产和生活又#t-有明显的反4"lz,El ̄。因此,作为 非正式制度的公序良俗也是城市制度生产力的重要 表现 3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建路径 城i=b-文化是城市人与区位结合与互动的产物。 IN Jl:l=.城i=b-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城 市人和城市区位的培育和塑造。同n,l,城市文化软实 力又集中体现在城市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层 面。因此。综合起来说,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就是 在存:it和增量两向度t-_,对城市人、城市区位、城市 社会和城市制度进行的培养和建设 第一.城市人的发展是城-eft文化软实力培育的 第一要务 “城市的问题基本上是关心人的性质 的”[51。城市人不仅创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文化。 城市人是城市文化创造的主体 城市人的素质决定 了城市的素质,因而也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潜力、水平 和前景。“缔造和改造人类自身.正是城市的主要功 能之一”f1]m,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人素质的提高.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更离不开城市人的知识、素 养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释放 城市人的知识水平和 文化素养的提高既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培育的基本手 段,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培育的最终目的 因此.从 存量上说.要培育并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 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高城市现有的全部人口 的素质和文化创造力。在此基础至上。还要重点关注 那些从事城市精神文化生产的文化精英和专业群 体.尽量为他们的文化创造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环 境和社会环境。从城市增量人口的角度看。通过高素 质人才和文化精英的引进可以快速提高城市的人口 素质并加强城市文化的生产力。必须指出的是,对于 城市增量人口素质的提高.激励手段好于惩罚措施, 鼓励政策优于限制制度 最好通过提供良好的待遇 和环境来吸引和吸收各种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的高素质智能型人才和劳动力.而不要设置壁垒来 限制、阻止或禁止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为, 城市人口必须要具有流动性.这是城市获得并交换 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 第二.城市区位的建设和改善是城市文化软实 力培育的基本途径 城市区位既是城市文化创造的 环境也是城市文化创造的对象 城市的物质环境和 社会环境是紧密关联的 完善的物质秩序和物质环 境与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是双向亲和 的。良好的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不仅可以 让城市人更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而且可以促发他 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那些破败的老旧街 区和街道则不仅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也是违法犯罪 行为和社会失序滋生的温床。政府对城市空间环境 的关注并不能仅仅着眼于车站、广场、主干道、纪念 性建筑和标志性工程。诚然。对于城市中的匆匆过客 来说。它们在感知和认识上具有35-点性作用.有助于 人们形成正面的城市知觉 但对一个长期在城市中 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这即使不是无关紧要。毕竟也 只是一小部分。对市民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居住和生 活的条件和环境 西方有句著名的格言“城市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提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良好设 施”。“不论任何特定文化背景上的城市,其实质在一 定程度上都代表着当地的以及更大范围内的良好生 活条件的性质”[11118 因此,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建设和 营造.从存量上说.就是要重点关注对老旧街区、街 道和社区的更新和改造 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和便 利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从增量上说,就是要新建 和扩建以服务于居民居住和生活为目的的人居环 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此外,政府还要 重视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培育的积 极作用和意义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公 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音乐厅等公共文化教育 设施和机构的建设 第三.社会环境的改善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培育 的重要手段。城-its是个人、群体和组织高度聚集的社 会系统。从社会意义上说。城市就是人群交往的空 间。具有能动的精神文化特性 构建城市的文化软实 力。在社会层面上说.就是要引导和培育市民形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