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对于历史教学的手段有待提高
历史作为初中文科课程中的一门,知识点及教材内容较为繁
琐,从而造成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印象较差,无法很好调动自身
的热情,但这也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一旦一种教学模
式被固定,就很难再从中进行改变,进而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2.教师教学研究不足
在目前大多数中学中,初中历史教学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
个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控制地位,受应试教
育影响,以“满堂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教,学生失去了主观能
动性,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播。而另一个是教师为了响应新
课标的号召,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
但由于对课堂的控制不足,容易使课堂混乱,不利于学生汲取知
识。
3.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普遍的初中教学中,历史一直是处于“副科”的学科地位,
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导致在大多数学校中,缺乏专业历史教师
的配备,一般的历史教师都是两门兼授或半路出家,致使一些历
史知识连自己都不清楚,上课只能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
令教学的氛围更为枯燥,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教学的质量更
是无法提高。
二、改进措施
首先,对教学手段进行完善,提高教学的质量。在目前的课
堂教学中,媒体教学已经逐步普及,利用计算机把教学材料编制
成图文并茂的课案,从而进行视屏播放,将抽象化的历史教学氛
围转化为生动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其次,让学生
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在响应新课改的同时,对应试教育的传统
模式进行摒弃,在课堂教学上要采用探索性的教学模式,把学习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在一旁进行引导,了解学习的任务,并在
结束后在讨论中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最后,教师也
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升华自身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途径来
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