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
十二中附三小 代宗琴
2016年10月21-22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在成都国基教育培训中心举办 第
十一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秋”清华附小“基于核心素养的‘ 1+x'课
程引领下的小语文主题教学课堂” 教学研讨会,这次活动,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 个
秘密花园。
清华附小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勤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 下情
怀。
核心素养下的“ 1+x”课程:“ 1”是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是必须
把握的部分,“ X”是指个性发展的校本特色课程,包括学校个性课程、年段个性
课程、儿童个性课程。
“ 1+x”课程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课堂教学特征: 儿童深度、自然开合、
工具撬动。

、走近群文一一打开全新阅读视野
阅读意味着改变。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 新
教授曾讲到,“一个人的教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 可能
有真正的教育”,“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小语协会理 事长崔
峦老师也曾提道,要改变我国相对落后的阅读现状,最终提升我们全民族 的精神境
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大力改进阅读教学。我们强调阅读的重要 性,督促孩
子不断地阅读,但是却忽视了引导孩子如何阅读, 忽视了如何为孩子 打造良好的阅
读环境,忽视了课堂教学对于孩子阅读的重要作用,忽视了让孩子 通过阅读而爱上
阅读的初衷,使得孩子离我们期望的阅读越来越远。这两年,群 文阅读这个概念在
我们身边悄悄出现,我们学校语文教研活动也开展了群文阅读 课堂模式的初步探
索,但事实上,我们对群文阅读还不够真正了解,这次学习, 让我近距离走近了群
文阅读。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 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
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在多个文本、同一 个议题或几个议题教学的
方向引导下, 倡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推理出自己的 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
考力。是一种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它最大 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把语文知识
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提升教师
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

、走进群文一一探索有效课堂模式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青年教师为大家带来一堂堂与众不同的阅读
课。一堂课就讲了五六篇文章,与传统课堂中一篇文章讲几节课截然不同。如: 重
庆市北部新区星光小学的杨纯彦老师带来《那些难忘的角色》这堂参赛课时,
一堂课引导学生阅读了《最后一条龙》、《阿凡提智斗阿訇》、《我绝对绝对不 吃
番茄》、《小伊达被升上天空啦》、《超级哥哥》五篇文章。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
生都围绕教师的问题细细地、静静地品读。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 倾
听;从事件细节处感知并梳理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 对“难忘”有自己的理解, 学
习有意识的观察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以及身边的人和事; 流畅的与同学
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倾听他们的意见,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这堂课并不热
闹,与我们传统的参赛课大不一样,但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 生
学习阅读的阅读课。这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阅读与儿童阅 读的
合作与对话,形成了师生学习合作共同体。孩子在课堂中的思考力和阅读力 得到了
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所给出的答案也往往让人耳目一新。

群文阅读理念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儿童阅读的希望之光,用这样一种全新 的
思想来打造阅读课堂,将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将如何 实施
呢?要想很好地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就必须弄清“群文阅读”与“主题 阅
读”、“单元整组教学”的区别,“群文阅读”、“主题阅读”、“单元整组 教
学”三者有诸多表象相似之处,如:三者都是突破单篇文章的阅读,都关注阅 读主
题的把握和处理等,都是以“群”的形式出现。但深究之,不难发现,三者 源自不
尽一致的教学理念。“主题阅读”的文本组合,往往建立在一个十分清晰 的阅读主
题之上。而“主题”,只是群文阅读的一种结构一一在“群文阅读”的 语境中,阅
读文本以一定的逻辑关联组合在一起, 这种逻辑关联可以外现为一定 的“主题”,
也可以内隐为一个多元的“议题”。主题的“退隐”,可以让学生 以儿童的视角,
在比较、分析、判断中去提升阅读能力,相对“主题阅读”,“群 文阅读”更尊重
学生的阅读体验。 “单元整组”呈现的文本均出自“教材”,只
是把教材中的课文“整组”了。而群文阅读的文本来源却跳出了教材的束缚,它 既
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补充,也可完全出于教学者的精心选择。

相关主题