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五十六章食品分析中的质量保证和实验方法评价和数据处理
第十五十六章食品分析中的质量保证和实验方法评价和数据处理
标准偏差较平均偏差更有统计意义,说明数据 的分散程度。因此通常用
标准偏差 和 变异系数
来表示一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变异系数 = S / X ·100 %
(三)来源 1. 取样 2. 存放条件 3. 仪器效应 4. 试剂纯度 5. 假定的化学计算 6. 分析条件 7. 样品效应 8. 计算上的影响 9. 空白校正 10. 分析人员的影响 11. 随机效应
分别介绍测量值、平均值、极差质量控制图的绘制 步骤。 (三) 质量控制图的使用 (四) 质量控制图用于寻找发生脱离控制的 原因
四、实验室认可
(一) 实验室认可的目的 (二) 实验室认可所遵循的原则 (三) 实验室认可的程序
第十六章 实验方法评价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 实验方法评价 一、评价指标 (一)准确度
(二) 分类
1. 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的结 果不确定度。
2. 扩展不确定度(总不确定度)
(1)绝对偏差——测定结果与测定平均值之差。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用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 绝对偏差表示。
(2)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l 相对算术平均偏差= d / x × 100 % l 标准偏差 S =√∑d2 / n-1 l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S/x × 100 %
(四)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一)规定分析对象 (二)识别不确定度的可能来源 (三)不确定分量的量化 (四)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三、误差和不确定度 主要讲两者的区别: 误差是本,不确定度是对误差分布的分析。 主要区别见教材表15-1。
四、 如何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减少不 确定度
(一)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二) 减少测定误差 (三)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减少随机误差 (四) 消除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 (五) 标准曲线的回归
第二节 实验数据处理 一、分析结果的表示 二、实验数据的处理
(一) 记录与运算规则 (二) 可疑数据的检验与取舍
第十五章 食品分析中的质量保证
分析质量保证(Analytical Quality Assurance, AQA) 指分析测试过程中,为了将各种误差减少到预期 要求而采取一系列培训、能力测试、控制、监督 、审核、认证等措施的过程。
分析质量保证涉及许多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例如 ,分析测试中使用仪器设备的性能、玻璃量器的 准确性、试剂的质量、分析测量环境和条件、分 析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熟练程度、采样的代表性以 及选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等等。
1.控制和消除误差的方法
(一)正确选取样品量 (二)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 (三)对照试验 (四)空白试验 (五)校正仪器和标定溶液 ((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二、 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简称)(又叫可 疑程度)
(一) 定义——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或准确性 的可疑程度。。表达分析质量优劣的一个指标。
分析质量保证是•(一)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 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有一定的 方向性。这种误差大小可测,又称“可测误差”。 •(二) 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 原因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不可测, 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于觉察。 (三)过失误差——由于分析人员粗心大意或未 按操作规程办事造成的误差。
(四)费用与效益
二、实验结果的检验 ——显著性检验法
• 在食品分析中,常遇到两个平均值的比较 问题,如测定平均值和已知值的比较,不 同分析人员,不同实验室,或用不同分析 方法测定的平均值的比较,对比性试验研 究等均属于此类问题。所以对这类问题常 采用显著性检验法-------利用统计方法来检 验被处理问题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 常用有t检验法和F检验法
最小——使所有误差的平方和达最小值 二乘——平方。
第二节 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 一、实验室内部质量保证 (一)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1. 人员素质 2. 仪器设备 3. 实验室管理 4. 技术资料
二、实验室外部质量保证 (一)外部质量控制 (二)实验室外部质量评定 三、质量控制图
(一) 质量控制图的作用 (二) 质量控制图的分类:
3.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吸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原于吸收光度 法、色谱分析法对某些成分进行测定时,常常需 要制备一套具有一定梯度的系列标准溶液,测定 其系数(吸光度、荧光强度、峰高),绘制标准曲 线。在正常情况下,此标准曲线应该是一条通过 原点的直线,但在实际测定时,常出现某一、二 点偏离直线的情况,这时用最小二乘方回归法绘 制标准曲线,就能得到最合理的图形。
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反映测定结果 的可靠性。 (二) 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 近的程度。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 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然高;而精密 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 • 准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或回收率来表示。 误差越小或回收率越大则准确度越高。 (三)检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