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蔡文姬,情人还是知己?
曹操是一代枭雄,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逐鹿中原,消灭众多割据势力,统 一了北方
大部分地区,与刘备、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大势。同时,曹操 还是杰出的文学
家, 我们最为熟悉的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便出自曹操之手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
称, 《短歌行》、 《观沧海》等诗,都是文学史上的千古绝 唱。
蔡文姬,是与曹操同时代的著名才女, 出身名门, 他的父亲是汉末著名大学者蔡 邕。蔡
文姬承继家学,不仅博学多才、精通音律,而且美貌出众,气质优雅。
曹操和蔡文姬,一个是男人中的胜杰,一个是女人中的翘楚,都是人中极品,这 样的两个
人之间, 会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现代人对他们之间的情感, 有很多 猜测与臆想,一
些影视作品甚至加以杜撰、戏说。然而,真实的曹操与蔡文姬的 故事,历史上是如何记载
的呢? 有缘相识无缘嫁 曹操和蔡文姬的相识, 是因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
年极负盛名的大 学者、学坛领袖,他学识渊博,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因为身处乱世, 无
意为官, 只是闭门读书,著书立说,以弹琴作诗自娱自乐。
史书记载,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二人彼此引为知己。比 蔡邕小
22
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二 人因此结为忘年之
交,过从甚密。
成为蔡家座上客的曹操, 当然注意到了蔡家漂亮的小女儿蔡文姬。 蔡文姬幼年早 慧,不
仅才学过人,且具有超凡的音乐天赋。 6 岁时,父亲在隔壁弹琴,无意中 弹断了一根琴
弦, 她居然能听出是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 父亲惊讶之余, 又故意 把第四根弦弄断,竟
然又被她听了出来。
少女时代的蔡文姬,才貌具佳,加之饱读诗书,求亲者络绎不绝。然而,这位才 女却与曹
操无缘,在她待嫁之时,曹操一直在外征战,生死悬于一线。蔡文姬 16 岁时,由父亲蔡邕
作主,嫁给了大学子卫仲道。
出嫁后,夫妇二人彼此敬重,谈论诗词、时政,恩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不到 一年,卫
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 卫家人又嫌她克死了丈 夫。才高气傲的
蔡文姬,不堪受辱,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回到娘家后的蔡文姬, 原本也可以平安无忧的过寡居生活。 然而, 她的父亲蔡邕 却出事
了。
董卓掌权后,听说蔡邕名气大,便极力笼络,非让他出来做官,甚至以灭族相威 胁。无奈
之中,蔡邕只好走入仕途。一日之内,竟连升三级,最后获封高阳侯。
然而,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后来,董卓被王充所杀,蔡邕作为董卓一党,难逃 噩运,死
在狱中。
家族获罪,大厦倾倒。原本想在娘家过安稳日子的蔡文姬,从此无家可归,开始 了人生中
一个又一个的劫难。
两地分离暗自叹 身逢乱世, 又遭家难,无依无靠的蔡文姬, 只身一人回了老家。 然而,
天下大乱, 何以为家?关中地区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蔡文姬只能随着难民到处流
亡。
关中战乱, 羌胡番兵于是乘机掠掳中原。 他们不仅抢夺金银财物, 也抢掠中原的 年轻妇
女。每每抢掠完毕,便“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的满载 而归。
在胡兵的一次抢掠中, 混杂在难民的蔡文姬, 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 一齐被带到 了南匈
奴。
年轻貌美的蔡文姬,被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作了左贤王的妃子。这年,蔡文姬
23
岁,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胡帮生活。
关于蔡文姬的胡帮生活, 史书这样记载:“文姬为胡骑所获, 没于南匈奴左贤王, 在胡
中十二年,生二子。”
据说,左贤王对蔡文姬恩宠有加, 在南匈奴的十二年中, 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下了 两个儿
子,大的叫阿迪拐, 小的叫阿眉拐。 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吹奏 “胡笳”, 并学会了一
些异族语言。然而,即使这样,蔡文姬仍是十分想念故国,希望能够 重回中原。
此时的曹操,正在逐鹿中原,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不仅当上了宰相,而且“挟 天子以令
诸侯”,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了许昌,后来又迁都洛阳。
天下初定, 曹操终于有闲情回忆过去了。 他想到了死去的忘年交蔡邕, 想到了蔡 家惟一
的后代蔡文姬, 她一个孤身女子,如今流落何方呢?曹操开始派人到洛阳、 关中一带,四
处查找她的下落。
然而,几经努力,曹操都没能打听到蔡文姬的消息。直到公元 208 年初,曹操的 大军平定
了乌桓。 这次北伐的胜利, 极大的震摄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以致南匈 奴随即派代表团
赶到了中原,请求继续修好。
就在接待南匈奴代表团的过程中, 曹操得知, 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 姓 蔡!
千金玉壁换文姬 经确认,蔡姓王妃,果然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周
近做为
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放走蔡文姬, 但却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 只好答应让蔡文姬回 去,但
两个儿子一定得留下。
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 以及对自
己恩宠有加的左贤王, 她不仅悲从中来, 泪如雨下。 在汉朝使者的催促 下,恍惚中登车
离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 她听到了儿子们撕心列肺的哭喊声, 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
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回归故土”的蔡文姬,从此失去“母子团聚”的天伦之乐。在周近的卫护下, 蔡文姬回
到了故乡陈留郡。然而,经过多年的战乱,故乡早已是断壁残垣,哪里 还有栖身之所?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了。她的新任丈夫,是田校尉董祀,刚刚
20
岁出头,正当青春年少,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 的人物。
而此时的蔡文姬,却已经三十五岁,饱经离乱忧伤,已是残花败柳之身。自朔漠 归来以
后,更因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
对于蔡文姬, 董祀自然有些无可奈何的不满意, 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 只好免为 其难地
接纳了她。所以,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虽然看似安定,却并不十分和谐 如意。
然而,蔡文姬的不幸,似乎并没有结束。 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 董祀犯法当斩, 被曹
操判了死罪。 蔡文姬再一次面临失去丈夫、 流离失所的可怕命运。 蔡文姬再 也不能坐以
待毙了,但是谁能救她的丈夫呢? 怜香惜玉还丈夫
当蔡文姬走进丞相府时, 曹操正在举行宴会。 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 名流学士, 都聚
集在这里。听说蔡文姬求见,曹操知道在座的宾客中, 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 于是说:
“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了多年,这次回来了。今天让她跟大家见见面, 怎么样?”
宾客们都欣然应允, 但当蔡文姬进来时, 大家都惊呆了。 站在曹操和宾客面前的 蔡文
姬,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蓬首徒行,叩头请罪, 音辞清辩,旨甚酸哀” 意思是说,
她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
她的声音清脆,言辞伤心。宾客中一些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这个样子,心里 都十分酸
楚。
蔡文姬是汉末大儒蔡邕的女儿,家学渊源的千金大小姐,饱读诗书,礼仪周到。 但是现
在,她披着头赤着脚,站在一群男人面前,一步一磕头,这到底是为什么?
蔡文姬何等聪明,她了解曹操执法甚严,也了解曹操对自己的感情。不如此便不 能博得曹
操的怜惜,不如此便不能撼动曹操的法令,她只能出此下策了。
看到昔日才女如此堪怜,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 倘若处
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曹操犹豫了,于是托词道: “你说的情形的确值 得同情,但是判
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
蔡文姬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如树林,只要您派出
一个武士,一匹快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无言以对,只好亲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曹操见蔡文姬穿得单薄,心中大为不忍,忙命人拿来一顶 头巾和一
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并让她在董祀归来之前,住在自己家中。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吗?” 蔡
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不 过,我还
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大喜,忙说:“我想派十个官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来, 你看怎
样?”
蔡文姬婉言谢绝,曹操于是让人给她送去纸笔,以便默写文章。当年送纸笔,可 非同寻
常。那时造纸术刚刚普及,告别笨重的竹简,用纸和笔来写作,对于一位 才思横溢的女诗
人,是多么重大的援助和支持。
后来,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多篇文章,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董祀获救后,感念妻子的恩德,带着妻子溯洛水而上,隐居山林。若干年以后, 曹操狩猎
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史书上记载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便只有这些。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蔡文 姬的关
爱。他们之间,有无男女之情,可以想像,却实难判断。而从惜才爱才来 说,蔡文姬遇上
曹操,可谓是真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