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法律法规 考试试题及答案(重点考试内容)

能源法律法规 考试试题及答案(重点考试内容)

能源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重点考试内容)1、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能源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国家办能源,政企不分。

2、198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矿产资源法》成为我国当时法俸位阶最高的与能源相关的法律3、《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20 世纪90 年代能源立法的重大突破:提升了能源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4、《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的签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使环境保护成为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必须要认真严肃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5、2008 年国务院成立国家能源局,这标志着我国的能源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强,能源管理体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国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6、《可再生能源法》,该法于2010 年4 月1 日起实施。

该法增加对各类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出统筹规划的规定,并确立了全额保障性收购性制度,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7、2010 年6 月25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2010 -4 -1起实施。

8、制定颁布《可再生能源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标志着我国能源法律法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9、我国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大体分为以下两大类:纵向结构-8条、横向结构-6条纵向结构:即按照法律渊源即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进行划分,我国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可分为8 个层面:(1)宪法中的能源条款;(2)能源法律(包括能源基本法和专门能源法律);(3)能源行政法规;(4)能源行政性规章;(5)地方能源法规和地方能源行政性规章;(6)能源标准(特别是作为技术法规的强制性标准);(7)相关法规(《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中的有关能源管理的条款;(8)国际能源条约。

横向结构:即按照能源类别的管理对象和综合性管理进行划分,我国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可分为:(1)煤炭法子系统;(2)石油天然气法子系统;(3)电力法子系统;(4)原子能法子系统;(5)可再生能源法子系统;(6)节约能源法子系统10等30 多部相关法律10、《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和进一步修订完善,根本上确立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旋框架体系11、能源标准有两项划分标准?1)按制定的级别和实施的行业范围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2)按执行力度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12、我国现行的能源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9条(1)宪法、(2)能源法律、(3)能源法规、(4)能源行政规章、(5)地方性能源法规和地方性能源规章、(6)相关法律中的能源条款、(7)能源标准、(8)国际能源条约、(9)能源的其他规范性文件13、现行能源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1)能源法律法规体系结构不健全2)能源法律法规内容的滞后性和缺失性3)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整体协调性比较差14、加快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基本原则?1)、法制统一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3)、以民为本原则4)、体制创新原则5)、符合国情原则6)、借鉴国外经验原则7)、统筹规划原则。

15、《节约能源法》于1997 年11 月1 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1998 年4 月1 日起施行16、2007 年10 月28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自2008 年4 月1 日起执行。

17、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共七章八十七条,本次修订,对《节约能源法》作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扩大了调整范围;2)健全了节能标准体系;3)强化了节能监管制度;4)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5)明确了节能管理和监督主体;6)强化了节能工作的法律责任。

18、强化节能监管制度?1)、规定了严格的节能监督管理制度;2)、规定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3)、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4)、这些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5)、遏制重大浪费能源的行为,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品和设备。

19、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增设了“激励措施”一章,明确国家实行促进节能的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政府的采购政策。

20、《节约能源法》的立法宗旨?(1)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保护和改善环境。

(4)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节约能源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本条定义的能源包括?(1)主要的一次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2)主要的二次能源,如电力、热力这两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

(3)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22、《节约能源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

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23、《节约能源法》第四条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4、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是从法律上对能源发展战略进行了明确规定。

25、实现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26、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产业政策?(1)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2)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27、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28、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29、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30、加强节能管理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2)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工作;3)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4)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5)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使用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6)加强能源统计工作;7)鼓励节能服务机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服务工作;8)发挥行业协会在节能工作方面的作用等内容。

3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

32、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全国节能工作进行部署、指导和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节能工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相关领域、行业等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33、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的节能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构成34、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核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35、《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

36、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37、对于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行为,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

38、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对超过单位能耗限额指39、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40、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能源效率标识41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

42、能源效率标识?是指表示用能产品能源效率等级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识,属于产品符合性标志的范畴。

其基本内容应包括生产者名称或者简称、产品规格型号、能源效率等级、能源消耗量、执行的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编号等。

43、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44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

4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改进和规范能源统计方法,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46、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

国家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公益性服务。

47、节能服务机构?是指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机构。

节能服务机构包括:各地各行业的节能中心、工程咨询中心、节能检测中心、节能服务公司及节能专业协会、专业委员会等数量众多的社会性质(事业、社团、民营、个体)不同的节能服务机构。

48、按照《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节能服务可分为两类?(1)市场化的有偿服务,主要包括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方面的服务。

(2)公益性的无偿服务,主要包括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公益性服务。

49、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50、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51、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52、用能单位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应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①建立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制;②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规定,配备计量器具并建立健全计量器具使用管理制度;③根据用能单位的实际需要选取科学、实用、有效的计量方法;④健全能源计量数据统计程序和管理监督制度,确保能源统计原始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

53、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53、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