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烃源岩 2、 盖层 3、 岩性标准层 4、 沉积旋回 5、 地温梯度 6、 含油气盆地 7、 油气藏 8、 异常地层压力 9、 岩心收获率 10、 断点组合 11、 圈闭 12、 石油 13、 油气田 14、 孔隙结构 15、 折算压力 16、 干酪根 17、 油气初次运移 18、 储集单元 19、 压力系数 20、 可采储量 21、 滚动勘探开发 二、填空题 1、 石油主要由 等五种化学元素组成,通常石油中烷烃含量 、溶解气量 、温度 ,则石油的粘度低。 2、 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 ,并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 方向。 3、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特征; 4、 压力降落法是利用由________和_______两个参数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的方法。因此,利用压力降落法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又称为________。 5、 我国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大阶段。 6、 油气有机成因论认为,生成油气的原始沉积有机质随埋深的增加、古地温的升高进一步转化成大分子的_______,当达到_______时,大量生成液态烃。 7、 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_____和_____两个基本特性。 8、 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原始油层压力的分布规律为:构造顶部压力_____,翼部压力_____;对油层中部海拔相同的井,钻遇流体性质不同时,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___,密度大的压力____。 9、 圈闭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0、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阻力是______、 _______ 和______。 11、 在钻井过程中,如果井下出现泥浆漏失现象,可能预示着钻遇______和______。 12、 石油的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分为 、 、 等三类。 13、 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分布位置在不整合面 ,裂缝性油气藏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 。 14、 依据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进行油层对比时,先利用_______、其次利用_______后,利用_______,最后连接对比线,完成对比剖面图。 15、 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上可以解释 、 、 、______等四种模式,它们可以反映地下沉积和构造地质信息。 16、 依在陆相湖盆的坳陷内,油气成藏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四方面的基本地质条件。 17、 岩性遮挡油藏原来埋藏较深,具有一定的压力,后因断裂作用上升,其原始压力仍保存下来形成 。若已知辛3井钻遇L油层顶面的标高为-1750m,钻遇断点的标高为-1702m,那么该井钻遇了断层 盘的L油层。 18、 含油气盆地是指地壳表面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长期以 为主,能够生成油气,并且已经 的沉积盆地。在含油气盆地内,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为 。 19、 天然气的类型多种多样,按其产出状态可分为, 、 、 等三类聚集型天然气。 20、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_和____、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和采收率等参数。 21、 储层“四性”分析是指储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 三、问答题 1、井下断层存在的可能标志是什么,应用这些标志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试述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3、简述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的作用。 4、简述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5、绘制地质剖面图时选择剖面线的原则有哪些?图示说明剖面线附近井的井位校正方法。 6、图示说明油气藏的基本分类。 7、试对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进行地质分析 8、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及其特征。 9、碎屑岩的油层对比单元划分为哪几类?各类型有何特点? 10、试述油气生成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四、绘图、计算题 1、下图一为某油层顶面构造图,该油层为一巨厚砂岩层,储层本身连通性很好,砂岩层上覆巨厚泥岩层。各油井中水距油层顶面的高度分别为:1井:20米;2井:10米;3井:20米;4井:10米。要求: (1)确定图中油藏的数目,求出各油藏的油水界面和油藏高度,并在图中画出含油面积。 (2)确定图中圈闭的类型,标出各圈闭的溢出点,求出各圈闭的闭合高度,画出闭合面积。 -620-640-660-
6
80-700
-660-680
-700
-720
-740
-760-680
-700
-720
-740-760-780
-800
123
4
F1
F2 图一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2、已知某油层顶面构造图(图二)和A、B、C三口探井资料,各井实测参数见表1。油的密度=0.8×103kg/m3,水的密度=1.0×103kg/m3,重力加速度g=10m/s2。试计算A、B井间的油水界面位置。
图二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表1 钻遇某油层井的资料
3、根据各井所钻穿的地层顺序(连续英文字母表示连续沉积),通过地层对比,绘制地质剖面图,见下图三。
井号 油层厚度/m 井口海拔/m 油层中部原始油层压/106Pa 流体性质 A 60 70 23 水 B 60 70 21.2 油 C 60 70 22 水 GFEDCBFEDCBAEDCBAABEDEDCBA
1井 2井 3井 4井 图三 各井所钻穿的地层剖面示意图 一、名词解释
1、 烃源岩:能够生成油气的岩石。 2、 盖层:位于储集层上方,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3、 岩性标准层:岩性的特征明显,厚度稳定,连续性好,分布广泛,易于识别的地层。 4、 沉积旋回:垂直地层剖面上,具有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的重复出现。 5、 地温梯度:埋藏温度每增加一百米时地温增高的度数。 6、 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的沉积盆地。在一定地史阶段内,受构造运动形成的,周围高中间相对低的接受沉积的沉降区。 7、 油气藏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基本聚集。 8、 异常地层压力:我们把背离正常地层压力趋势线的底层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或压力异常。 9、 岩心收获率:岩心长与取心进尺之比的百分数。 10、 断点组合 11、 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通常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12、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13、 油气田受局部构造、地层岩性因素控制的,同一产油面积上油气藏的总和。 14、 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与连通它的吼道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孔喉配属关系。 15、 折算压力 16、 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分为:腐泥型,混合型,腐殖型。 17、 油气初次运移石油和天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的运移。 18、 储集单元 19、 压力系数 20、 可采储量(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21、 滚动勘探开发
1、干酪根:是动植物遗骸(通常是藻类或木质植物)在地下深部被细菌分解,除去糖类、脂肪酸及氨基酸后残留下的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 2、盖层: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3、孔隙结构:指孔隙发育的大小、规模、形态等。 4、沉积旋回:是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 5、储集单元:地层中储集流体的空间,包括孔隙、裂缝、微层理面等。 6、含油气盆地:指已经发现油气田(藏)或已有油气显示的沉积盆地。 7、地温级度:指地层深度每递增单位深度地层温度增加的幅度。 8、异常地层压力:是指地层中流体压力超过正常静水注压力,包括异常高压和异常抵押。 9、井位校正:井有斜井和垂直井之分,垂直井深度为真实深度,斜井具有一定倾角,其深度是通过钻井进尺与倾斜角换算得出的,换算过程叫井位校正。 10、断点组合: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点性质,落差及断层面产状应该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层,其所断开的地质层位应该相同或沿某一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层沿走向方向各区段的断距相近或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块内地层的产状变化应有一定的规律;区域大断裂其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 11、滚动勘探开发:滚动勘探是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断块油气藏,不能截然地划分勘探开发阶段,采用边勘探边开发的做法。在预探过程中,立即在获得工业油气流的探井周围部署生产井,在开采同时,继续探明油气储量,逐步扩大勘探和开发面积,知道油气田进入全面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