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闯舯业 品种资源 小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创新和利用 郭秀焕 赵平 冯承业 李学军 郭月青 连光艳 管 红 张多贤 刘志和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52000; 冠县农业局农广校; 聊城市农业局) 小麦是山东省种植历史悠久、播种面积最大、总产 量最多、商品率最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小麦产量的丰歉 与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的改善息 息相关。 1 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改造利用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引进、筛选、鉴定、改 造、评价、利用作物品种资源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30多年来我所共引入国外小麦种质材料3000余 份,每年对所有材料按早熟、晚熟、茎秆质量、高、矮、抗 病、大穗、大粒、多穗、优质、丰产、后期熟相等分别种 植,以利于观察。对引进、收集和创新材料,在田间详 细观察、鉴定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优异种质早代遗传 力较高的性状如抗寒性、抽穗、成熟、株高、抗病、落黄、 千粒重、粒色、粒质、整齐度、饱满度等及环境作用的影 响进行鉴定评价后,配制杂交组合2600个左右,其中 直接利用国外资源配制杂交组合300余个,对含有国 外血缘的材料进行改造,创造新种质,配制杂交组合近 千个。由于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引品种在生产上 直接利用的逐渐减少,必须经过遗传改良,筛选出一定 数量的接近大田生产条件、综合评价良好和具有一技 之长的优良种质,特别是千粒重、穗粒数有明显提高 的,在育种上直接利用。 1.1 大粒种质资源一般来说大粒种质常伴有植株 高大、成熟偏晚、饱满度差的缺点。另外,大粒受环境 条件的影响较大,异地种植千粒重变异明显。通过遗 传改良,能够克服以上缺陷。如聊9136的杂交组合是 聊95—1×中l5,聊95—1矮秆抗倒,抗病性较好,穗子 中等偏大,千粒重48g左右,田间综合评价较好,产量 结构合理,但成熟偏晚,籽粒不太理想;中l5农艺性状 好,籽粒色泽好,成熟期较早,杂交后经连续系谱选育 出的聊9136集中了两亲本的优点,该品系矮秆抗倒、 抗病、籽粒品质好、穗子较大,千粒重最高可达60g左 右,成熟期属中早熟品种。 1.2 优质种质资源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具有特 色的优质专用小麦面积逐年增加,市场上对专用小麦 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我省对品质育种十分重 视,在省小麦科技工作会议上,专家们特别提出优质高 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全省各育种单位把品质育 种列为重点。我省相继育成的PH82—2、鲁187、烟农 l5、济南l7、济南l9、烟优361等优质小麦新品种,在 生产上推广应用。我所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一批高 蛋白种质材料,如:F2,挪、F2"o、Bu一14、萨拉托夫29、霸 王鞭、Atlas66、794049、795049、运辐早、烟农l5、 PH82—2、核生2号等,组配了一批组合,经连续系谱选 择,创造部分优异种质,经河南省农科院试验中心和本 所化验室进行品质测试,有十几个高代材料粗蛋白质 含量15%以上,湿面筋含量36%~43%,有些种质已 被我省部分科研单位作为优质亲本利用,如聊79054、 聊80Q07、聊80Q16、聊85—1、聊89—1等,山东省农科 院育出的鲁187、鲁895054、鲁914171、济宁l3、滨州 89—2其亲本之一均是我所创新的优异种质。 我所现还有一批优质品种(系)如聊95l8、聊 9136、聊9301、聊9451等的亲本之一均是我所自创亲 本,现在正参加各级试验和小面积多点试验。 1.3 抗病种质在抗病育种实践中发现,直接利用 抗病性强且农艺性状比较过硬的亲本材料是较困难 的,因此不少育种者把选择抗病亲本的着眼点放在国 外种质材料上。随着抗病小麦品种的推广,各种病害 的生理小种不断发生变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 入南美的抗锈病品种,如智利的如罗、欧柔,意大利的 南大2419、阿夫、阿勃,前苏联的山前麦、高加索、阿芙 乐尔,罗马尼亚的洛夫林l0、洛夫林l3等。我所育成 的鲁麦3号、鲁麦l2、聊89—1、聊89—2、聊95—1均是欧 柔和洛夫林的后代。80年代除继续引用以上抗源及其 衍生后代外,并大量引用了墨西哥的抗病材料alondra “S”、pevee“s”、Veery“s”等。但外引抗病材料多数伴有 严重的缺点,如秆子高、穗子偏小、落黄差、成熟晚、丰 产性能差等,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重点改良其农艺性 状,选育出一批抗病性较好的品种(系)和中间材料,做 为骨干亲本利用。同时引用国内生产上利用的品种, 这些品种兼有多种优良遗传特性,如矮秆抗倒、株型 好、大穗、大粒、早熟、多花多实、丰产潜力大等,在育种 上通过回交、复交和阶梯杂交的方式不断加以改造,不
少材料作亲本利用效果比较显著。实践表明,利用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品种资源 呻阂种业 水稻新品种——国
李湘妮赵社根 (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佛山南海平洲 528251) 佛山油占是佛山市农科所用特籼占25///三源 93//dx直12/三源649杂交选育成的感温型籼稻品 种。该品种株型好,茎态集,剑叶窄直,分蘖力强,后期 熟色好,耐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在广东早造除粤北 以外,其他地区早、晚造均可种植。 1 产量表现 2000年早、晚造参加本所优质稻品比 试验,每667m 产量分别为482kg和419kg,分别比对 照种粤香占、粳籼89增产8.19%和9.26%,均列早造 和晚造各10个品种(品系)第一位。2001、2002年晚造 参加广东省常规优质稻区试,每667m 产量分别为 434.01kg和381.73kg,均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增幅 为2.o3%和4.97%,增产均不显著。2002年生产试验 平均667m2产375.50kg,比对照种增产0.61%。 2 特征特性佛山油占是多亲本后代,具有多个品 种的遗传性状,前期有小直12的矮生、叶片短直、耐肥 早生的特点,中后期有特籼占25、三源93的茎态中 散、叶直叶厚、叶色青绿等茎叶形态,既有较多的穗数, 又有穗大粒多的高产性状。全生育期早造125d,晚造 111~117d,比粳籼89早熟2—3d,株高95.0~ 96.4era,穗长19.8~20era,每667m 有效穗21.9万, 每穗总粒数129~130粒,结实率77.6%~84.3%,千 粒重19.4~19.6g。 佛山油占谷粒细长,壳色光鲜,米粒莹亮,煮熟后 饭柔软,油润有光泽,直链淀粉含量偏低(14.42%),适 合当今城市居民喜欢吃软性米饭的口味。农业部稻米 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验的结论:依 据农业部NY126—86(优质食用稻米》标准,佛山油占 送检样品检验项目中,精米率、长宽比、垩白度、胶稠 度、蛋白质含量七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 粒长、直链淀粉含量三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广东 省米质外观鉴定为晚造特一级。 抗稻瘟病,中A、中B、中c群抗性频率分别为 50%、86.7%、93.3%,总抗性频率为90%,病圃穗颈 瘟为3级;中抗白叶枯病(3级)。据广西农科院植保所 测定为中抗褐稻飞虱。 3 栽培技术佛山油占前期生势健旺,株型好,茎态 集,剑叶窄直,分蘖力强,后期熟色好,耐寒性和抗倒性 较强,保证有效穗数,力争促大穗,以获高产。在栽培上 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时播插。佛山油占在广东中部, 早造2月底至3月初播种,4月上旬插植,7月初收获; 晚造7月中下旬播种,8月初插植,11月上旬收获。生 产用种每667m2用种量为1.5~2kg,一般每667m2插 植1.6万~1.8万棵,每棵2~3苗。要求每667m 有 效穗数达21万穗左右。(2)施足基肥。大田基肥应以有 机肥或复合肥为主,早施追肥,早造插后20d内、晚造 插后15d内施完分蘖肥;幼穗分化肥以后视禾苗长势, 施促花肥和壮粒肥。一般施肥2—3次,第一次在插后 3~5d用尿素引根,以后每隔5~7d施一次,用复合肥 壮蘖保蘖,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充实度。早造要注意 防止生长过旺而导致倒伏,影响产量。(3)科学用水。采 用浅水插田,浅水促分蘖,中期露田轻晒,促进根系深 扎,提高抗倒力,后期保持湿润(特别晚造)不要过早断 水,以免影响充实度。(4)及时防治病虫害。经测定抗稻 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但重发区也应做好防治工作。其 它病虫鼠害的防治要认真做好。 (收稿日期:2003-06.05;电话:0757.6798859) 柔及其衍生物育成的品种(系),丰产性和抗锈能力 强。再就是以当地推广良种或地方品种为基础与国内 外优质种质配制组合的后代适应性好、丰产潜力大。聊 9102就是利用我所改造创新种质78060-1 1 与引 进品种79-51 12杂交,经连续系谱选育而成的集高产、早 熟、抗病、抗倒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系),其适应性广,在 高、中肥水和旱地均可种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 讨论 2.1 在小麦育种工作中,利用种质资源要远近结合, 以近为主,以目前推广品种和改造创新亲本为骨干材 料,以征集引进种质为辅。 2.2 要广泛引入新的国内外种质资源,扩大基因库, 对引进种质要根据育种目标进一步改造、创新,提供育 种应用。 2.3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基础,各育种单位要加 强育种材料的交流。 参考文献 【I】庄巧生.关于小麦育种的动向与策略问题.福建农业科技,1982,2 【2】赵风清,等.小麦品种资源研究的回顾与今后设想.作物品种资 源,199o,1 【3】王亚娟,等.陕西省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麦类 作物学报,2002,22(4) (收稿日期:2003.04.1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