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主讲人:许莉E-mail:mexuli@第一章婚姻法概述•一、婚姻法的调整对象•二、婚姻法与民法的关系•三、婚姻法的特征•四、身份法律行为•五、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一、婚姻法的调整对象(一)几个常用概念辨析婚姻法、家庭法、亲属法(二)调整对象身份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表现为:人身关系、财产关系问题:与民法中的其他财产关系有何区别?法律适用上是否有特殊性?二、婚姻法与民法的关系立法演变:诸法合体、附属于民法、独立法律部门现状:向民法回归----特别法1、属于民法的组成部分2、具有相对独立性(特殊性的把握)与民法总则的关系附:婚姻家庭的基本问题1、婚姻家庭的含义:婚姻、家庭2、婚姻家庭的性质自然属性(区别与其他社会关系)社会属性(本质属性)两种属性在婚姻立法中的意义3、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4、婚姻家庭制度之演变三、婚姻法的特征1、普遍性2、民族性(民俗性)3、伦理性4、强制性四、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一)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形成的身份法律行为附随的身份法律行为(二)特征1、行为能力和代理2、形式要件3、效力4、条件与期限(二)身份权的一般理论五、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计划生育原则争议:婚姻法第4条的内容是否属于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中的禁止性规定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是婚姻自由原则的要求,但婚姻法中并没有直接否定其效力的规定,一般仍按离婚处理。

注意与胁迫婚姻的比较。

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与买卖婚姻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3、禁止重婚与同居重婚——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

表现:a.已有配偶,又与他人登记结婚。

b.已有配偶,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理解已有配偶的含义)后果:a.重婚罪b.重婚行为无效c.离婚的理由和过错、损害赔偿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行为的含义——参见《解释一》注意:a.构成要件 b.与无配偶者的同居性质不同后果:离婚的理由和过错、损害赔偿4、禁止家庭暴力与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的含义参见《解释一》关于家庭暴力的立法背景关于家庭暴力的相关理论家庭暴力在婚姻法中的后果:离婚的理由、过错、损害赔偿附:婚姻法第四条的性质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性质:属于倡导性规定依据:《解释一》中明确,直接依据第四条起诉损害赔偿的,不予受理第二章亲属制度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哪些人?叔叔与侄子按照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是几亲等?弟媳属于——亲等的——系——亲。

我国婚姻法中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按照罗马法换算即——亲等以内的旁系血亲。

一、亲属的概念和种类1、亲属的概念注意:法律上的亲属特指具有一定权利义务的人,范围较一般意义上的小。

2、亲属的分类配偶(是否属于亲属有不同立法)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姻亲(比较特殊,目前法律对姻亲之间的权利义务未作规定)二、亲系和亲等1、亲系亲属之间的世代联系现代立法中分为直系与旁系2、亲等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方法罗马法、寺院法和代数计算法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范围三、亲属身份的产生与终止四、亲属的效力婚姻法学的体系基本理论夫妻身份的产生——结婚结婚的效力——夫妻关系夫妻身份的消灭——离婚离婚的后果亲子关系其他亲属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需要抚养——含义兄弟姐妹之间:成年兄姐对弟妹、由兄姐抚养长大的弟妹对兄姐继父母子女关系类型形成抚养关系的,适用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

如何判断形成?——共同生活、时间形成后可以解除,但并非当然解除,即不因生父母死亡或与继父母离婚当然消灭亲子关系。

由于没有形式上的要求,所以存在是否形成、是否解除不确定的情形。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不发生纠纷,则其关系性质并无意义,一旦发生纠纷,则由法院界定是否有亲子关系存在或是否已经解除。

(立法上需要完善)未形成抚养关系的,视为姻亲关系成年的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即使有赡养关系存在,也只在继承制度中产生效力,即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三章结婚制度一、结婚制度概述(一)婚姻的成立结婚是创设夫妻身份的法律行为,应符合法律行为的相关规定。

同时,结婚行为又具有特殊性,须具备特别条件。

(二)婚约1、婚约的含义订婚行为是否为法律行为?理由?2、关于婚约的立法例3、我国现行立法对婚约的态度4、与结婚有关的财产纠纷(1)婚约中的财产纠纷处理:参见教材第42-43页(2)彩礼问题:何为彩礼?彩礼能否要求返还?参见《解释二》第10条(3)婚前赠与物的返还问题二、结婚的实质要件1、结婚必须当事人自愿关于自愿的理解:当事人的婚姻行为能力当事人的婚姻意思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法定婚龄的含义法定婚龄的依据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度4、禁止近亲结婚禁婚亲的范围(问题:姻亲/养亲)、禁婚亲的依据5、禁止疾病婚疾病婚的含义、有关婚检制度变化的介绍、疾病婚的依据三、结婚的形式要件(一)结婚形式的含义仪式制、登记制、仪式与登记结合制结婚形式的作用——要式法律行为(二)我国登记制的基本内容:简单了解(三)补办登记的规定(参见婚姻法第8条及《解释一》)目的:使未办理婚姻登记的当事人有救济途径效力:婚姻效力溯及至同居时,但同居时不符合条件的,溯及至符合条件时。

四、事实婚姻问题(一)有关同居的分类根据同居当事人是否具有配偶身份,可以分为1、有配偶与配偶外的异性同居——以夫妻名义且公开的,构成重婚。

不以夫妻名义的,构成同居(司法解释中特指的婚外同居)2、无配偶者的同居——是否夫妻名义不以夫妻名义的同居,称为非婚同居(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以夫妻名义的公开同居,往往与事实婚姻相关(但不等于)(二)事实婚姻构成事实婚姻的前提条件:当事人双方均无配偶当事人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生活、被周围人认为是夫妻关系当事人未办理结婚登记时间条件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居关系,并不一律认定为事实婚姻。

还要结合现行法的规定(《解释一》)94年2月之前已经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认定为事实婚姻94年2月之后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告知其补办登记;未补办登记的,一律认定为同居关系(三)认定为事实婚姻和同居关系的后果事实婚姻:按照婚姻关系对待。

离婚、夫妻共有财产、婚生子女、继承权同居关系:不具有婚姻身份,单独起诉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同居期间的财产关系可以处理,按照一般共有关系五、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一)基本概念违法婚姻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由于对“事实婚姻”我国立法已有特别规定,所以不属于无效和撤销婚姻的范畴。

现有的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应指已登记的但欠缺实质要件的婚姻是否可以据此得出无效和可撤销的法定事由?(我国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二)无效和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无效和撤销的原因与结婚的实质要件相关。

一般认为,违反结婚要件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为无效原因,反之,则为可撤销原因。

我国无效婚姻的范围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我国可撤销婚姻的范围因胁迫而结婚的。

关于胁迫的概念,参见《解释一》思考:1、我国可撤销婚姻和无效婚姻的范围界定是否合理?为什么?2、我国可撤销婚姻中没有欺诈婚姻的规定,司法实践中能认定欺诈婚姻吗?(三)无效与可撤销的具体程序我国采用宣告无效制:可以宣告婚姻无效的机构只有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婚姻的机构有婚姻登记处和人民法院可以提起无效诉讼的当事人参见《解释一》:婚姻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准确理解)有权提起撤销婚姻的:限于受胁迫的婚姻当事人(四)无效和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一经宣告,自始无效,当事人自始没有婚姻身份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按共同共有处理。

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

(这一条在理解上存在歧义)第四章夫妻关系——婚姻的效力(直接效力)一、夫妻关系概述二、夫妻人身关系家事代理权制度1、家事代理的产生背景、含义2、家事代理的性质与作用3、家事代理的范围4、家事代理与一般法定代理的区别《解释一》中关于夫妻财产平等处理权的规定•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

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三、夫妻财产关系夫妻财产制度、夫妻扶养义务、配偶继承权夫妻财产制度的基本理论1、夫妻财产制度的含义:广、狭义的夫妻财产制度2、夫妻财产制度的类型:法定与约定之分、一般财产制度与非常财产制度之分3、财产制度具体种类介绍吸收(参见教材)、统一(参见教材)、联合、分别、共有(一般共有、婚后所得共有、劳动所得共有)、延迟的共有,即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或增值共有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1、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婚姻法》第17、18条)(1)性质:婚后所得共同制、婚后所得共同制之得失(2)具体内容夫妻共有财产的具体种类(17条)夫妻个人财产的具体种类(18条)对概括性条款的理解(参见司法解释二)婚姻法17条规定的共有财产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接受赠与的财产,但遗嘱和赠与合同特别指明的除外5、其它知识产权的收益甲乙是夫妻,甲在婚前发表小说《昨天》,婚后获得稿费。

乙在婚姻存续期间发表了小说《今天》,离婚后第二天获得稿费。

甲在婚姻存续期间创作小说《明天》,离婚后发表并获得稿费。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昨天》的稿费属于甲婚前个人财产B.《今天》的稿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C.《明天》的稿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D.《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稿费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几种特殊财产的性质界定复员费、转业费、养老金、公积金、破产安置费(《解释二》)婚前财产的增值与孳息房产的归属(3)对夫妻共有财产的平等处理权夫妻个人财产(18条)1、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2、夫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医疗费等;3、夫妻一方继承接受赠与,被继承人指明只给一方的;4、个人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2、约定夫妻财产制度(19条)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形式、约定的内容、约定的生效条件、约定的效力夫妻扶养义务1、夫妻扶养义务的性质——狭义的、财产性的义务2、扶养义务与扶养费的关系3、不履行扶养的法律后果夫妻继承权(继承法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