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论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论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摘要】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
了一个系统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对明代法律制度的缺陷进行了批判,他倡
导民主、民治、法治。强调从政治法律制度上解决社会治安乱的问题。本文从介
绍黄宗羲的生平入手,主要对其在《明夷待访录》中的法律思想进行论述。

【关键词】黄宗羲 法律思想 民主 法治
一、黄宗羲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的文化巨
人,我国早期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17 世纪具有先进法律思想的重要代表人
物。黄宗羲知识渊博,既是思想家又是史学家,对数学、天文、地理等也很有研
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南雷文定》、《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等。
其中《明夷待访录》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在《明夷待访录》中他总结了明朝
灭亡的教训并对封建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体现出一定民主思想,也体现出他进
步的政治法律思想。

二、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一)民主君客思想。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原因就是君主专制。
他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认为,“人生之初,人各自私也,
人各自利也”即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并没有君主。但到后来,各人只顾各人,
天下有“公利”无人去兴,有“公害”无人去除。为了兴“公利”除“公害”,于是才产
生了“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
害”的君主。由此可以看出,君主的产生也是要保障人们私人的权利,君主原来
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压迫者。黄宗羲明确指出君主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
的,他一人与天下之人的利益一致,这是天下大公。黄宗羲认为君主与人民的关
系应是客与主的关系,君主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君主的首要任务是为人民服务。
他否定三代以后的君主,批判自秦王朝以来两千多年的专制君主。黄宗羲的“天
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变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中的“君权神授”为“君权民授”,超
越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民本思想,逐渐向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的
方向发展。

(二)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黄宗羲提倡民治反对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
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的法为“一家之法”。所谓“天下之法”,是为天下人民谋
利益的公平之法。“一家之法”则是专为帝王一家谋私利的专制之法。黄宗羲说三
代以上之法是从为“天下”出发的,“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他进一步指出“三代
之法”是“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
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即天子不把山泽之利、刑赏之权据为己有而是于天
下的人分享。黄宗羲认为“藏天下于天下者”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包含着天下是人
民的天下,应该由人民共同治理的民治思想,另一方面则包含了治理天下的法应
是利于万民的公法思想。他所说的“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一句,则提出了无
论贵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主张。因此三代的“法愈疏而乱不作”,可以
算是“无法之法”。而三代以后的法则“藏天下于筐箧”。皇帝唯恐自己的命不长,
子孙不能保有家业,想方设法要防患于未然,完全出于自己一家一姓的需要,是
“非法之法”。

(三)以“法治“限制“君权”的主张。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君主的权力过大 ,没有良好的法治
约束。要实现“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的理想,就必须要对君主的权利进行
限制。于是,黄宗羲在限制君权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

1.提高相权,以分君权
黄宗羲认为在古代,君臣的差距不大。但秦以后,特别是明代初期,为了加
强皇权,朱元璋废弃了宰相职位,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天子对待他们的态度是
“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去之”。黄宗羲以为,废除宰相制度,会使
皇帝变得更加独裁、专制。因此,他主张恢复宰相制度,并提高相权,使宰相有
职有权,皇帝与宰相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

2.主张学校议政
黄宗羲很重视学校的作用,在《明夷待访录》中专门列出学校一章讲述他理
想的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决定是非的议政机
关。学校应参与法律的制定,并监督法律的实行。这种学校与今天学校不完全相
同,它具有非常独立的地位,明辨是非,传播思想,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这种
学校议政,参与是非判断的观点在当时非常新颖。

三、黄宗羲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
黄宗羲有着为天下百姓着想的思想,他主张法律制度的价值是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和体现出平等的“治法”。他提出的法律制度和法治观在历史上有着重要
意义。

首先,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君为民害”论、“民主君客”论和“万
民忧乐”论。黄宗羲的“君为民害”论,从理论上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
判。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是 变“君主”为“民主”,这是黄宗羲对中国法
律思想的巨大贡献。

其次,他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是其最富有时代特色,并对后世最有
启蒙意义的。这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遭到了否定。黄宗羲将为君主一家服务的法
律转为天下人服务。将“法治”与“民主”相结合,把对君主的保护变为限制,这是
他以前的思想家从未做过的。

最后,黄宗羲这种以“民有、民主、民治”为中心的思想,在清末至近代的民
主革命运动中曾经起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评价
说:黄宗羲“最有影响于近代者,则《明夷待访录》也。历史表明,黄宗羲的思
想及其《明夷待访录》在中国近代挽救民族危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过程
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价值[J].宁波党校学报,2005,6.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