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稿 10/07/, ̄,第300期 宜宾市 多措并举务实创新 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宜宾市积极应对一系列 新情况、新问题,多措并举, 务实创新.建立健全多层面的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主动指导 用人单位依法处理劳动关系. 确保全市劳动关系总体呈现 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是建立行政调解机制. 化解涉劳矛盾纠纷 根据“大 调解”工作体系要求.市劳动 保障局成立了行政调解委员会,做到“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 事、有经费办事”。重点在劳动关系、社会保唆等板块下功夫. 突出行政调解的作用,起到了“调解矛盾,调顺民心.调稳根 基”的效果。去年全局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88件。占仲裁申请 案件的6l%.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 社会的稳定 二是充实基层服务体系,下沉劳动关系协调重心。各乡 镇(街道)建立了劳动保障所,配备2-4名协理员;村(社区) 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1—2名兼职工作人员。去年全 市招聘了大学毕业生劳动保障协理员408名.充实到基层协 助工作.有效缓解了基层服务机构人员紧缺、服务能力偏低 的问题 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快速调处民工工资拖欠。全市 已建立起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监察(检查)联动机制 以及农民工工资清欠的部门负责制。为进一步加强预防和制 止建设施工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对建设项目的行业主管部 门、施工单位、用工单位的职责及劳动者工资保证金管理和 支付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管项目就必 须监管劳动者工资发放”的原则。履行其职责。这一联动机制 的建立.对发挥部门能动性,快速有效解决民工工资的清欠 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构建企业调解组织。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 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的推进、对企业申报特殊工时制度的审 批、对企业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对企业劳动用工进 行检查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 制度.构建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充实调解人员,按照 相关调解制度和程序.及时有效与职工沟通,快速调处矛盾 纠纷.力争把劳资纠纷化解在企业层面。 ‘ ’ 14四JI1劳动保障/民生 遂宁市 开拓创新真抓实干 积极推进劳动关系工作 去年以来.遂宁市坚持 以协调和稳定劳动关系为主 线。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 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劳动关系工作呈现稳步推 进、综合提升的良好态势,企 业劳动关系保持了基本和谐 稳定的大好局面.为推进和 谐遂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 献 一是强化认识,深入实施《劳动合同法》。坚持“舆论为 先、政策引导、执法助推”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劳动合同 法》宣传引导,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幅提高。劳资关系迈上新台 阶。截至去年底 全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基 本达到100%。民办非企业单位签订率达到97.6%,私营、民 营企业签订率达到91.6%,个体经营签订率达到78.5%。 二是建章立制,维护职工劳动报酬权益。积极探索、创新 实施了用人单位工资支付制度、重点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 度、权益告示牌制度、欠薪报告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同时, 建立了企业劳动保障信用评价体系.在全省率先将企业参保 缴费和工资支付情况纳入了银行征信系统.协助有关部门建 立了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信用档案.形成了企业失信 惩戒机制 .三是突出实效,扎实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2009年, 全市共有5个园区、5个街道(社区)、3个乡镇和26户企业 分别被授予市级“劳动关系和谐园区”、“劳动关系和谐街道 (社区)”、“劳动关系和谐乡镇”和“劳动关系和谐明星企业” 称号。目前全市共有国家命名和谐企业1个、省级命名单位 4个、市级命名单位1 10个和县区命名单位120个。在健全 完善三方协调机制方面.创新构建了三级工作体系.力争做 到矛盾纠纷不出街道(乡镇)、不出园区、不出企业。 四是积极应对,同舟共济。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影响。面对 困难.劳动保障部门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指导帮助。引导企业 依据有关法规政策,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妥善处 置劳动纠纷和劳资矛盾.避免出现大范围裁员和拖欠职工工 资现象。同时,全面落实“五缓、四降、- ̄t"助、两协商”等各项 政策措施,加强特殊工时制度的审批管理,确保了劳动关系
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