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近日,从合肥市及蜀山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传来消息,位于
合肥市蜀山区的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以下简称工业设计城)
通过半年多的试运营,产业集聚效应和设计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50多家国内外设计研发企业入驻;20多项
设计成果获得国际工业设计大奖;6项设计研发成果实现落地转
化,预计将直接创造产值20亿元;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
加拿大、法国、美国、韩国国际化的创新设计中心正洽谈入驻,
国际化设计氛围初步形成。
“抓住合肥市电子信息、平板显示、汽车、装备制造和家电
等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大好机遇,工业设计城就要后发先至,坚
持弯道超车,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集聚和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管委会副主任徐
红卫接受采访时说。
弯道超车实现高起点发展
工业设计城是安徽省重点项目,是合肥市规模最大的科技创
新、设计研发企业和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区,是省市区联合共建的
科技创新高地。自2016年初试运营以来,创新发展思路,制定
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模式,积极争取省市区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产业链运营等方面,勇于打破常规,坚
持弯道超车,强力整合优势资源,运用国际化的战略思维,赢得
了国内外工业设计企业、工业企业设计研发中心等企业的信任和
支持,为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设计城初期试运营阶段,完成了50多家国际工业设计
中心、工业企业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
其中12家企业已正式办公,26家企业入场装修。同时,还有约
60家国内外工业设计上下游企业意向入驻。尤其是针对工业设
计城国际化的产业发展定位,吸引了德国柏林、美国洛杉矶、法
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加大拿、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
区国际化创新设计中心的关注,并初步达成入驻集聚发展的意
向。
设计成果转化是工业设计城产业集聚发展重要一环。值得一
提的是,大部分入驻企业虽然还正在装修阶段,但他们的设计服
务等工作已提前展开,其中有7家工业设计公司20多项设计产
品获得德国红点、IF、美国IDEA(工业设计优秀奖)、中国红
星等国际设计大奖;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工业设计城实现了6项
重点设计研发成果的落地转化工作,部分成果已经成为实实在在
的工业化项目。尤其是国海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的新一代“新
能源智能旅游房车”项目成功实现就地转化目标,今年8月25
日,公司设在寿蜀现代产业园的年产2万台房车生产基地正式揭
牌投入生产,同时公司首批20台房车走下生产线,预计未来将
实现产值6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8亿元,直接拉动地区相关产
业经济增长超100亿元。同时,该公司已在青海西宁、安徽黄山
设立了生产基地,总投资约10亿元,并与青海、云南、陕西、
海南等7个省签定了房车营地建设合作协议。
徐红卫认为,作为工业设计城的重点入驻企业之一,国海科
技设计研发的系列房车是目前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产品质量最
好的产品,在新能源智能房车领域占有主导地位,项目全部投产
后,不仅将推动安徽省合肥市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实现
智能房车“合肥造”,还将引领中国智能房车产业的高起点健康
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为实现中国人“自由随心”的旅居生活,努
力改善国人时尚健康的旅游方式做出贡献。
徐红卫说,实现和造就无数个国海科技这样的设计研发成果
的就地转化目标,正是工业设计城产业集聚发展的初衷和今后将
更加努力发展的根本目的。
工业设计既是效益也是责任
对于合肥这座制造业领先的城市而言,工业设计不单单是作
为创意文化产业而存在,更被视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工具。如何
才能将它在这方面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徐红卫认为,“设计就是经济效益”。不少合肥的企业投资
于工业设计的初衷也就是冀望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普通市民想象
中,工业设计似乎就是美化产品造型、完善产品功能。然而,工
业设计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此。
作为制造大国,我们在环境等方面作出了较大的牺牲,我们
的生产环境要更干净些,不能像过去那样,为了讲经济效益,为
了降低成本,污染环境,产生大量污水、废气。工业设计的发展
就是要考虑怎样进一步帮助我们的国家,不单单是经济上,还有
环境保护上。工业设计城的产业集聚发展就是要肩负起这样的重
任,即要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要担
当起社会责任,崇尚绿化制造。同时,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但是设计师可以从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设计师做设计时可充分
考虑,使用什么材料?制造产品的工序是否有干净一点的方法?
排污方面是不是可以减少一点?设计师可以和工程人员一块做
研究。设计不仅可以大幅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能给用
户带来更加方便的生活。比如现在中秋节用的月饼盒,设计师做
得非常漂亮,用了很多材料,最后却被丢到垃圾堆里,过度的包
装造成浪费。而这不是工业设计的初衷。
徐红卫认为,发展工业设计还是要长远一些看问题,特别是
在社会责任方面。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国家或许是因为
竞争,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环保关卡。但他们的企业有能力应对,
而我们的企业在工业设计之初就应该多做考虑。
繁荣工业设计打造“设计之都”
徐红卫认为,发展工业设计,合肥是有优势的。产品设计需
要以生产能力作为依托。合肥制造业发达,汽车、电器、新材料
等产业资源高端集聚。以合肥工业设计城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为依
托,合肥的资源、设计条件多样化,有能力支持各种设计。设计
师可以发挥才能的设计领域更广,设计师在不同产业的设计间切
换可以激发灵感。
针对如何打造“国际设计之都”?徐红卫认为,首先,要发
展设计教育培训。一方面,通过举办“全国工业设计大讲堂”进
行工业设计知识的普及教育。一方面我们将联合国内外著名的大
学及当地的学院设立专业的工业设计培训中心,去培训本土设计
人才。然后还可以营造环境来吸引外来设计师。要让设计师觉得
到合肥开办设计公司和设计师事务所比较方便和充满前途。对
此,工业设计城将联合地方政府,积极创造条件,为设计师们立
足合肥创业提供资金、设计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成果转化
等各方面的支持。
另外,合肥打造“设计之都”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要提高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重视设计教育的发展,增加设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营
造一个有利于设计师成长和设计产业蓬勃发展的设计乐土。尤其
是要对入驻工业设计城设计人才的职业发展前景、设计成果转
化、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做好过细周到的服务工作。
三是努力提升当地品牌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入驻工业设计城的国内外设计公司建立合
作关系。
四是提升市民对设计的普遍认知和鉴赏水平。如果在一个城
市生活的人愿意为精美的设计买单,在这样的城市里就容易产生
精品,孕育优秀的设计。
五是增加每年举办设计文化活动的数量和有社会影响力的活
动。
六是塑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城市形象,作为即将打造
“国际设计之都”的合肥,应该建设出充满创意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