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笔者使用桂枝茯苓丸加
减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育龄期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的妇
女,年龄27~45岁,病程1~11年。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标准:①症状:腹痛,主要是痛经,也可以是
非周期性下腹痛;不孕;月经失调;性交痛。②妇科检查:宫颈摇举痛阳性,宫骶部
触及子宫内膜异位结节,质硬,有压痛。③B超示:附件囊性肿物和(或)子宫
直肠窝有积液。

1.3 分组与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2例,年龄27~45岁,平均33.4岁,病程1~11年,平均5.5年。给予桂枝
茯苓丸为主要组成的中药汤剂口服,临证时随证加减,兼气滞者加香附20g,乌
药、枳壳、厚朴各15g;偏重血瘀者加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各10克;兼气
血两虚者加黄芪、当归各15g,炙甘草10g。

对照组40例,年龄27~44岁,平均33.5岁,病程1-10年,平均5.3年,给予达
那唑口服,每次300mg,早晚各服1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不停药。

2 疗效评定与结果
2.1 疗效评定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显效: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盆腔包块及积液缩小50%以上。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盆腔包块
及积液略缩小。无效:主要症状及体征,B超检查无变化。
2.2 结果 治疗组42例,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40
例,痊愈17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1例。

3 讨论
根据本病症状符合中医“月经不调”、“痛经”、“癥瘕”、“不孕”等范畴。中医
认为:子宫内膜异位为离经之血不循常道而行,蓄积盆腔而成瘀为其根本病机,桂
枝茯苓丸源自《金匮要略》,方中桂枝温经脉,茯苓能安正气,丹皮、桃仁、赤
芍活血化瘀,加理气药香附、乌药、厚朴、枳壳及活血破瘀药三棱、莪术、乳香、
没药以活血消癥散结,全方共收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行气止痛之功。同西药比
较,无体重增加、性欲改变、潮热、多毛、痤疮等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处理,桂
枝茯苓丸与西药达那唑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
内膜异位症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