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广播系统
(初步方案)
系统方案介绍
1、产品简介
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采用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TCP/IP网络技术,将音频信号以IP包协议形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传送,彻底解决了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音质不佳,维护管理复杂,互动性能差等问题。该系统设备使用简单,安装扩展方便――只需将数字广播终端接入计算机网络即可构成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广播系统。
功能方面:可独立控制每个终端播放不同的声音。不仅能够完全实现传统广播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定时打铃、分区播放、喊操、消防报警等基本要求,而且还具备音频自由点播、教师安排节目播放等功能;
传输方面:音频传输距离无限延伸,轻松实现分校区广播和领导校外远程广播。即使远在国外,声音也能清晰流畅,犹如现场亲听。非传统模拟广播系统所企及,具有绝对优势;
音质方面:达到立体声和CD级,适合于教室里的日常外语听力训练,每个发音都可以清晰可辨。特别是应用在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听力播放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听力部分成绩,不再为含混不清的声音所困扰。
产品应用范围:大学、中小学、高速公路、商业连锁店、智能大厦、大中型企业……
“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名词解释:
IP(Internet Protocol)是TCP/IP中的网络层协议。IP协议提供了统一的IP数据包格式,以消除各通信子网的差异,用来给各种不同的通信子网或局域网提供一个互连平台。
将广播的音频信号进行数字编码,并通过网络传输IP数据包,再由终端解码还原为音频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采用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实现多网合一,跨越局域网和广域网。借助强大的IP网络平台,广播系统迎来了新的飞跃!
2、功能介绍
涵盖传统广播系统所有功能
包括自动打铃、课间音乐播放、校领导讲话、播送通知和转播电台节目等
系统基于IP网络,遵循TCP/IP协议
一线多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避免重复架设线路,有以太网接口的地方就可以接数字广播终端,真正实现广播、计算机网络的多网合一。
领导网上讲话
领导通过校园网上的任意一台计算机,接上话筒,即能实现广播讲话,可指定全体广播或局部广播,支持通过Internet远程广播.
自由点播
教师通过遥控器控制分布在每个教室的数字广播终端完成音频服务器中数据库的任意点播。操作简单方便。可彻底“摒弃上外语课带录音机到教室的教学方法”,教师只需要用遥控器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按一下播放即可!无需倒带、换面等繁琐的操作。
实时采播
将外接音频(卡座、CD、收音机、话筒等)接入音频服务器实时压缩成高音质数据流,并通过校园网络发送广播数据,安装在不同教室的数字广播终端可实时接收并通过自带音箱进行播放。
定时播音
数字广播终端具有独立IP地址,可以单独接收服务器的个性化定时播放节目。教师将需要使用的教材或课件存储在服务器硬盘上,并使用专门软件编制播放计划,系统将按任务计划实现全自动播出。
多路分区播音
系统可设定任意多个组播放制定的音频节目,或对任意指定的区域进行广播讲话;服务软件可远程控制每台终端的播放内容(划定区域播放)和音量等
教室音频扩音
数字广播终端提供音频输入功能。在没有广播信号的时候,教学计算机的音频输出可接入语音终端,经扩音播出。终端可以根据语音信号的有无,自动切换功放音箱的电源。
终端内置交换机(选配) 数字广播终端内置4口100M交换机模块,可以有效解决终端占用了原有网络端口问题,而且还能适当串接1到2个终端, 节省布线投资.
音频素材制作
可实现数字素材的剪辑、混音、淡入淡出、噪声消除、变速不变调等功能。
系统资源服务器可存储数千小时以上的音乐节目或语音节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存储空间或更换服务器,或增加磁盘阵列等设备提升系统性能。
3、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问题
技术落后,兼容性、扩展性不佳
现有校园广播基本都是采用模拟传输,人工管理的工作方式,系统易受环境干扰,多路广播时容易产生串音。无法实现数字格式(MP3)音频文件在终端直接播放,无法与校园网连接,以真正实现音源数字化、播放管理自动化。
音质差、功能单一
目前校园广播设备只能用于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广播通知等少数教学与管理活动,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外语听力训练、考试、课间音乐音质要求。
安装复杂、维护不便、故障率高
由于定压有线广播是严格按照阻抗与功率匹配的原则进行配置,往往因一台变压器或音箱故障而烧坏功放,影响整个广播。
可管理性差、无法进行远程控制
由于只能以专用播放设备(磁带、唱片、CD机等)和储存了MP3文件的计算机作为音源,需要专人在专门地点管理广播内容,因此无法使用现代技术对广播音源进行有效管理,更无法进行远程播放控制,不利于校园广播系统的灵活应用,造成资源浪费。
语音教学设备昂贵、使用不便,难以普及
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虽然具备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其设备昂贵,学校往往只能装备极少的几个教室。教师如果需要使用专用教室还需提前预约,在使用过程中还经常会由于学生或设备原因出现诸多故障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多数老师还是选择了使用录音机来完成语音教学。
操作麻烦、普通教师无法应用于课堂教学 在我国的许多院校里都已经有了各自独立的音频广播系统,但是多数院校仅将此系统运用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由于其音源为录音带,因此需要有专人按照各年级老师的要求转录编辑,工作效率很低,往往是制作一次节目至少要播上一个礼拜。
4、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的优势
更强的功能
纯数字广播系统,涵盖了传统校园广播系统的所有功能。并实现了音频点播的功能(AOD)。并充分利用了校园网络的资源,可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上的音频资源。由于每个终端有独立的IP地址,因而可以控制任意一个终端播放不同的节目
更好的音质
由于采用了网络传输技术,使音频信号无传输干扰及失真。采用了MP3压缩算法占用网络带宽低(8k-128k)又能保证音质保真度,经测试采用44.1khz 16bit采样128kbps速率压缩 通频带(线路输出) 20-16khz ,失真度 ≤ 3%
更高的可靠性
校园广播系统的不稳定因素主要取决传输线路的质量,不合理的传输线路或造成不稳定甚至烧毁大功率的定压功率放大器。纯数字广播系统由于借助于成熟的以太网络通讯技术,每一个终端设备相当于一台联入校园网络的简易计算机。用户只需要保证网络的畅通,无需增加其它的维护。
更简单的安装
安装简单。只要教室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有一个交流220V插座,有一个标准以太网络接入插座(RJ45)和一个摆下数字广播终端(一个音箱的体积)的位置。
道路交通网络广播解决方案
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也是国家交通部非常重视、提倡的系统性工程。
而当中利用网络传输的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已经开始普及到各省各市的城市道路中,它能为交通指挥人员提供道路交通的直观信息与实时交通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各种交通违章和其他可疑情况,有利于交通指挥人员迅速作出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治安事件录像取证,为内外事警卫工作服务,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但是由于道路交通情况随时千变万化,光靠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并未能彻底解决道路交通中,交警数量与道路配套不成正比这个重大的交通管理难题。
本方案旨在利用现有的数据传输线路,建设基于IP网络传输,与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兼容使用的道路交通网络音频广播系统,以先进的科技手段解决交警数量不足的问题,从而减低交通管理部门工作强度,保证城市道路的安全通畅,减少交通违规行为的发生。 需求分析
• 工程安装要求简单容易,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城市交通复杂多变,对于在建设广播系统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工程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某些道路每天都要应付大量的车流人流,如果通过封闭部分车道,挖地布线,造成交通阻塞,这是绝对不可行的。因此系统中对工程的安装必须能够保证简单容易。
• 系统主控室可实现单独对某个或多个路口进行广播控制。交通道路随时千变万化,对于广播系统中如何实现在遇到突发事件而交警不在场或未到场的时候,主控中心对事件进行远程有效及时的处理,尤为重要。而且当迎接外宾或重要官员的时候,主控室可与各路口的交警联合指挥,既保证外宾、重要官员车辆的安全顺利通过,也能减轻交警的工作量。
• 系统要能在各种环境下,保证车辆行人听到清晰的广播内容。道路交通每时每刻都会变化,在上下班交通高峰的时候,路口的噪音就会非常大,而在晚上10点以后,路面的噪音也会相应较小,在道路噪音变化的时候,必须适当调高或降低对应的广播音量,一方面保证道路过完车辆、行人,清晰听到广播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系统不会对附近居民商铺做成不必要的滋扰。虽然现在一般的广播系统可通过人手进行音量的调控,但是主控中心并不能准确判断路面噪音情况,而必须通过各路口工作人员与主控中心对讲,汇报路面噪音情况,主控中心才能进行音量调节,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全部操作均属于人为操作,也很容易出现工作失误。
• 系统要求具备权限管理功能,避免越权管理出现。作为政府项目,如何保证广播系统实现对应行政级别,具备对应的广播权限尤为重要,因为这关乎交通信息或重要的通知能否准时传达到路面中。而传统模拟广播很难实现各级政府根据权限进行广播。
• 实现远程广播、远程管理功能。政府人员,外出工作是常有的,但往往会出现各行政领导在异地工作,需临时向路口进行广播进行紧急广播的情况。或者市内进行大型活动(如大型的巡游活动、长跑活动等等),就要动用应急指挥车对现场进行管理、广播,因此如何实现在异地进行具有权限管理功能的远程的广播/管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