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诗人风格在节目中的作用
董士涛
在当今电视节目的发展中,主持人的地位越来越显得格外重要,主持人再也不像过去只
是担当传话筒的功能,主持人是这个节目的主角,主持人的一举手一投足,影响着千万人对电
视节目的认同程度。然而观众对于主持人的期待也不是过去那种俊男靓女的简单想法,他们
希望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主持人,看到一个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主持人。所以风格直接影响一
个主持人的成功与否。
风格简单从字面解释,你可以把它解释为风度格调。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也权且
可以称为主持人的风度和格调。也许这样的解释很抽象,那么让我们把风格这个词落在某个
具体的人身上。比如说,我们常评价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清秀典雅、以才取胜,评价陈铎,
深沉儒雅、渊博持重,我们也常赞叹倪萍的亲切甜美,有如大姐大嫂,我们也常钦佩王刚的抑
扬顿错,幽默潇洒,这一切对主持人的评价,赞叹之辞,换个角度,站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就是
主持人的风格。
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制度较之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得较晚,而且也不十分成熟。
电视主持也是刚刚起步,尚处于幼年时期。主持人的素质和驾驭节目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尽管
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批颇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但与一些国际水平和电视机构的主持
人相比,差距还是有的。下面,我们粗浅地谈一谈,我们国家的电视节目主持的现状。
从种类上看,可以依据电视节目的种类大致分为专栏节目主持人和综艺节目主持人两
种。当然,这两种之间也有交插,这里仅能就实际情况,根据主持人在不同节目中的身份而定。
像赵忠祥,曾经是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因主持专栏节目动物世界而出名,同时他又主持过正大
综艺和多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孙小梅本来是电视你我他专栏节目的主持人,同时也多次在综
艺节目中亮相。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节目主持人也成了当今电视业的一大热门。应该看到从中央到地
方,各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也层出不穷。许多主持人也深受观众喜爱,并形成了自
己的风格。然而,由于我们的电视主持刚刚起步,在主持人的选材与实践中也有某些失误。
其一,中国的广播电视受传统文艺模式影响严重,阻碍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艺术风格上
的发挥。譬如综艺节目,由于中国的节目制作体制中编导与主持几乎是割裂开来的,节目主持
人只能听命于编导,而绝大多数编导从未亲自主持过节目,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实际感受一
无所知,只是用文艺、戏剧的理论,最多是自己的一点实践经验,主观地去框节目,迫使主持人
不得不使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表演功底,把戏剧的成份搬进电视节目。一台节目下来,节目主持
人与同台演出的演员一样,都有演了一场戏的感觉。观众对这种节目主持人大多也不买账,
因为主持人在表演,他在演的是一个导演给定位好的理想的节目主持人,根本不是他自己。
其二,从节目主持人的来源上看,我国的选材范围过于狭窄,这与我国的电视业过于强调
专业有关,认为只有专业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来自北京广播学院
播音系或各级文艺团体,这种体制往往使主持人在风格上千篇一律,没有突破。我们看到的电
视节目主持人,除了个人素质与脸孔有些区别以外,在个性上不明显,没有太大的区别。另外,
由于我国的文艺体制一直是沿用原苏联的“体验生活”的老套子,生活体验往往是刻意地去
拣来的,不够深入。本来很平常的人,一旦进入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就马上认为自己是个”
文化人”,高人一等,对生活的体验基点往往是高高在上,与观众并不贴近,观众也不会从内心
去接纳主持人。
其三,从我们对主持人的定位来看。我国是把主持人统统当作新闻工作者来定位的,这种
定位不能说完全不对,但也不尽科学。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定位的影响,主持人往往不太重视个
人才华在节目中的发挥,主持人往往在节目中处于从属地位。我们常听人说我爱看××节目,
而很少听人说我爱看××人的节目。即便某个主持人在某个节目中一炮打响,也坚持不了很
久,就失去了特点成为导演的牺牲品。
俗话说不破则不立,我们以上对中国电视主持的针砭,其目的在于弄清电视节目主持工
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及其形成的原因,以便形成我们如何发扬艺术风格的观点。
要让主持人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必须给他们一个施展自我的外部环境,应该给主持人
一个自己驾驭节目的机会,说到底就是让主持人作导演,至少应该作半个导演。一个节目,主
持人应该至少当一半的家。主持人必须有独立构思的能力。这种构思也必须在整个节目构思
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这种导演与主持合一的节目主持人是未来电视业的一大趋势,也是最有
前途的。
主持人的风格应该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应该充分体现在节目中,就是说节目中的主持
人是个人,是个有脾气有感情,能同观众一起悲欢又能影响观众的悲欢的人,不是一台机器。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主持人把个人的情绪变化带到节目中去,而是要求主持人在节目需要时
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感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